本文來源:差評(微信id:)
作者:差評君
每個人都有一段單身狗時期。
不知道各位差友們在這段時間是怎麼排解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的。
和所有單身狗容易紮堆的公司一樣,早期的圖像科研實驗是一個相當無聊的工作。
這些圖像碼農做著一遍遍相同的測試,枯燥乏味就是工作的常態。
不過這些聰明人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方式來派遣寂寞。
他們竟然用情色雜誌《 花花公子 》中女郎的照片來作為研究材料,用來測試各種圖像壓縮算法的比例和運行效率。
第一個這麼幹的老兄,直接把這照片放進了自己的碩士論文。
大大方方的標出了這張照片是出自 1960 年出版的《 花花公子 》雜誌。
這次的弟弟行為,給其他的同行鼓足了勇氣。
時間來到 1970 年,這本雜誌落到了南加州大學信號與圖像處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Alexander Sawchuk 的手裡。
那時的他正在進行圖像壓縮算法的測試,然而用的都是一些很無趣的風景圖片,他正好翻到了這期 《 花花公子 》雜誌,被 Lenna 的照片瞬間迷住。
Alexander 覺得照片鮮艷的色彩和豐富的紋理非常適合拿來測試,而且圖中的女主角 Lenna 的美貌非常吸引人。。。
這位亞歷山大教授當機立斷,直接把其中的一頁照片撕去裸露部分,裁成 512 x 512 大小,再用數位傳感器進行掃描,將它制成了新的照片測試樣張。
這張未來在計算機圖形領域極為重要的照片,就此誕生了!
後來在 1996 年 1 月,《 IEEE 圖像處理匯刊 》(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的主編 David C. Munson( 戴維 • C • 蒙森 )參照了兩個原因,來說明了這張照片在科研領域流行的原因:
首先,該圖片很好的包含了平坦區域、陰影和紋理等細節,這些都有益於測試各種不同的圖像處理算法。它是一幅很好的測試相片!
其次,由於這是一個非常有魅力女人的相片。
因此,多數由男性組成圖像處理研究行業,傾向於使用他們認為很有吸引力的圖片,也並不令人驚奇。
慢慢的,這張照片在業內就被傳開了,在圖像處理研究中,反反復復被測試了十幾億次。
而另一邊,這位 IT 界女神本人並不知情,因為那個年代消息傳播並不發達,更別提娛樂圈和科研圈兩者領域跨度如此遙遠。
這位主角名字叫 Lena Söderberg( 萊娜 瑟德貝里 ),高中畢業之後她來到了美國,追尋自己的美國夢。
↓Lena 的當時的寫真
由於之前做過珠寶模特,《 花花公子 》雜誌的攝影師找上了她,詢問她是否有興趣拍攝當年11月的雜誌封面。
因為手頭也正好不寬裕,她答應了下來,像所有的島國愛情片女主角一樣,雜誌編輯用一個額外的 「 N 」 為她取了一個化名 「 Lenna 」 。
拍攝完之後她拿到了一筆豐厚的報酬,往後幾年她還給柯達公司拍過膠卷的廣告,可惜沒能在模特界繼續發展。
幾年之後她就離開了美國。
然而她並不知道,她在科研界已經出名了。
甚至還有仰慕者為她寫過情詩:
哦,親愛的雷娜,你的美麗是如此浩瀚而難以快速描繪
如果我能壓縮你的影像,我想我能震動整個世界
唉,當我第一次使用矢量量化,我發現你的面龐只屬於你自己
你那千縷絲般的長髮,怎能用離散餘弦變換來匹配
而你那性感的雙唇,即使耗盡十三部超級計算機也找不到合適的分形碎片來形容
雖然這些挫折如此巨大,我也許還能將它們一一克服
但當濾波器奪走了你眼中的光彩,我只能說:「 算了,數位化就好。」
從這之中,不難看出一個理工男,同樣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愛意。
就這樣不知不覺,她守護著圖像處理行業發展了幾十年。
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學院工程師 James Hutchinson 評價說:
Lena 對碼農所做的事情,就像 Rita Hayworth( 麗塔•海華絲,著名好萊塢影星 ) 在二戰中為戰壕裡的美軍士兵所做的那樣。
順帶一提,麗塔•海華絲在二戰時被譽為 「 愛之女神 」 ,就和現在的 「 國民老婆 」 一樣,幾乎所有的美軍士兵想要將她的海報貼在軍營的床頭。
不過這些來自科研界的評價,Lena 本人並不知道,正如前面提到的:那個年代的消息流通並不發達,以至於科技圈和娛樂圈互相之間,竟然有幾十年都沒有通曉這件事。
好在 1997 年,在 《 花花公子 》 雜誌社的幫助下,圖像科學和技術會議 ( IS&T ) 的籌辦方正式邀請雷娜參加於當年五月份在波士頓召開的五十周年大會。
雷娜在會議上受到了熱情的歡迎,看著有關自己的科研資料,她驚訝於自己在整個科技界的影響力。
當然還少不了給 「 迷弟 」 們在照片上簽名,盡管這一刻晚來了幾十年。
她並不覺得這件事給她帶來了困擾,這是她經歷的一部分,也是人生中的一段奇妙經歷。
她或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但在當年的那些碼農眼中,她是夢中情人,也是精神支柱。
寫過代碼的差評君深知,在這個領域搞研究的人過著極其枯燥,只能和電路板談戀愛的生活。
而 Lena 的存在,如同樹梢篩落的陽光一般,照到了被陰霾籠罩的,禿頂的 IT 男腦袋上。
這和我們現在所追求的美好,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