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2003年、大家都很熟悉的大眾點評,2015年與美團合併成立新公司。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新浪新聞
記者:王付嬌、鄭潔瑤
2019年2月20日消息
2月初,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大眾點評這一大眾熟悉的品牌即將迎來變數:如摩拜單車被收購後更名為「美團單車」一樣,大眾點評將被改名或被直接放棄。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為了提高DAU,所有美團的產品將整合進一個App中,將點評抽乾。
其中包括點評的數據輸入、關係鏈輸入和流量輸入。
具體來講,點評最核心的資產——UGC內容評論將在美團端展示;外賣、酒旅等流量全部輸送給美團。
[irp posts=”28270″ name=”新的互聯網巨頭出現了,估值600億美金的【美團】帝國,憑什麼?”]
[irp posts=”30562″ name=”千億估值,百億巨虧?美團還能一直美下去嗎?”]
此外,點評最賺錢的項目,比如商家推薦、排序、收費商家的UI等,都將被美團拿走。
據美團內部人士透露,該消息是王慧文在開會時親口說的,其背後的壓力是投資人要求DAU達到6000萬。
一名在職員工和一名已離職員工分別向記者確認了該消息。
在2018年Q3的財報中,美團沒有公布自己的月活,只表示年度交易用戶數為3.823億,年度活躍商家用戶數為550萬。
整體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97.2%,期內虧損833億元,主要來自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之公允價值變動,經調整後虧損凈額24.64億元,同比擴大158%。
在美團毛利率最高的餐飲外賣市場,根據Trustdata發布的《2018年Q3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指出,第三季度美團外賣市場佔有率達60.1%,位居行業第一。
餓了麽排名第二,占據29.3%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被餓了麽收購的百度外賣,市場佔有率占比為2.9%。外賣市場631的格局已經基本穩定。
距離2015年美團收購大眾點評已經過去三年半的時間,正如其他被收購的公司一樣,大眾點評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
[irp posts=”39079″ name=”從團購大戰、外賣爭奪到全平台巨頭,美團八年長跑終於上市。曾創辦人人網的王興迎來人生巔峰。”]
雖然在華東地區許多用戶對大眾點評都有難以割捨的感情,吃飯聚會前一定會打開點評查下評價。但仔細想想,被收購的品牌難以長久保持是商業常態。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2018年美團上市前後,為做高利潤,曾經提高商家抽成;春節前後,美團內部還進行過新一輪的裁員,輿論風波比較大的是美團曾裁掉過一批2018年入職的應屆畢業生。
截至記者發稿,美團點評股價為56.75港元,今日漲幅為1.3%。在2018年11月份,曾有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報告稱,截至周二,美團股票的賣空比例為4.4%,是港交所上市公司市值加權平均值的兩倍以上。
分析師凌煒森(Vey-Sern Ling)認為,做空者可能是看到了美團短期內面臨的風險:
市場疲軟、宏觀經濟擔憂、來自阿里巴巴集團的競爭加劇等。
而阿里也正在努力擴大其外賣業務的市場佔有率。
[irp posts=”35212″ name=”阿里巴巴整合旗下「餓了麼」、「口碑網」,將與新興巨頭「美團」對決。”]
[irp posts=”58243″ name=”逃離美團外賣:最高抽成26%,部分商家每單只賺1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