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山口三姨太
微信id:womenzuiku
作者:驢甲
大家好,我是驢甲。
不得不說,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
大數據分析、精準行銷這些玩意兒,聽得人頭大,翻譯得直白一點兒來說,就是:很多APP都有讀心術,然後投你所好。
就拿抖音來說吧,我昨天在上面刷到一個可愛小孩兒的視頻,被萌到了,反反復復看了大概五六遍。
結果可倒好,接下來刷的十個視頻裡,有三四個都是類似的可愛小孩視頻。
抖音尚且會根據你在某段視頻的停留時間來猜你的喜好,那會不會有app利用我們手機上的麥克風、錄影頭甚至是輸入法來猜我們喜歡什麼呢?
答案是:會。並且,這一切已經在發生了。
微博上有個關於消費主義的段子,說淘寶動不動就來猜我喜歡,一看,果然很喜歡。
有人轉發並嚴肅表示:淘寶確實有監聽功能。
以「淘寶+監聽」為關鍵詞來搜尋微博的話,會發現很多人有相同的經歷。
有人在家里說了一句「沒有筷子了」,隔天淘寶就給推送了好多筷子。
也有人逛超市的時候看到了玉米軟糖,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提了一下,然後就收到了玉米軟糖的推薦。
如果說以上都算作是巧合,那如果是猜中了小眾一點的東西,要怎麼解釋呢。
知乎上有個答主說自己用電腦在看視頻,手機放一邊,視頻里提到了黑刺榴蓮,沒過多久打開淘寶就看到了黑刺榴蓮的推薦。
要是這還能用巧合來解釋,那這個概率會不會也太高了點啊。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
這不過年了,就想著給我媽買個禮物,那天在家隨意跟室友提了一句,說覺得某品牌的耳環還不錯,到下午打開淘寶,就發現猜你喜歡里平躺著該品牌耳環的推薦。
當時除了震驚還有一絲小竊喜:看來我的普通話還是挺標準的呢!
如果還嫌錘不夠硬,那就再來些別的。
有人曬出一張截圖,說自己在用全民K歌錄音的時候,跳出一個提示說手機淘寶正在錄音,而當時的她根本沒有在用淘寶。
再來看淘寶app的功能描述,也確實包含了錄音這一項。
不光是涉嫌調用麥克風,淘寶還疑似在監視我們的手機相冊,有人拍了一張自己正在學習的照片,里面有一支筆,然後上淘寶就看到了這支筆的推薦。
說到這裡,頓時有點好奇:如果我拍張自己裸照,淘寶會不會明天就給我推送一個充氣娃娃啊?
大家用一些app的時候,肯定也遇到過「先點同意才能使用」的情況吧。
淘寶的溫馨提示裡,就寫著收集使用信息這一條,並且「可能涉及設備」,至於具體什麼設備,沒說。
反正這就是個流氓條款,你不接受,就不讓你用唄,你還能咋滴。
中消協(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開展過一個App個人信息保護情況測評活動,結果顯示,100個app裡有91個涉嫌權限越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也就是說,用這些app的時候,我們很可能等同於在裸奔。
也有心理安慰式的補救辦法。
一個是進到手機的設置-隱私裡,好好查閱一下給各個app都開了哪些權限。
該關的關,碰到P圖軟件想用你麥克風的,不如就讓它去死吧。
還有一個是在隱私-廣告裡頭,把「限制廣告跟蹤」這一項給打開,據說能讓app們的讀心術不那麼靈。
可能有人會說,他們想看就看唄,用戶那麼多,還能針對你一個還是怎麼的。
但一想到背地裡的八卦有可能正被人偷聽著,抓拍的惡趣味照片也有人在看,心裡真的不膈應麼。
「我知道你昨天晚上都幹了啥」,這話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起雞皮疙瘩。
講得誇張一點,要是哪天你惹到了人,比如在淘寶上給了個差評,又不肯改,店家副業又正好是黑客,順著帳號黑進你各個app的信息采集儲存部,聽你日常跟朋友的聊天,看你的相冊照片,千方百計想著怎麼精準報復你,你慌不慌。
也別說這是被迫害妄想症,現在很多人網購已經不敢寫真名了,就怕別有用心者憑著名字和電話順藤摸瓜。
我們的不安全感來自於,親眼見識了互聯網時代有多發達,所以才會這麼小心翼翼。
有時候,還真是有點懷念用諾基亞板磚機的時候呢。
以下影片是百度李彥宏談論中國網民隱私的風波
2018年3月2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彥宏認為中國人更開放,對隱私問題沒那麽敏感。
「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