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5年歷史的武康大樓「素顏」了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微信id:shobserver)

作者:舒抒

2018年3月13日

淮海中路、武康路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工程啟動

小觀曾做過推送

給武康大樓拍一張正面無遮擋照片有多難?

竟然引起了市委書記的注意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8年2月,架空線整治工程啟動之前,武康大樓周邊「蜘蛛網」密布。

2019年1月24日早上

擁有95年歷史的武康大樓

徹底告別周邊上空的「蜘蛛網」

擁有了首張清新的「素顏照」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現在乾淨素雅的武康大樓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以前「蛛網」密布的武康大樓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

武康大樓周邊區域

架空線落地工程基本完工

武康大樓恢復「素顏」

今早5時許,小觀現場直擊

淮海中路餘慶路口

最後兩根路燈電源線被拆除

盤桓在建築周身的黑色「蜘蛛網」

從此消失在人們眼中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9年1月25日,武康大樓周邊架空線全部清除入地。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早上5時15分,電力部門施工人員剪除淮海中路的武康路-天平路段最後一根電力架空線。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電力施工人員剪除淮海中路天平路口架空線。 舒抒 攝

下一步

路面的電線桿也將逐個拆除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8年2月,從武康大樓看淮海中路、武康路、餘慶路、天平路和興國路這一「五岔路口」,揮之不去的黑色架空線。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9年1月,「五岔路口」即將恢復初始「素顏」。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8年3月,武康大樓淮海中路一側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9年1月24日,武康大樓南側淮海中路的架空線基本清除,只剩下最後一組路燈線。 均 舒抒 攝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昔日從興國路路口看武康大樓,黑色架空線盤根錯節。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今日站在同一角度,恢復「美顏」的武康大樓。

網友表示,終於不用修圖去線了!「蜘蛛網」沒了,一時還有點兒不習慣……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武康大樓的前世今生

對武康大樓如此「寶貝」,想必上海人都不會有太多意見。

因為這棟老樓,可能是上海出鏡率最高、最為人熟知的歷史建築之一。

武康大樓建於1924年,位於徐匯區淮海中路1842-1858號,原名諾曼底公寓。

大樓形如巨艦,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是上海落成的第一座外廊式公寓,與宋慶齡故居隔街遙望。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上世紀20年代的「諾曼底公寓」

他因地制宜、根據地形,將建築的平面設計成三角形。

底層由於人行道不寬,建成法國風格的外廊式樣,騎樓形成連續的券廊。整個建築是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為解決采光和通風,在北面開2個口子。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世紀30年代,武康大樓的影像。

武康大樓在6條馬路組成的一個岔道口上,分別是淮海路(因東西方向而故有2條)、餘慶路、天平路、興國路和武康路。

這些著名的道路與許多名人,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著名演員趙丹、王人美、秦怡、孫道臨,著名導演鄭君里都曾是這里的住戶,聶耳更是曾邀王人美在這里試彈《風雲兒女》的主題曲,即後來成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雪後的武康大樓俯拍,猶如一艘破冰前行的巨艦。

1953年,大樓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正式更名為武康大樓。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武康大樓落成後不久的影像。I.S.S. 為 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的縮寫,也就是萬國儲蓄會。

架空線整治

上世紀80、90年代起,武康大樓的外立面就逐漸被數不清的電線桿、架空線、空調外機和格式電纜「包裹」。

站在武康路淮海中路口,隨機數一數,就有超過15根電線桿,天空中盤根交錯的「蜘蛛網」更是數不勝數。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8年2月8日

淮海中路是上海東西走向道路中最重要的主幹道之一。

而上海市中心的架空線整治,普遍存在三大挑戰,包括克服地下管線密布、為電站選址以及多桿合一情況複雜。

此外,淮海中路沿街還有數量可觀的大型行道樹,一方面是一旦開挖就不能小於1.5平方米的綜合桿基座,另一邊是最窄僅1.7米寬還帶有精貴老樹的人行道,綜合桿的選址在市中心也是一項難題。

為何「馬路挖好了蓋起來,又要再挖一挖」的困惑——地下管線、行道樹根系、軌交線路等情況複雜,不能完全依賴機器探物,只能依靠手動開挖,小心翼翼地確認每一處可作為綜合桿或變電站「安身落戶」之所的地方。

確認點位後,再統一進行地下管線的排布。

95歲武康大樓素顏亮相!網友:終於不用修圖去線瞭...

▲2019年1月24日

而今,武康大樓周邊的淮海中路-泰安路一側已經徹底告別黑色電線,今天大樓的淮海中路一側也回歸清爽「素顏」。

今年年內,泰安路的武康路-興國路一段也將完成架空線整治。

閱讀原文

被刪熱文 / 我是紅燒公主,離滬之後發誓燒完世界上所有的西葫蘆

xxx

熱文 / 孩子,希望你將來去上海

xxx

上海那棟「紙片樓」最窄處僅20厘米,裡面到底長怎麼樣?

xxx

上海現存最為完整的百年石庫門建築群【張園】開放了

xxx

上海地鐵提醒乘客不要翹二郎腿,網民要求全國推廣

xxx

超級城市大上海,有錢沒錢新房舊屋都是「弄」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