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3D列印一次成型的橋樑在上海亮相,使用壽命30年

本文來源:中新社

記者:張亨偉

2019年1月11日下午,中國第一座運用3D打印技術一次成型多維曲面的高分子材料景觀橋,正式在上海桃浦中央綠地亮相。

該橋樑長15.25米、寬3.8米、高1.2米,相比在工廠裡完成時,橋面進行了藝術塗裝,整座橋身呈香檳金色。

上海建工集團副總工程師、機施集團總工程師陳曉明表示,整座運用3D技術「一次成型」,打印週期為35天,使用壽命為30年。

橋已經通過抗壓、加載等測試考驗,可以供人行走。

上海建工園林集團總工程師、園林設計研究總院董事長朱祥明介紹,3D打印在建設領域的應用目前更多用於景觀小品、裝飾類作品,對於復雜曲面的處理方面具有成本優勢。

例如這次打印的景觀橋,如果用傳統的建設方式,必須先建模,時間和金錢的成本都將遠高於3D打印。

「材料和處理方式決定了3D打印更方便『拗造型』,能夠賦予設計師更大的創作空間。」

▲圖為負責該橋樑建造的龍門架復合3D印表機

此次橋樑落成的桃浦中央綠地,由上海建工園林集團等單位參與承建,規劃總佔地面積50公頃,其中水體總面積4.1公頃。

加上滬嘉高速以北的北拓區域,總面積將達到近100公頃,建成後將成為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

▲打印橋的橫截面。張亨偉攝

據悉,桃浦中央綠地總體景觀方案,借鑒了紐約中央公園和倫敦海德公園規劃設計理念,總體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書法、舞蹈和太極藝術的優美動勢,通過打造綠地內延綿起伏的地形和蜿蜒動態的園路水系,形成一個連續變化、層疊展開的山水長捲和「行雲流水」的動態空間。​​​​

以下是影片

[irp posts=”43848″ name=”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用了哪些科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