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被華為和OPPO趕超,為何蘋果不受寵了?只因為貴嗎?

本文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微信id:weixin21cbr)

記者:鄢子為

編輯:李惠琳

2012年1月,iPhone 4s 登陸上海蘋果淮海路店,大批熱情粉絲攜帶麵包、烤腸、暖水壺、馬紮等物品連夜排隊,場面幾乎「失控」。

七年後的1月,瘋狂不再,蘋果送來一聲「驚雷」。

蘋果公司預計2019 第一財季(2018 第四自然季度)的營收為 840 億美元,遠低於此前預計的 890 – 930 億美元之間。這意味著,蘋果將經歷自庫克就任CEO以來,第一個增長放緩的購物季。

消息公布後,截至美股周四收盤,蘋果大跌近10%,報142.19美元,創六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746.45億美元。

萬億市值一去不復返

對蘋果公司來說,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2018年8月2日,蘋果成功擊敗亞馬遜、微軟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成為第一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

2018年10月,蘋果股價飆升到峰值232.74美元。盛極必衰,市值登頂之後,股價一路走低。

按照收盤價計算, 截至2019年1月4日,蘋果市值為6747億美元,已縮水4226.7億美元,較頂峰時下跌近40%。

目前市值排名第四,次於微軟、亞馬遜、Google。

三個月市值累計跌去一個Facebook。

這也讓蘋果的頭號鐵桿粉絲——股神巴菲特損失慘重。

巴菲特曾談到:「我們購買了蘋果公司約5%的股份。我很想擁有100%的股份。我們非常喜歡他們業務的經濟性。我們非常喜歡管理層和他們的思維方式。」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2. 525億股蘋果股票。

因蘋果公司業績下滑,股價大跌,股神的損失高達39.7億美元。

當然,巴菲特購買的大部分股票是以較低價格買入的,他的整體投資依然賺錢。

巴菲特數十年來一直避開科技股,認為不太了解它們。

伯克希爾公司曾從2011年開始向IBM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巴菲特在一年前完全退出了這些股份,承認他的分析存在缺陷,這算是股神一個罕見的黑色印記。

看來,巴菲特更適合把錢投向他喜歡的「簡單的企業」。

蘋果的大跌,源於iPhone不好賣了。

在給投資者的信裡,庫克稱蘋果營收下滑主要源於iPhone銷售未達預期。

他總結的原因包括中國市場的需求意外放緩,「我們的全球收入同比下降超過100%的情況,都發生在大中華地區的iPhone、Mac和iPad上」。

庫克在信中說,在一些成熟市場,消費者對iPhone的升級換代「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強勁。」

他解釋稱,在電信服務公司停止補貼的情況下,人們會更長時間地保留舊手機,加之蘋果手機的價格不斷上漲,用戶也習慣只是更換電池,而非購買最新和最好的iPhone。

為何蘋果在中國不受寵了?

蘋果公司近年來沒有顛覆式創新,定價偏高,以及競爭對手的強勁增長,是其在中國市場折戟沉沙的原因。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每年的發布會都能帶來震撼和驚喜,從iPod、iPad到Mac和iPhone,每一個產品都是一次顛覆。

後來的發布會,驚喜越來越少,有網友調侃,「沒了喬布斯的蘋果,早已失去靈魂」。

在2018年的新品發布會上,除了iPhone XS MAX添加的雙卡雙待功能還算有點驚喜,其他幾款與前一年的差別並不大。

據Counterpoint調研報告,自2011年後,蘋果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就已經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也就是這一年,蘋果失去了喬布斯。

在創新上停滯不前,蘋果手機的定價卻一路飛漲。

在2018年的新品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史上最貴iPhone」,果粉想拿到最新款iPhone最少要花6499元,最頂級配置的一款售價高達12799元。

這超出了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當前對中高端手機的心理預算,何況還有華為的「保時捷」、OPPO的「蘭博基尼」等國產替代品。

高盛分析師羅德哈爾指出,蘋果受困於iPhone的高售價。其認為,根據手機行業的以往經驗,當定價權喪失時,消費科技公司要麼損失利潤率,要麼失去市場份額,或者兩者同時失去。

蘋果正在面臨兩者同時失去的危險。在中國手機市場,蘋果開始以舊換新,變相打折促銷,市場份額被華為、OPPO等國產品牌超越。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支持國產手機品牌。一位網友在一條獲讚較多的評論中稱:「只有傻子才買昂貴的iPhone ,頭腦清楚的人會購買高性價比的華為,支持中國品牌。」

在研究機構IDC統計的2018年前三個季度的中國智慧型手機排名中,蘋果以8.3%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五,前四位分別是華為、OPPO、vivo和小米。

蘋果2018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更是創下7.5%的新低,而2018年第一季度其市場份額占比仍超11%。

這並不意味著蘋果的業務開始崩潰,根據半年報,蘋果供應商藍思科技的半年淨利潤只有 4.4 億元;德賽電池 1.67 億元;欣旺達 2.23 億元;歌爾聲學 4.3 億元,而蘋果公司2018 年上半年淨利潤 2600 億元。

這家公司仍然創造令企業界羨慕的高利潤和營收,但衰退或許不可避免。

閱讀原文

雷軍內部公開信:小米手機銷量超過蘋果,晉升全球第二

xxx

華為賣車賣得怎麼樣?合作廠牌塞力斯單月訂單已超越蔚來,後續多個廠牌等著合作

xxx

為什麼華為要做移動支付?

xxx

為什麼旗艦手機上的超長焦都不見了?

xxx

華為宣布開收5G專利費

xxx

華為註冊任正非女兒姚安娜的商標,任正非為此發內部信向華為員工道歉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