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華社(微信id:xinhuashefabu1)
2008年12月26日
這是開創歷史的一天
《參考消息》當年在頭版頭條記錄了這一重大事件—— “中國海軍新銳出擊亞丁灣”。
▲2008年12月27日《參考消息》頭版。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三亞啟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外媒紛紛刊載中國央媒和官方的報導及發言:
“一支執行打擊海盜任務的中國海軍艦隊於今天起航前往非洲,這是幾個世紀來中國海軍首次離開領海執行戰鬥任務。”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在為約1000名官兵送行的儀式上說,這是中國首次動用武裝力量到海外保護我們的戰略利益。”
“三艘中國海軍艦船今天開赴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這是中國不斷擴大的全球影響力的一種表現。”
……
字裡行間充滿了豪壯的踐行感。
▲2008年12月26日下午,海軍官兵在三亞軍港向出征軍艦揮手送行。(新華社)
熱血絕不是緣於衝動,出師必有因。
2008年11月20日的《參考消息》刊登本報駐內羅畢記者的前方報導:索馬里海盜肆無忌憚,光中國人就已有41名被劫為人質,多國軍艦已雲集亞丁灣打海盜。“然而,正如海盜此前所叫囂的那樣,他們完全沒有因為這些外國戰艦的到來而表現出絲毫罷手的意思,反而更加瘋狂地作案,並把魔爪伸向更遙遠的海域。”
香港《文匯報》當時報導索馬里海盜的猖獗已對中國出國船舶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據中國船東協會蒐集的情況顯示,2008年1至11月,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中國船舶共計1265艘,其中1艘遭劫持,83艘受到海盜不同程度的襲擊和襲擾。
於是,2008年11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索馬里安全局勢以及日益猖獗的海盜活動等問題舉行公開會議,並通過第1843號決議,決定對包括海盜和武器走私人員在內所有破壞索馬里和平與穩定的個人和實體進行製裁。
當天,中國國防部宣布,為打擊海盜維護航運安全,中國將向索馬里海域派出海軍艦艇。
▲當地時間2009年1月6日上午11時,中國海軍護航艦艇編隊抵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預定海區,並組織實施了首次護航。(新華社發)
▲2015年8月23日,在亞丁灣海域舉行的中國海軍第二十批、第二十一批護航編隊分航儀式上,第二十批護航編隊指揮艦濟南艦的官兵發射3發信號彈。(新華社發)
10年間,中國海軍已累計派出31批護航編隊、100艘次艦艇、67架直升機、2.6萬餘名官兵,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共為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護航,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船舶60餘艘,持續保持著被護船舶和編隊自身“兩個百分之百安全”的紀錄,先後圓滿完成了利比亞和也門撤僑、馬航失聯客機搜救、馬爾代夫緊急供水、敘化武海運護航等任務,全面提升了海軍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
回首十年前,中國海軍的這個重大歷史性決定,不僅關乎國家尊嚴,更直接關乎每個在海外的中國人的安危。
還記得電影《紅海行動》中的那句話嗎:“別怕,我們是中國海軍,我們來帶你們回家!”
▲2016年2月5日,載譽歸來的中國海軍的一名軍官擁抱前來歡迎的家人。(新華社)
▲電影《紅海行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