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產業演變史】廣東是如何成為中國手機之鄉的?

本文來源:地球知識局(微信id:diqiuzhishiju)

作者:豆腐乳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手上拿的手機很可能就是國產品牌。

是OPPO、華為還是啥?

要知道,就在十年前,這些手機品牌都還默默無聞,或根本沒有出現,那時候的國內手機市場還是外國品牌的天下。

然而就在這十年裡,國產手機品牌完成了驚人逆襲,不僅佔據國內市場絕大多數的份額,還在國際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前十中有七個是中國品牌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中興、TCL。

這一切都離不開廣東這片電子通信產業的熱土。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4″]

承接電子工業的第一桶金

看看你手上這款可能2000元不到的智能機,它系統運轉流暢,外形設計精美,攝像頭畫質清晰,待機時間長,隨時隨地都有出色的信號連接……

關鍵是——它還是國產品牌,而且很可能來自於廣東珠三角地區。

芯片、手機設計、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手機屏幕等你能想到的手機相關零配件和工藝,都集聚在在這5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

▼從面積上看,在全國並不算優勢明顯

請看,手機廠商OPPO、華為在深圳,零部件和方案解決廠商如做電路板印刷的興森快捷在廣州,做光學模組的歐菲光、做金屬外殼的長盈精密、做手機玻璃的藍思科技在深圳……整個手機產業鏈遍布珠三角。

世界範圍說起做手機,都無法不談這片土地。

珠三角手機行業能夠成功,要感謝香港這個窗口。

香港是珠三角的一個自然延伸,雙方只隔著一條淺淺的深圳河,老廣們透過香港這個窗口,能夠比其他內地人都更快地捕捉到國際市場的需求。

如果和香港企業合作,也能夠通過香港這樣的良港向世界行銷自己的產品。

▼一條淺淺的深圳河,我在這邊你在那邊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

他們後來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不過台灣人還是捷足先登了一步。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寶安建立了第一座大陸工廠。

後續台灣、香港的電子產業紛紛轉移至此,僅僅兩年之後,1990年深圳、惠州、珠海、佛山四市的信息產品出口創匯,就佔了廣東省的96%。

▼在第一梯隊後面,還有第二梯隊等著呢

要真說起來,其實台灣和福建當然更親一些,但之所以把產能轉移到珠三角,則是因為珠三角的一些硬優勢。

珠三角是中國南方不多見的大型沖積平原,有著大量的基建空間。

對於當時仍不完備的內地電子製造行業來說,一座手機廠就意味著一連串的上游供應廠商。

福建山地眾多,粵東、粵西、粵北也是被山地所覆蓋,想要低成本地快速在平地建大量廠房,珠三角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選哪

而且電子產業不比其他製造業,對產品精密度的要求很高。

在製造過程中,需要保證廠房不斷電,對工人素質要求也比較高。

要在南方選擇開發完備、工人受教育水平高、政策執行穩定的地區,珠三角也是首選。

▼除了教育程度,還有就是一種努力向上的意志和文化,幾十年內形成的優良傳統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2″]

另外,在諸如芯片製造等上游產業中,需要大量水資源和電力。

而珠三角得益於珠江的水源和前期佈置的電力設施,完全可以滿足廠商苛刻的需求。

珠三角也就這樣成為了當時中國手機製造的中心。

不過那時候各家企業的產品還是板磚一樣的大哥大,利潤也很薄,本土手機品牌的發展仍然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90年代末的國產品牌機剛起步,1999年的市場佔有率僅僅是1%,到2000年也不過提升到了9%。

▼用了大哥大就是大哥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03年,當時國產品牌機達到了其市場佔有率的頂峰,55%。

但這不過是曇花一現,2007年國產品牌機的市場佔有率又跌到30%左右。

等到智能手機興起時,國際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80%左右。

只積累了代工技術而沒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產品牌,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連要搞出這種發明,都是很多年後的事情了

珠三角做大“戰局”

國產手機品牌怎麼在短暫的輝煌後,又被擠出市場了呢?原因說起來比較複雜。

直到2007年10月,在中國生產手機還是需要牌照准入的,這讓很多拿了牌照的國產手機品牌變得不思進取起來。

他們隨便鑲一塊玻璃,就搞出了一款“新品”,然後再做做營銷,銷量就起來了。

▼07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份額

然而在質量方面,國產手機並沒有用心提高。

掉漆、刪除通訊錄信息、白屏、死機等問題是家常便飯。

在2007年的一次移動電話機專項執法檢查中,接受抽查的258個批次中僅有111個批次合格,合格率不足50%。

就連手機博主flypig當年在探訪華強北後也感嘆,國產手機品牌還很少,水平也遠遠不行。

▼你還達不到那個水平嘛

海外品牌雖然價格較為昂貴,但隨著時間推移,消費者發現還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海外品牌物有所值。

諾基亞怎麼也摔不壞的梗,也是從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

所以此時,海外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又逐漸回升,尤其是諾基亞曾經在2004-2009年連續6年領跑中國手機市場。

▼諾基亞N95 一代旗艦

不過到了2005年左右,台灣芯片製造商聯發科研製出將主板、芯片、通信模塊、系統軟件集成在一起的手機芯片,並提供名為“交鑰匙”(Turn key)的手機一站式解決方案,這一下激發了中國特色“山寨機”的橫空出世。

當一款熱賣機型出現在市面上時,“山寨機”廠商就按照這款手機直接設計樣機,快速下廠,直接投入渠道,整個過程僅僅需要1-2個月。

對比之下,品牌企業推出一款產品的周期,大約在半年至一年左右。

▼很快就有了山寨手機,功能齊全

靠著高效的生產過程和在研發成本上的節省,這些手機的成本可以壓到幾百塊錢。

同樣的功能,它們的價格是海外品牌的五分之一,國產品牌的一半。

而這種效率也就只有珠三角這塊寶地能做到,因為珠三角地區對於發展電子通信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憑藉其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加工貿易起步,吸引境外投資,迅速成為中國經濟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幾大樞紐,各有各的分工

電子信息產品“台灣接單、香港押匯、珠江三角洲製造”,讓手機及零配件廠商在珠三角一帶聚集,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

信息的交流和創新的相互啟發,方案設計公司、手機廠商、零配件廠商能夠相互協調,信息傳播速度極快。

用戶一旦有需求,精明的商家能迅速捕捉到,提供給上游手機設計公司,在1-2個月內設計並製造出特定的手機,如模擬電視手機、雙卡雙待手機、大屏觸摸手機等。

▼比起令人震驚的四卡四待,已經相當客氣了

2008年,僅在深圳華強北附近就聚集了3000家左右的小型手機公司,有的專門設計電路,有的專做主板設計,有的做外觀設計,還有的專做元器件,分工緊密。

可別小瞧這些小型手機公司,其創始人很可能是以前國內品牌的技術人員,脫離了大公司的束縛,直接在市場裡競爭更如魚得水。

▼就這麼說吧,你問問我華強北有什麼是買不到的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4″]

由於產業鏈完整、創業氛圍濃厚,當年在珠三角只花500萬就可以搞起一家手機公司。

2007年手機牌照制度取消後,“山寨機”軍團更是愈發壯大。

2007年其全國銷量多達1.5億部,主要銷往當時消費能力還比較有限的二三線城市和亞洲、非洲等地的發展中國家。

在它們的衝擊下,中國手機市場主流價格段己由2003年的1000-1500元,逐漸下移至2010年的400-1000元。

▼餵打完這一仗,我要換品牌機啦

聽上去很揚眉吐氣嗎?非也。

“山寨機”只能滿足一時的消費者需求,但其固有缺陷也很明顯。

最突出的就是不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抄襲品牌手機的設計;

儘管可以做到功能齊全,但是工藝粗糙,質量無法保證;

最嚴重的是,“山寨機”無法樹立自己的品牌,只會陷入價格戰的怪圈,無法從低端向高端爬升。

▼神特麼……

很多創業小老闆想的也是賺了快錢就走人,他們仿製iPhone,也只能是讓iPhone的牌子更響,以便搭便車賺些錢,但對國產品牌的建立毫無幫助。

珠三角扎堆的那些響噹噹的國產品牌機,也不過是最近十年才自己努力把牌子做大的。

廣東幫越戰越強

2007年,iPhone的發布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觸摸屏開始取代鍵盤成為智能機的標配。

2009年,Android和iOS系統進入中國,逐漸打敗Windows、Symbian等早期智能機操作系統,甚至把諾基亞打成了80後的情懷機。

這等於把所有手機廠商又重新拉回到同一起跑線,也給了國產品牌再次出發的機會。

而此前未涉足手機領域的電子設備廠商,如OPPO等廠商也是趁此時機進入手機領域,國產品牌機的複興大幕緩緩拉開。

這一次,“山寨機”廠商也沒有活路了。

一方面是因為2010年開始,國務院和工商總局在各地打擊“山寨機”市場;

另一方面,國產品牌機無論是在價格、功能還是質量上,不僅打敗了“山寨機”,也絕不遜色於海外品牌了。

▼都是我們的

依托珠三角完整的電子通信產業鍊和人才儲備,我們熟知的大廠比如OPPO、華為、中興等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並不斷進化。

比如品控方面,與過去動輒一半以上批次抽檢不合格相比,如今的國產品牌機都是智能化生產製造,保障產品品質。

比如就拿最重要的手機主板來說,OPPO的SMT中心的主板直通率已經高達99.7%。

在銷售渠道方面,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開拓四五線小城鎮乃至農村的實體售點,這樣的苦活累活只有國產品牌能夠完成。

更精細的渠道,讓偏遠地區的用戶也享受到品牌手機的品質和移動互聯時代的便利。

如今的國產品牌更注重自主研發,立足本土開發了接地氣的手機功能。

▼自拍功能乃重頭戲

還是以OPPO為例,其企業的研發體係日趨完善,不斷有本地化的創新出現。

比如過去的美顏自拍、“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VOOC閃充等。

截至2018年11月,OPPO全球專利申請數量超過27,000件,授權數量超過5,000件。

行業標準是衡量話語權的絕對指標,一流企業才有資格創造標準。

而過去幾十年來,創造標準一直是外國廠商的專屬。

像OPPO的VOOC閃充這樣的技術,已經在工信部下屬單位公佈的中國首部快充標準中,成為手機行業的標準,同時也是第一個通過泰爾實驗室五星認證的快充技術;

目前已經對外開放授權,當前升級版的SuperVOOC超級閃充,可以達到35分鐘充滿3400毫安時的電池。

▼閃充:快人一步

立足本土,卻收穫於全球。

今年第三季度佔據國內市場前五位的手機品牌,瓜分了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其中只有佔據21.6%市場份額的蘋果是海外品牌,OPPO以17.1%的份額排名第三;

而在全球市場,OPPO 、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都佔據一席之地,其中OPPO以9%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五。

▼前兩季度的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數據來源:canalys

隨著中國手機品牌不斷發展完善、向高端市場攻城略地,珠三角這片電子通訊產業的熱土,必將為OPPO這樣的國產品牌驕傲提供更加強大的助力。

不久的將來,全世界人民拿著產自珠三角的手機拍照、拍視頻、發抖音,就是最時尚的事情了。

▼R17/R17Pro夜拍最好看的手機

參考文獻:杜舟. 山寨機瘋狂內幕調查[J]. IT時代周刊, 2008(15):32-39.

王芬, 陳益文. 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比較分析[J]. 中國信息導報, 2005(10):15-21.

陳紹勇. 山寨手機產業鏈競爭力分析——以天語手機品牌創建為例[D]. 電子科技大學, 2011.

郭磊, 周燕芳, 蔡虹,等. 基於機會窗口的後發國家產業追趕研究——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案例[J]. 管理學報, 2016, 13(3):359-365.

陳曦, 周靖凱. 山寨企業轉型自主創新品牌——基於山寨手機產業發展研究的演進躍遷路徑模型構建[J]. 華東經濟管理, 2012, 26(11):68-75.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