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楊佩昌看德國(微信id:ypckdg)
作者:楊佩昌
作者簡介:留德學者、經濟史博士、企業管理專家,著有《德國為什麼民富國強》、《德國式領導力》、《歐洲大學頂級傳奇》、《用敬業的心做專業的事》、《幸福離我們有多遠》和《中國人到底想要什麼》等書籍。
華為為何敢於發布「辱德」廣告?
如果在中國首都北京街頭立著這樣一個廣告牌:廣告牌的背景是一位老婦人抱著狗面帶微笑,下方配有文字:「在北京什麼將會普及:是5G還是狗屎?」
假設該廣告的發布者是德國一家企業,例如德國電信或O2,中國人看了會怎麼反應?
一個國家的首都,享有崇高神聖的地位,怎麼會遍地狗屎?
妥妥的,典型的辱華。
這家企業馬上倒霉了,不僅需要向中國人道歉,而且其產品可能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但是,中國一家企業就敢於「辱德」,它就是鼎鼎有名的華為。
這家公司在德國首都柏林泰戈爾機場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廣告牌,目的是宣傳5G網路,但廣告牌的內容卻令人驚訝,背景是一位老婦人抱著狗面帶微笑,在其下方配有文字:「在柏林什麼將會普及:是5G還是狗屎?」
▼有圖有真相:
面對如此明顯「辱德」的言論,德國人的反應令人意外。
德國媒體《圖片報》發表文章說:「中國人竟把我們美麗的柏林嘲笑成充滿狗屎的地方!」
不過話鋒一轉,卻評論道:「華為講的對!目前德國柏林只有一個5G測試地區,僅僅不到100戶人家接入了光纖」。
德國柏林市經濟局局長Ramona Pop甚至直言:「中國華為應該把這個廣告掛到德國聯邦政府大門口!」
柏林當地的一家媒體(BZ-Berlin)也轉發了這篇文章,但用的標題卻是《中國人的玩笑(Ein Chinesen-Witz)》。
到目前為止,通過網路搜尋,這則消息只有這兩家媒體報導,在德國並未形成新聞熱點,說明多數德國媒體對此事並不特別感興趣。
媒體和高官不反感華為這則廣告,那麼普通民眾呢?
德國人在網路上幾乎沒有討論,為此本人特意打電話給柏林的華人和德國人,了解他們對此事的看法。
知道此事的人不少,但沒有人憤怒,我問:「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德國被侮辱?」
回答驚人的一致:「華為公司在做廣告,只不過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廣告受眾注意而已,談不上侮辱德國」。
即便有人提出異議,也僅僅是不同意柏林狗屎很多的看法。
BSR公司發言人表示:「即便沒數,在我們印象中到處亂跑的狗已經很少了,起碼柏林不屬於(因為狗亂跑亂拉屎的事情)而被抱怨的前五位城市。」
華為公司在德國的這則廣告,應該不是頭腦發熱,而是經過了專業團隊的精心策劃。
而問題是,他們為何敢於發布如此帶有「侮辱」味道強烈的廣告呢?不擔心德國人抗議?
還真是,德國人就不抗議,連個像樣的討論都沒有,這源於華為公司對德國的了解。
華為深耕德國,而且雇傭了不少的德國人,對德國的理解超出一般的中國駐德機構。
因此,華為並不擔心這樣的廣告會激怒德國人。
問題是,德國人為何不憤怒?想來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盡管德國人一貫嚴謹,不會主動開玩笑,但他們知道這是一個玩笑而已。
把一個商業機構的玩笑當成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侮辱,實在過於上綱上線,沒有必要,他們更不會認為拿一雙筷子開玩笑就是對全體民族的侮辱。
將心比心,如果你什麼事情都太敏感,好像全身長刺似的,誰敢和你開玩笑,誰敢接近你?一個成熟的人,即便不會開玩笑,也經得起玩笑。
其次,德國人太吊、太散漫了,媒體想煽動煽情,挑動整體來鬧點事並不容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善於思考的個體。
再說,也沒有媒體願意做這種低格調的事情。如果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誇張成民族大事,恐怕會被媒體同行恥笑,讀者也難以接受。
這讓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德國的事情。
當時德國《薩克森報》發表了托馬斯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國人崇洋媚外,例如雜誌封面都是歐美人,中國人在旅遊景點見到外國人,都喜歡拉老外照相等。
看了這篇文章,我當即勃然大怒,奮筆疾書給報社寫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我就是喜歡拉老外照相的中國人,說說我為何這樣做:我來自中國農村,剛到北京就看到一種全身長毛、半人半獸的怪物,我很好奇,所以拉你們外國人來照相,讓鄉下的親戚朋友看看,這個世界真奇妙。
我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崇洋媚外的心理,僅僅是好奇而已。」
德國人「辱華」,被我狠狠反擊了一把。
我想德國人看了這封信後會氣得半死。沒想到報社主編親自給我回了一封信,表示歉意並說:「這篇文章是托馬斯先生的文章,並不代表報社的觀點。如果您同意,我們也願意登載這篇讀者來信。」
我當即表示同意,從此我經常看德國報紙,發現一篇就反擊一次,周圍的朋友都誇我:你比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作用都大。當然,這是溢美之詞,我哪敢和大使館相比?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我不再搭理那些言論,更不想再反擊。
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鳥都有,什麼言論都會出現,做人不能過於敏感,你得允許別人提出不同意見和尖銳的批評甚至是侮辱,過於小肚雞腸讓人厭惡。
批評是一種禮物,你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把侮辱視若無物,不僅是一種雅量,更是做人的自信。
當然,如果能做到風趣一點就更好了,有人說過:風趣是對自己知識的自信。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