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
作者:吳寒笛
成功的道理千千萬,大多知易行難。
其中有一條「跟對人,做對事」,大概是最政治正確,但是無從下手的廢話。
俗話說:跟著主席當部長。你自己勢不夠的時候,借一下別人的勢,確實非常重要。
寫這篇文章,我將用營銷的方法,提供一個具體的方法論,幫助大家「跟對人,做對事」。
搜尋「貴人」
要結交貴人,你首先要知道貴人在哪裡。
就像要做市場營銷,你首先要知道潛在客戶在哪裡。
要泡妞,你要先知道好的妞在哪裡。
貴人的可能性很多:公司主管,行業大佬,有錢親戚。凡是能讓你升值加薪,能資助你創業發財,能幫你站台背書,能給你只條明路,能給你提供巨大價值的,都是你的貴人。
所以你需要思考和搜尋一下,自己的主管、同事、前主管、前同事、老同學、親戚、客戶、供應商、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微博粉絲和前男友里面,哪些人是能在某些方面,成為你「貴人」的人。
關鍵障礙
很多人認為混圈子,結交人脈,最重要的是技巧。
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是制約大多數人的關鍵障礙,其實是心態:大部分人其實不那麼「豁」得出去。
結交貴人,方法不是難點,克服自己的心理關才是難點。
和世界上其他任何有難度的事情一樣,技巧永遠不是最關鍵的,你面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 心理關克服了,方法論其實是很容易掌握的。
很多知識分子,比如我,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又很清高,是不屑於很刻意的去結交別人。但後來發現,大家也不會敬佩你的清高,真遇到什麼事,想找人都找不到。
另外還有一種普遍看法:覺得人與人之間是看緣分,沒必要刻意結交,如果兩人沒有看對眼,就是「沒緣分」。
但是這種看法也是錯的。
事實上,所謂的「緣分」,其實是一種逃避的說法,讓自己的懶惰顯得合理化。
真正的所謂 「沒有緣分」,是在你刻意結交之後,人家不搭理你,這才叫「沒緣分」。試都沒試過,是不知道有沒有緣分的。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差點緣分「這些詞匯,很多都是安慰失敗者的屁話,人生在關鍵時刻,就是要刻意,要投機,要主動。
要是真的失敗了,再用「順其自然」之類的詞匯安慰自己。
貴人「營銷術」
其實和求職、求偶一樣,結交貴人,也是一種自我營銷的藝術。相當於把你自己這個產品,營銷給「貴人」這個目標群體。
讓人家起飛的時候捎上你,吃肉的時候帶著你,發財的時候記得你。
具體方法分為四個:
1.誇獎
2.價值
3.響應
4.力挺
1.誇獎
相比於送禮,相比於幫忙辦事,誇獎是成本最低的獲取人脈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一低成本高回報的方法,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持續不斷的在各種場合和場景里面誇獎一個人,會大概率的贏得一個人的注意和好感。
要怎麼讓主管在確定升職人選時想起你呢,沒事就在他面前晃兩下並且美言幾句。
要怎麼讓牛人從「簡單認識」變成「核心好友」,人前人後的誇他,讓正面評價直接以及間接的傳到他耳朵裡。
要怎麼贏得客戶的好感和訂單,在他吹牛的時候積極當好他的「捧哏」。
要怎麼讓顧客反覆光顧你的生意,付款的時候把顧客都導入到微信裡面,沒事就給人家朋友圈點讚留言誇獎。
誇獎是刷存在感成本最低的方式。
有人看到這裡,不忍要說,誇獎不就是拍馬屁嗎? 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只是「拍馬屁」這種詞匯道德色彩太濃了。
又有人問:貴人有權有勢有資源,巴結他的人很多,拍馬屁的人也很多,有什麼用呢?
誇獎貴人的人確實也很多,但是本身比例並不大。能夠日復一日誇獎他的,能夠堅持下來的,更是稀少。
你持續不斷的誇獎一個人,肯定是能夠引起他的注意的。
還有人問:老拍貴人的馬屁,會不會招人厭煩?
首先,誇獎一個人是講藝術的,比如選取一些稍微新穎一點的角度,不要弄得太low;誇獎的強度也是由淺到深,剛開始認識別人就大肆誇獎,會顯得交淺言深,投機色彩太重(雖然咱們本就是投機分子)。
循序漸進,由淺到深,才是正道。
其次,貴人們當然也知道你在巴結他,大多能相互理解,畢竟是善意的;而且人家有些話不方便自己說,也確實需要一些為自己搖旗吶喊的人,比如滿嘴抹蜜的你。
第三,任何人聽到誇獎自己的話,心理都會很爽,因為這就是人性。不要去對抗人性,要去迎合人性。
你想想別人誇獎你是什麼感受,你誇獎貴人他就是什麼感受。
大家都是人,差別大不到哪裡去。
我的讀者智商比普通人一般要高出30%-50%,我一說大家都能明白,哈哈哈!
而且誇獎本身也存在所謂的「學習曲線」。你持續不斷的實踐這一技能,你誇獎別人的技術就會越來越高明,誇獎角度越來越新穎,誇獎力度越來越精準,誇獎效果越來越好。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持續誇獎我一年試試,一年之後你的水準肯定就爐火純青啦!
如果你持續誇獎後,依然不能將對方發展成能提攜你的貴人,也不要著急,至少你成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們下面還有幾招。
2.價值
3·15晚會當天,哪些企業是鐵定安全,不會被點名的?
有的人要說:沒有企業是安全的,大家或多或少都可能有問題,有問題就會被曝光。
其實還真不是,最近一年在央視投了廣告的企業,肯定是安全的。
因為這些企業向電視台展現了自己的價值,電視台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
以前我在講人脈的文章里面寫過:人脈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
貴人也是人脈的一種,價值展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展現價值有兩個關鍵點:
1.你要想清楚對方的需求,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和價值;
2.你需要清楚自己有哪些價值:人脈、經驗、信息、資金、資源都是價值,各人情況不一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和營銷一樣,你要清楚市場的需求,和你自身產品的優勢,然後找到結合點。
有的人要說:我什麼價值都沒有怎麼辦? 那就只有展現跑腿價值和忠誠價值了。
以前我在某職場社交軟件的匿名區看到一個吐槽,一個人說他的主管和客戶出去找小姐被公安局抓了,現在要他去善後,他十分不爽。 其實對這位吐槽的朋友來講,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展現自己跑腿價值和忠誠價值的機會。
跟主管幹一百件好事,可能都不如跟他幹一件壞事效果好。
如果能把人撈出來,哪怕花點錢費點力,同時不讓公司和主管家人知道,把事情辦漂亮,可能真的有機會進入這位主管的核心培養圈,成為「自己人」。以後跟著這位主管混,職場之路從此無憂。
3.響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一呼百應。但這個世界上,總是「呼」的人多,「應」的人少。
即使是貴人,也不例外。
貴人們有什麼號召,大家要積極響應,至少是做好響應的姿態,就容易贏得他的認可和信任。
公司主管確定了新的戰略方向,你就搶在其他人前面,按照戰略方向開始著手新的工作。
業界大佬有什麼新的觀點和見解,積極在微博微信上表達支持和贊同。
牛人朋友新啟動什麼生意項目,你去買點產品發個好評朋友圈,幫人家充充人場。
說實話,笛友會做了三年,累計付費會員幾千人。我能記得起名字,並且印象非常深刻的,也只是極少數,主要還是那些老在朋友圈轉PO我文章的笛友。
4.力挺
都說「患難見真情」。
貴人也有患難或者低潮的時候。
這時候你做一些事情,說一些話,哪怕幫不上別人的忙,表達一下力挺的狀態,別人肯定能記住。
給「患難期」的貴人表達一下支持,幾乎是世界上投資回報比最高的事情了,僅次於看我的文章,哈哈!
我認識一個科技圈的大V,現在每年靠寫軟文能掙幾百萬(他自己說自己一千萬,但是我估算了一下,還是有些水分)。
他當年是怎麼起家的呢,就是靠著「力挺」這招。
我舉其中兩個例子(可能有些朋友已經可以對號入座知道這人是誰了):
1.發展京東為客戶:
應該是在12年左右,當時是京東最困難的時期,輿論對京東的質疑聲音很大。這位科技圈的大V還不是大V,他寫了一篇文章力挺京東。
這篇文章被劉強東看到了,然後發給公司內部的人看,鼓勵大家:看吧,京東還是很有希望的,人家都這麼寫了。
京東公關部的人當然很識趣啦,老板都發話了,肯定要建立合作關係呀。就定期在這位大V這裡投廣告,有什麼品牌活動也拉上他,到現在,他們已經合作了很多年了。
隨著京東體量越來越多,這位大V光靠京東這一客戶不知道賺了多少錢。而且靠著京東大客戶的品牌效應,這位大V的軟文業務也蒸蒸日上。
2.成為微博紅人:
前幾年,微博跟科技網站虎嗅網有一場爭端,在業界鬧得很大。算是微博在輿論上的一個小危機。這時候這個大V站出來力挺微博,大罵虎嗅(當然,他本身也跟虎嗅有過節)。
自那件事後,這位大V就成了微博的座上賓。給資源(各種粉絲頭條和曝光支持)、給頭銜(每年的科技圈十大大V都頒給他),這位大V就在微博上越來越紅了。現在在科技領域內應該也穩居前三名。
結語
通過持續的誇獎,引起貴人的注意;
通過展現自己的價值,贏得貴人的尊重;
通過不斷的響應號召,表現自己的行動力;
通過困難時期的力挺,表達自己的忠誠。
上述的每一招,都能將貴人對你的好感翻個好幾倍,如果聯合起來用,成功率至少也要提升十倍以上。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實踐,長期實踐,構建對自己有價值的人脈體系。
當然,要是你運氣特別差,以上的所有方法都行不通,還有最後一種結交貴人的方法:嫁給他或者娶了她。
畢竟婚姻也是做到跨界層流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我的讀者顏值普遍偏高,這一方法說不定也派得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