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刷量水軍的地下江湖】捅了「馬蜂窩」之後

2018年10月22日晚間最新消息,馬蜂窩已向一戰成名的自媒體《小聲比比》提告。

本文來源:微互動(微信id:wihudong)

作者:運營二師兄

2018年10月20日,自媒體『小聲比比』的一篇《獨家|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僵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刷屏網路。

「馬蜂窩」被指責:2100萬的「真實點評」中,裡面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人從點評、攜程等競爭對手那抄襲過來的。

一時間,『馬蜂窩』成了人們群嘲的對象,似乎正如其LOGO所說的「像崇尚自由的加勒比海盜致敬」,變成了一個盜竊他人平台內容的搬運工。

10月21日,『小聲比比』再發一篇推文,《馬蜂窩開始毀滅證據了,但這水平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事件持續發酵升級。

10月22日早間,馬蜂窩也對這一事件發表了聲明指出,「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占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帳號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微乎其微……馬蜂窩將正視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審查漏洞並採取積極改進措施……」。




聲明之後,事件並未平息。

「爆料人回復馬蜂窩造假」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有網友反饋,內容平台、刷量、刷評論行為十分常見,用戶幾乎默認了其存在,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刷量有些難以接受。

馬蜂窩冤,卻又不冤。

輿論發酵的背後,為馬蜂窩的融資和估值蒙上了一層陰影。

我們不免好奇,究竟水軍、造假、刷數據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他們主要通過哪些手段賺錢?

水軍、平台背後的利益鏈是如何運作的?

水軍、造假、刷數據行為,平台方真的不知情嗎?

有哪些典型的水軍、造假、刷數據行為被曝光?

一、水軍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水軍作為灰色產業鏈的構成,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來無影、去無蹤,卻又互聯網生活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同為水軍團隊,能力、層次也有不同,主要分為3個檔次:

01

病毒式轟炸發布

人工操作受限於人力和速度,極速轟炸式發布基本上都是機器人軟件發布。

借助機發,能夠快速進行發布,並獲得傳播,可以做到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到大範圍的傳播。

▲使用群控刷量

論壇、博客、微博、知乎、微信等平台的各種僵屍粉,絕大部分都是借由機器刷的,但這類操作,存活率較低,很容易被刪帖、封號。

最典型的莫過於微博刷粉絲、刷評論了。

2017年12月底,微博搞了一個打call榜,讓粉絲們為愛豆打榜。在粉絲的努力下,迪麗熱巴幾天就上升到第五名,拿到了稱號「演員迪麗熱巴」。

但被別家粉絲發現一小時內漲幅1500萬,比其他幾位一天的漲幅都大,懷疑數據有問題舉報了。

於是攻城獅一番檢查後,迪麗熱巴被處理了,數據清掉了3000萬,排名降到11位,「演員迪麗熱巴」的稱號也被取消。

02

人工發布及回復

無論是論壇、微博、知乎,還是微信都存在這一類刷粉、刷數據行為。

這一層次的水軍,是整體水軍市場的中堅力量。給新聞、網路熱點刷評論,給視頻刷點擊量,給淘寶店刷單,給微信推文刷閱讀量等都是其業務範圍。

▲某寶搜尋某博真人評論

不同於機器刷量、刷評論,這類水軍操作極易帶動輿論,激起大眾情緒。

如果規模足夠大、人員管理到位,完全可能帶來營銷的預期效果。

但是由於涉及到人的管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很容易失控。

03

借力平台「大V」

微博、知乎、今日頭條、微信等,幾乎所有的社交平台、門戶網站、論壇都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他們或是兼職,或是全職,收取一定的錢財,幫你去做一些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買熱搜行為。

一般價格不菲,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才能請到這些「大V」幫忙操作。這類水軍不是很好區分,有些是網路營銷行為,有些是水軍行為,關鍵還是看其發布信息的真實度及持續性。

當你看到某一「大V」,突發發布一篇與其文風、領域不同的帖子或者專注於噴某一個人或品牌,這種情況下是極大可能是水軍,至少是營銷行為。

二、水軍通過哪些方式獲利?

水軍、造假平台廣泛存在,與其背後的利益鏈條密不可分,基於行業特性,水軍群體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手段賺錢。

01

po文、刷量、刷評論

po文、刷量、刷評論充斥著論壇、門戶網站和社交媒體。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視頻點擊量、點讚量,微博閱讀量、評論量,公眾號閱讀量、點讚量、粉絲關注量,淘寶刷評論、星級,點評平台刷好評等一些涉及到數據考核、利益糾葛,都有水軍的存在。

這些屬於目前水軍市場最普遍,收費偏低的板塊。

02

刪帖、刪除負面評論

這一塊的收費比較高,主要幫助企業、品牌進行危機公關的一類操作。

公關公司工作人員曾介紹過這一行為,絕大部分頭部企業、品牌都需要公關服務,大企業、品牌最怕負面評論。

此前電影《王的盛宴》團隊,就公開表示,面對水軍進攻,他們不得不緊急申請「水軍」專款,去應對水軍進攻,但所申請的經費卻無法應付水軍的進攻。

可見無論是借助水軍刷評論和刪除負面評論都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撐。

這塊操作的屬於水軍操作中風險最大的。此次騰訊和今日頭條互撕的時候,就爆料過水軍不專業,連括號修改的內容都一字不落的放入進去了。

03

製作不利話題,收平息事件費用

這類水軍,就有點不道德了,俗稱黑公關。

如果某個黑公關認為應該找他的某個團隊或名人,沒有找他,他就會通過一定的方式,獲取攻擊這一名人或團隊,獲取吹捧其競爭對手。此時為了名聲或利益,被打擊的名人或團隊,就會找到水軍,給其一定的費用,以平息事件。

今年6月份,騰訊和今日頭條就曾相繼報案,指責「黑公關」。

這類行為在娛樂影視圈更為普遍一些,具體可以去知乎看一下內部人士的匿名分享。

04

炒作

為宣傳某一個人、團隊、平台等進行的炒作,炒作可以借助多平台同時發力,也可以獨自發力。網紅炒作現象尤為突出,甚至一些不存在的人物也能炒作成功。

今年3月份刷屏的「梁詩雅」事件,就是基於各大本地號服務平台同時發力,打造的刷屏式營銷行為。

三、水軍平台背後的利益鏈條如何運轉?

水軍,早已不是單獨作戰,背後一系列的利益運轉涉及到方方面面。

01

水軍產業化運作

水軍運作已經有一整套的產業模式,由網路公關、營銷公司、水軍技術團隊、黑產,以及無數的底層po文者共同構成了高低聯動的產業鏈。

位於鏈條最頂端的網路公關團隊、營銷公司,擁有影響力的知名論壇版主或大V是網路世界的意見領袖,底層的po文者根據po文內容、數量、任務完成情況可獲得相應的報酬。

02

水軍背後的甲方爸爸

水軍的客戶,隱藏在各行各業的各個角落里,企業、品牌、名人、網紅、媒體、個人等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的用戶。

一類是主動希望借助水軍的炒作,獲得關注和流量,還有一類是遭遇危機,不得不借助水軍平台降低負面評論影響力。

03

網路水軍的工作流程

隨著網路水軍的產業化,其操作也越來越流程化、系統化。

1、水軍推廣平台接單

2、基於項目大小確定炒作方案,項目越大,前期準備的炒作方案越完善

3、根據需要,選擇時否需要通過職業搶手撰寫軟文、爆料、點評等,簡單的就由新人或低級選手寫一些簡單的回復。

4、甲方爸爸審稿

5、媒體審稿

為確保效果,一般再客戶審稿之後,會再次找到媒體進行審稿。

6、專職策劃人員規定注意事項,邀請水軍管理接單,並安排任務

7、水軍執行任務。術業有專攻,水軍群里,有專業po文的,有寫評論的,有回帖的,各司其職,流水線式作業。此時,交由水軍團隊執行即可,而水軍策劃人員只要注意監督和實時查看輿論走向即可,並根據當下情況,及時調整策略。

8、審查刷帖、刷量等操作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並將刷量鏈接提交負責人,並匯總。

9、一般在24小時候抽查水軍工作效果,並根據效果給薪水,任務完成。

四、平台方真的不知情嗎?

水軍、刷量、造假,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大眾對刷量造假行為早已見怪不怪,默認了這一行為的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部分刷量行為。

各大門戶網站、論壇、電商、視頻、社交平台自然也是知道的,並且也通過一定的技術、人工手段,打擊刷量、造假、水軍行為。

各大平台不僅是刷量造假行為的受害者,平台純淨的環境受污染;同時,也是刷量造假行為的受益者,刷量帶來的活躍度、用戶數據讓平台數據更好看,在拉投資、對外宣傳時,無疑更加有說服力。

平台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徘徊,最大的誘惑還是利益。利大於弊時,平台的就可能睜只眼閉只眼,弊大於利時,平台就會加大打擊力度,維護平台風氣。

此消彼長,只是某一時間段利益問題罷了。

五、有哪些典型的水軍事件被爆?

此次馬蜂窩事件爆發前,對於抄評論行為,其實大眾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誰都沒有捅破窗戶紙,只是「小聲比比」和「乎睿數據」團隊,捅了出來而已。多個行業、平台都曾爆過水軍、造假、抄襲等問題。

今年2月份,B站用戶發現發布在B站的帳號信息及視頻內容被人搬運至快視頻,同時A站、快手、微博、秒拍等多個平台的視頻內容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上傳至快視頻。

B站隨即發布公告,為維護用戶利益發聲。最終快視頻不得不連發兩條聲明道歉。

今年7月份,小紅書官微多次投訴,大眾點評用戶搬運小紅書評論,要求大眾點評立即採取刪除所有侵權鏈接、關閉侵權帳號等相應措施。

然而大眾點評只是象徵性的修改一下評論,引發小紅書不滿,最終將大眾點評告上法庭。

大眾點評最終致歉小紅書及小紅書用戶。

2018年6月份,一篇名為《教育專家諍言無昧:騰訊、共青團為何一度為網遊洗白》的文章在各大媒體平台瘋傳。

在當時的輿論環境下,這篇文章產生了不小的風波,一方面它迎合了對遊戲持反對態度人們的意願,另一方面這篇文章在常規傳播之外,助推了輿論的又一波發酵。

當時,黑公關事件甚至傳到了騰訊的高層耳朵里。騰訊張軍在微博回應「奉勸某些同行,做黑稿麻煩敬業點,起碼記得發布前括號里的刪掉。」

今年,愛奇藝就針對視頻播放刷量問題,正式關閉了前台播放量。

六、總結

水軍、刷量、造假,早已不是秘密,網路公關、營銷公司、水軍技術團隊、黑產產業鏈條仍然存在,鏈條的每一環都相互作用。

並不是某一個單一的群體能夠讓這一行為停止,但每一群體的行為又實實在在影響了這個這個產業鏈的去存。

內容平台要加強自身觀念,及時進行審核,打擊不良刷量行為才能長久,否則,造假事件一旦爆發,縱使不是平台的行為,終因監管不力,自食惡果。

利益還在,造假依然有龐大的市場。

回歸正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E N D –

閱讀原文

為什麼現在微信朋友圈的時評文章不好看了?

xxx

中國最大體育社群虎撲上的鋼鐵直男們,為什麼這麽喜歡為女孩打分數?

xxx

騰訊的遊戲「防沉迷」措施搞了四年,究竟防住了誰?

xxx

對小S一面倒的撻伐中,微博有個膽大的博主發文砲轟網民

xxx

除了罵裁判,中國互聯網八大平台都是怎麽看奧運會的?

xxx

一個大學女生隨手把宿舍裡的日常發到了B站,粉絲才三個人,三天後播放量B站第一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