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上流UpFlow(微信id:heyupflow)
作者:鍾亦可
編輯:太喜
前幾天,深圳市政府一則關於深圳建立直轄市的闢謠上了熱搜。
網友總結如下:專家建議→媒體放風→ 官方闢謠 →略加修改→徵求意見→突然執行。
網友:這下八成是真的了……
▲深圳市政府新聞辦發布闢謠,截圖來源微博
Part.1
廣州& 深圳:表兄弟之間的塑料情誼
通常外地人在講廣東人的時候,大部分都會默認這裡不包括深圳人。
而深圳好像也早已習慣,在吃喝至上、生活為本的大廣東,堅持做一個勤勉實業、敢想敢闖的新深圳人。
▲截圖來源微博
雖然在行政區域的劃分上,深圳仍然屬於廣東,但在大部分人的潛意識裡,深圳早就已經獨當一面,成為中國網民心中的第五個直轄市。
幾乎所有的一線城市居民都有著極為濃烈的土著情懷,尤其在廣東以北都是北方的廣東。
他們願意接納任何人來廣州找一個合適的碗吃飯,但卻絕對不會選擇端起別人家的碗喝一口湯(包括深圳)。
即使在十九大推出“北上深杭”獨缺廣州版紀念郵票、“廣州掉隊一線”聲音不絕如縷之時,廣州人也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節奏。
有網友評價廣東人:外省人講政治,廣東人喝涼茶。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對傳統市井生活的堅守固若金湯。
▲截圖來源微博
廣州人希望自己做一個遺世獨立、悠閒飲茶,知道一隻雞的九十九種吃法的大瘦子。
而當廣州人看深圳時,總是難免帶著一些親媽看表弟的心態—— “年輕打工仔的聚集地”,可以去深圳工作,但倦鳥終究要歸巢。“深圳唔係久住噶地方啦。”
在廣州生活兩個月,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 唔該,借借。”
然而在深圳生活兩年,可能都聽不到一句完整的粵語。
語言的分界,或許是區分廣州和深圳最鮮明的標誌。也足以佐證,作為一個異卵胎體,深圳的母胎廣東成分並沒有那麼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廣東話的人更多。
對於深圳人來說,去廣州是不可能的,除非年紀大了要換個環境生活,那也不去廣州!養老我們當然是選擇房價更優、生活更閒的惠州啦。
廣州深圳之間的情誼,就像塑料花,雖然有點虛,但永不凋謝。
廣州人日常羨慕祝福一下隔壁表弟的發展速度,並表示對錶弟勤勉奮鬥的精神十分欣慰。
而深圳人則日常diss 一下自己本土沒文化,不像表哥廣州那麼有生活氛圍。
但要讓他們互換一下身份,彼此都是一臉驚悚:不約,我們不約!
Part. 2
一體共生的異卵雙胞胎
廣州和深圳,雖然同在一小時經濟圈內,但風格卻又格外迥異。深圳雖然在廣東孵化,但卻像是個異卵雙胞胎一般,除了戶籍還在,其他的都被外化了。
作為兩個以包容開放著稱的代表城市,廣州保留了系統、完整的土著文化和生活氛圍,並且一直在積極地同化來到這裡的外地人;而深圳卻選擇淡化廣東特徵,吸吶外部文化,組成了一個新深圳。
▲截圖來源微博
深圳勤勉節奏快,廣州慵懶生活慢。
相比北上廣其他三個傳承有序、背景雄厚的一線,深圳的上位史可謂是處處充滿心機!
在營銷號們高舉大旗號召年輕人“趕緊逃離北上廣”的時候,深圳這個“心機婊”打出了一手好算盤,趁機大喊“ 來了都是深圳人!”
▲深圳地鐵的公益廣告
深圳真的把落戶門檻放寬到大專甚至中專學歷,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他鄉變故鄉”在深圳絕對不是夢。
沒有方言障礙,沒有飲食口味差別,甚至沒有南北隔閡。尤其是,當你去過廣州以後,就會發現在深圳不需要“咩啊咩”就能跟99.8%的人交流,是一個多麼突出的優勢。
▲截圖來源微博
羅湖福田寶安南山,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活力滿滿的年輕人。
“ 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都是機器人”這句話不止適用與夜店和KTV ,也適用於所有南山羅湖保安福田區不眠的CBD 。
因為“深圳人類,根本沒有男女之分”!
在每一個心火燥熱的深圳凌晨,就連滴滴司機都high 得彷彿喝了假酒,不用給話題和回應都可以跟你侃到下車搖窗再說兩句。
相比之下,廣州就有點過分悠閒。
在四大一線城市中,能夠最常見到老人的地方只有北京胡同、上海弄堂和廣州大街上,而且是任意一條大街。你在街區、公園、商廈、馬路上遇見老年人的概率基本沒差。
▲廣州老年大學,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的老人和年輕人一樣,有一種輕快的活力。廣州的年輕人也和老人一樣,有一種舒適的鬆弛感。廣州的保安大爺和北京的胡同大爺一樣是珍稀動物!他們不僅熱情洋溢,而且業務熟練。
每當你迷失在廣州的地下路口,不要問年輕的服務生,一定要認准保安大爺,問路時往往話音剛落,這邊答案已經脫口而出。
“往前直走一百米往左第4個路口。”
還沒等回過神來說謝謝,大爺已然開始淡定地接待下一位了。
在深圳,你可能會發出感慨,那些 35 歲以上的中年人都藏哪兒了?但來到廣州你就會發現,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自得其樂。
Part. 3
深圳到底會不會超越廣州?
至少房價已經超越了。
▲數據來源:雲房數據研究中心
最近兩年,關於“北上廣深”是否應更改為“北上深廣”的段子層不出窮。每年都有不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企圖讓廣東省的兩大一線城市打起來。
▲截圖來源微博
如果說廣州是年輕人的生活福地,那麼深圳絕對是年輕人的競技天堂。在全國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中,唯有深圳是能夠挺直腰板標榜自己從政策發展到生活細節絕不排外的。
高曉鬆在節目裡毫不掩飾地大夸深圳:
誤入北京名媛圈,會認識某某的女兒某某的孫女以及各種軍牌車;誤入上海的名媛圈,會結識某某夫人某某太太以及各種愛馬仕;誤入深圳名媛圈,會發現大量都是某總裁本人以及各種慈善會。
深圳沒有貴族沒有 old money ,反而漸漸從風雨陽光中生長出許多平等和平淡。前者是拼搏者們來到這個新城市共同賦予它的血性,而後者卻是“廣東精神” 在深圳的生根發芽。
明明是一小時經濟圈的鄰居,但從城市風格和生活差異來看,卻像隔著銀河,共同的地域性特徵被大大的淡化了。
27 歲的設計師理智在深圳已經待了三年。他認為,深圳的高度無屬性的自由是廣州乃至其他城市沒有辦法達到的。
我最喜歡深圳的一點是,幾乎沒有任何鮮明的本地性,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非常容易。
除去行業因素,每年可以在深圳看到很多大型的國際化展覽,每個週末還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去采風、拍片。對我而言,就是殘酷現實中照進理想的高光時刻了。
小城市擠壓興趣,大城市發展興趣。深圳雖然不是故鄉,但她卻在慢慢努力成為每個人的故鄉。
小鎮姑娘孜露兩年前來到深圳,待了兩年後因病回到家鄉。在老家換了幾份工作都不滿意,最後還是拎著行李箱回到了深圳。對她而言,儘管在深圳買不起房子,但是深圳帶給她人生價值的增量每一天都是在老家無可替代的。
廣州雖然同樣包容,但本地文化過於濃厚。
公共場合尚且無法分辨出兩個城市的細節區別,然而一旦進了電梯這種狹小四方的空間,耳邊盡是粵語帶來的地域差距感就會以電梯速度呈直線飆升,直白地提醒你,這裡是異鄉。
深圳人覺得廣州太過老廣,難以融入;廣州人則覺得深圳過分規矩、過分拼,生活也不夠隨意。
在潮汕人看來,深圳是個人影響城市,為城市增色,但廣州由於地域文化過於完整且系統,只能是城市同化個人。
▲廣州&深圳你喜歡哪個?
週野來到廣州已經兩年。在他自己的定義裡,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正統的廣東人,家破人亡才有可能會考慮離開廣東,濾鏡厚到就連珠江邊上吹來的風,都覺得有家的味道。
對於已經安身在廣州多年的本地人而言,外界誇讚廣東人的優點和有趣,對他們而言並沒有太多其他感覺。但如果要他們離開廣州,也是不太可能的。
廣州土著七七就表示,雖然已經去過很多不同的城市,但人生中唯一一次去深圳還是在一年前。
廣深看起來聯繫很緊密,但內在的差異還蠻大的,尤其對廣州本地人來說,深圳感覺有些機械化,太過正式了,不如廣州隨意,有人情味。
在上半年公佈的 2017 全國城市 GDP 排行榜中,深圳已經正式超越了廣州,成為我國的第三大城市經濟體,未來或許還會有其他城市加入一線梯隊的競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廣州也罷,深圳也好,外界的紛擾猜測再多,他們也是一體共生、互相映照的兩座地標城市。致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大有前景。
▲粵港澳大灣區
廣州& 深圳的年輕人共同表示:其實這裡什麼都好,就是 …… 每年颱風有點猛
[1]2017全國城市GDP百強[EB/OL].搜狐.2018
[2]有一種“一線省份”叫廣東[EB/OL].新周刊,2017
[3]葉振鵬,徐亞平,賈康.建立相對獨立的特區財政[J].特區經濟,1988
[4]程玉鴻,許學強.珠江三角洲三次產業演變及廣州區域地位的變化[J].經濟地理.2003(05)
[5]劉奇洪,孔令浩.改革開放30餘年江蘇、廣東兩省經濟發展比較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