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座不喝酒就沒朋友的城市?其實是因為悶。

本文來源:上流UpFlow(微信id:heyupflow)

作者:李歡樂

編輯 :大錘

在喝下不記得第幾杯後,曉茹徹底崩潰了,她不知道原來領導說“隨便喝點”的真實意思是,“對方要是還沒鬆口,就不能停。”

在廁所吐完,她給男朋友回了條微信:來接我

曉茹也是在大學才學會喝酒的。畢業散伙,藉著酒勁跟好朋友抱頭痛哭,酒裡是不捨

到北京工作後,卻越來越發現:

這是一座不喝酒就沒朋友,甚至沒工作的城市。

Part.1

 年輕人很多,但更多的人已不再年輕 

前幾天有一個剛畢業的學弟問我關於北京的就業情況。我問他:“除了北京,不考慮其他城市嗎?”

“不考慮,一定得是北京。”

問他具體原因,他也含含糊糊,說北京這個地方機會多,“反正自己還年輕,想在外面折騰折騰。”

▲2017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地區統計《博雅數據庫》

雖然近來北京人才流入率已經大幅下降,但每年仍舊有數以萬計的大學畢業生湧入這座城市。

據統計,2017年不計算新增的外來人口,單單北京本地高校就可以為這座城市輸送10萬多大學畢業生

剛畢業的年輕人是北京這座城市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雖然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這座城市裡從來不會缺少年輕人。

▲《2018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北京的年輕人聚集程度僅次於深圳。via.騰訊網

所以這裡機會大,壓力更大,好在年輕人們仍舊無所畏懼。

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以後又會迅速長出一茬來,迎風而立,青春無敵。

其實這裡的每一代年輕人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八十年代生氣蓬勃的北京青年,和現在的“積極廢人”都擁有相同的迷茫和沮喪。

今年剛二十五歲的小楠說她在七八年前也這麼想:

從外地來北京上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地留在這個城市工作。剛來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在這個城市能大施拳腳。

她人生第一次喝酒,還是大三的時候和朋友們一起去的酒吧。那時候覺得酒這種東西很美好,偶爾喝一下,就當是取悅自己。

小楠頻繁喝酒是從開始工作之後開始的。也不是多愛喝酒,她說只是覺得自己喝酒的時候像個成熟的大人了:“因為覺得只有大人們才有這麼多的愁事兒。”

她在互聯網公司做新媒體,平時掛在口頭的詞就是“抑鬱”“焦慮”。她這麼形容自己,也覺得身邊大多年輕人也總是處在這種狀態裡:

“大家都挺喪的,再過幾年同齡人的話題就該變成買車買房,結婚養娃,那些事情就像一個個標杆一樣擺在你面前。所以現在雖然大家都是90後,可哪兒還有點兒年輕人的樣子。”

但是好在最近不用再考慮買房的事兒了。

剛剛出台的這個公積金新政好像把很多人打醒了。

▲來自北京經營報

上週日我去銀行辦業務,門口諮詢櫃檯附近擠滿了人,其中一大半都上來諮詢住房公積金的。公積金新政出來後大家很多人都對貸款買房失去了信心,準備把裡面公積金裡的錢取出來做一些其他方向的投資。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公積金新政一出,大家短暫絕望過後很快就恢復了理性可能有人發現了公積金的合理用途,比如剛夠補上剛漲的房租。

也有可能是經此變革之後徹底對長留北京失去了念想

鄰居一對情侶都是廣東人,來北京5年了。週一晚上請我們吃飯,說十月一之後準備離開北京,回老家結婚。

每個人只有在熱情冷卻下來之後,才能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更理智的分析和規劃。

北京已經飽和了,一切政策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跡可循,從拆除周邊公寓到限制購房,北京正一步一步減少人口。

而這對已經在北京站穩腳跟的人們來說,卻是很有必要的。

▲2017年底到處張貼的限時搬離通知

留在北京的年輕人有幾個是甘心離開的。但北京的人口太過於密集,現在歡迎不過來你了。

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座沒有根基的城市,現實的壓力就容易令人沮喪。越來越狹小的社交空間,生活的全部重心幾乎都在工作上,大家已經很久沒有為了生活好好取悅一下自己。

於是對於決心留在北京的年輕人來說,成了一個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短暫逃離出來的通道,讓他們得以短暫喘息。

Part.2

 酒是利器,也是監牢 

小飲雖然怡情,但很多時候喝酒卻是不得不成為一個人的習慣。

▲ 來自微博

“酒是曲意逢迎觥籌交錯的社交中的一環”,反正在陳涌看來就是這樣。

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普通的家境其實並沒有給他帶來超出一般人的優勢。學習不怎麼好的陳涌早早出來工作,跟著爸爸送貨,後來自己去做銷售,現在能在北京有幾套房幾輛車,都是自己拼命換來的。

我本質上對酒並不討厭,但也沒喜歡到天天喝頓頓喝的程度,還不是因為這麼多年干銷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不跟外人提人生里的那些“苦”。比如時刻穿戴整齊,曾經戰戰兢兢工作到深夜;比如喝酒喝到要吐卻還得吐完了再戰;比如他現在還壯志未酬,想繼續牛X下去……

▲ 來自微博

他也覺得無奈。提著一股勁兒往前衝,眼瞅著辛苦掙來的錢無止境地用來還完車貸還房貸,現在又在考慮送孩子出國,“能怎麼辦,現在因為工作得忙到後半夜也是常有的事兒

即便陳涌現在並不像以前那樣,要面對那麼多情非得已的不得不喝,但多年來早已形成習慣。

面對很多人的時候“來,喝幾杯”,“來,今兒個不醉不休”,當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也離不了酒,“好吧,喝一點。”

▲領導勸酒的困擾不是個例來自微博

他也感覺矛盾,有時候酒是他無往不利的武器,有時候他又像酒的俘虜。

對陳涌來說,最溫情的時刻或許是跟從小喝到大的發小偶爾小聚。不會再有人催他“趕緊的”“快點”,推杯換盞時嘴裡的話換成“行嘞悠著點吧,喝幾口得了。”

Part.3

有時,酒成了維持友誼的方式 

其實想好好喝頓酒的不一定是酒肉朋友,也可能是推心置腹的摯友。畢竟關係不夠鐵誰,願意跟他浪費時間。

在北京,喝醉一次的時間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大家都在拼命平時沒什麼業餘生活,少有的業餘時間還被交通環境大大壓縮了。

所以哪怕是幾年前朝夕相處的老朋友,現在經常倒騰了半個月才能空出一天時間來酒桌上相見。

拿上班時間來說,所有上班族的平均上班路程為13.2km,平均花費時間56分鐘。

▲來自極光大數據

房租的影響,很多人都被擠到了通州、沙河、亦莊、將台,以及東南西北五環之外。

地鐵沿線是每個北漂少年們租房時堅守的底線。只要兩千米之內有地鐵,甭管離公司多遠也是可以接受的。

加班時常事兒,其實本來也沒多晚,然而到家就幾乎沒早於過十點半。有時候到家以後一看表心態都崩了,只能洗洗歇了哪兒還有什麼業餘生活。

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是無奈且壓抑的,有些話只有在酒桌上說出來。大家花一個多小時趕地鐵過來,幾杯啤酒下肚保准已經有人開始嗷嗷叫著痛訴衷腸無話不談。

喝完吐完該回家睡覺的回家睡覺,該加班的加班,生活又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來。

Part.4

四合院和老北京,花生米與二鍋頭 

與北京的年輕人們相比,老北京們的酒就沒那麼“喪”。

“早就看得透兒透兒的了,所以沒必要成天哭喪個臉。”

老陳便是天性嗜酒的老北京,老陳年輕時候就住在四合院裡,與他經常走動的有幾位老朋友,夏日傍晚時分輪流聚在各家的小屋裡。

他們也不會多喝,配上花生米或者豬頭肉,一般也就二兩。似醉非醉地聊聊家長里短,操著一口正宗的京腔講點葷段子。

▲圖片與內容無關

而且不是所有酒都能入了他們這樣北京人的眼,常喝的也就是二鍋頭、燒酒和老白乾。紅星二鍋頭誰人不知,老陳如今年過六旬,二鍋頭依然是他的心頭極品。

▲圖片來自央視網

但老陳現在的生活有點無奈,他總自嘲說覺得自己就像一輛汽油耗盡的破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單向道。

他在兒子看來無非就是北京話裡常說的“酒膩子”,年紀大了以後整天待在家裡無事可做,嗜酒但酒品又不怎麼樣,喝一點兒就哭哭啼啼撒酒瘋的。

他們是北京再尋常不過的人家。老陳是普通工人,在工廠裡一幹就是幾十年,退休以後恍然發現,出了胡同、工廠這片狹小天地,似乎整個城市沒有了他的位置。

他說不出“借酒消愁”這種文縐縐的話,但實際上他和他那些酒友確實像一種舊式生活的遺跡。

更讓他惆悵的是,眼見著以往一起喝酒吹牛的老友們要么與世長辭,要么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著,而且常年飲酒也給他自己的身體添了一堆毛病。

我有高血壓,心臟也不好,說不定哪天喝著喝著就死了。可是我們這些人就是這麼過來的,都差不多,就這麼湊合過吧。

他說到了他這個年紀,一切在心裡跟明鏡兒似的,只是不說,都在酒裡了。

▲北京胡同

剩下的那些拎著酒晃晃悠悠走在夏日傍晚狹窄胡同的人,要麼在外人眼裡只是個“酒膩子”,要麼就像是即將要被時代冷冷地遺棄。

但是你要是想讓他們跟著年輕人們往后海三里屯什麼的地方鑽一鑽?

不可能的。

今年春天的時候流行了一陣子湯淺政明的動漫《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許多人把“世間有酒,我就喝不夠”當做了口頭禪。

似乎在酒裡我們能無憂無慮,酒杯碰在一起盡是狂歡,而沒有夢碰碎的聲音。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生活中令人不自在的事情很多,壓力和焦慮也沒有窮盡,每個年齡都有深深的無力感和愁苦,管你是六十歲、四十歲還是二十歲,都有自己的苦和酒。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你多難得,但城市繼續轉動”

酒可以成為你的朋友,但是它不能代替 朋友。

就像《人造天堂》裡寫過的一段話:

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喝酒的人的快樂,除了酒的被喝的快樂。的確,酒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著親切的角色……酒和人是兩個鬥士朋友,時而搏鬥,時而講和。戰敗者總是擁抱戰勝者。

酒精構建了一個虛幻的天堂,是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的一種物質。

其實“人造天堂”這個名字多適合北京啊!

大家心裡都清楚,在這座城市打拼的人沒幾個是混日子的,也沒人把酒當命,更沒人真以為喝大酒能換來真心朋友或者其他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酒是被灌下去的,還是喝下去的,已經不重要了。

等你醉也醉過了,罵也罵爽了,生活中的這股火氣怨氣也都就著下酒菜喝進了肚子裡。

等到第二天酒醒,生活又可以轟轟烈烈地繼續下去了。

[1]四九城.老北京人是怎麼喝酒的?搜狐新聞,2016-07-17

[2]北京人喝酒去哪?這些小酒館真是隱藏甚深啊!搜狐新聞,2017-02-09

[3]知乎問答:北京有哪些不錯的酒吧?

[4] “北漂”現象的社會學解讀——基於布迪厄文化再生產理論視角[J].孫運宏.  西安社會科學. 2011(04)

[5] 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實證調查和特徵分析[J].趙軍.   當代教育科學.  2015(01)

[6]夏爾·波德萊爾.《人造天堂》.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閱讀原文

一個大學女生隨手把宿舍裡的日常發到了B站,粉絲才三個人,三天後播放量B站第一

xxx

《躺平即是正義》V.S《「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

xxx

「去吧,成為張無忌!」研究金庸的海南教授畢業致辭火了

xxx

【我和男友的消費降級之路】辭掉高薪工作,三年不上班,每月只花人民幣600元

xxx

中國年輕人「搞錢」失敗實錄

xxx

【大學生貸款一夜回到12年前】中國官方規範大學生網貸亂象:花唄借唄不得向大學生放款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