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騰訊《深網》(微信id:qqshenwang)
作者:相欣
9月20日早上九點,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身著黑色西裝和深藍色領帶,王興與他的團隊迎來八年創業生涯中的最重要里程碑。
此次美團上市也邀請來眾多行業好友,到場媒體、投資人達數百人,港交所大廳瀰漫著歡慶的氛圍。
對於成功上市,王興表示,感謝3.4億在美團點評花錢的人,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謝470萬全國各地合作商戶;感謝近60萬的小哥騎手;感謝全公司5萬多員工及曾經付出的老員工;感謝曾經的投資人以及今天及往後的投資人;感謝喬布斯,如果沒有蘋果,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就沒有今天;感謝港交所。
作為科技公司的代表企業,美團上市一直引發各界的持續關注。
美團最終發行定價為每股69港元,計劃在香港淨融資325.55億港元,公司公開發售超購1.5倍。這意味著,美團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以及市場對於美團點評商業模式和盈利前景的大力認可。
美團在更新招股書中披露,通過佣金、在線營銷服務以及其他服務和銷售實現了營業收入的高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前四個月,美團實現營業收入158.24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130億元,接近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339億元的一半。
這一數值較2017年前四個月的營業收入81.19億元翻了近一番。
2015年至2017年,美團的營業收入已連續兩年保持三位數增幅,預計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將實現歷史新高。
對於融資所得的325.55億元,其中35%用於升級公司的技術並提升研發能力,35%用於開發新服務及產品,20%進行有選擇地收購或投資於與公司的業務互補並符合公司策略的資產及業務,10%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對於曾經創辦過校內、飯否,但因為種種內外因未能堅持到最後的王興來說,美團是他最有希望能夠走到上市的創業項目。
作為中國最早的團購網站,美團經歷了百團大戰、千團大戰,與競爭對手拉手網、大眾點評等極具潛力的創業公司廝殺,最終在2015年與大眾點評握手言和,二者成立的新公司成為互聯網O2O領域一座新的“大山”。
隨後,美團因為業務邊界的繼續拓展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開始了正面抗衡。
對於創業,王興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執著。
“實際上我創業的意願並不那麼強,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僅僅是有一件事情希望他發生,如果別人還沒做的話,那就我來做好了。”王興曾這樣說到。
如今,站在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港交所台上,在眾人的簇擁下,王興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irp posts=”33339″ name=”中國外賣巨頭【美團】創始人王興,怎麼走到今天的?”]
王興的創業執念
在互聯網創業的圈子裡,王興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老兵。
早在就讀於清華大學期間,王興就表現出對創業的極大興趣,當時他加入清華科技創業者協會,並成為這個社團的活躍分子。在拿到全額獎學金之後,王興赴美攻讀碩士。
在外求學時,王興感受到了社交網站在美國的興起。時間倒回到2002年,全球第一個社交網站Friendster成立;隨後一年MySpace成立,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世界上最火的社交網站之一。
那時候,社交網站正佔據風口乘風而上,享受著眾人矚目和創業者的膜拜。2003年冬天,看到機會的王興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學業踏上回國之路,準備迎接他的第一段創業生涯。
這也是屬於王興的第一個風口。2004年,王興在清華大學旁邊的海豐園租下一套130平方米的房間,這裡成為他創業的起點。當時,王興找到他的大學舍友王慧文和中學同學賴斌,共同加入社交網站的創業計劃。一年後,著名的中國社交網站校內網上線。
王興和他的創業夥伴很幸運,剛上線不久的校內網經歷過多輪推廣後,便在2006年迎來了用戶暴增,一時間用戶數突破百萬。
可惜的是,因為缺乏資金增加服務器和帶寬,加上國內同行對社交領域的趨之若鶩,王興不得不接受千橡互動CEO陳一舟的收購要約,隨後校內網也改名為人人網。離開王興的人人網最終在2011年得以上市。
憑藉校內網挖到“第一桶金”之後,王興的社交之心並未燃滅,他再次把所有精力投入到飯否網的準備中。彼時,飯否是國內第一家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網站,與Twitter類似,同時也被認作是中國微博的“鼻祖”。
2007年,飯否網一經上線就得到年輕網絡用戶的追捧。有數據顯示,僅2009年上半年,飯否用戶數就從年初的三十萬激增至百萬。當時誰也沒有料到,命運會再次跟王興開了個“玩笑”,因為平台上的一些不當言論,飯否網被迫關閉。
2009年7月7日,王興在飯否上宣布了這段創業故事的結束。
時間到了2010年1月,王興開始萌發創建一個類似Groupon的念頭,這成為後來美團的雛形。那時候王興可能沒有想到,這個在中國最早的獨立團購網站最終會在千團大戰中廝殺出來,並在兼併大眾點評後將業務擴充到到更多邊界。
從2003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裡,先後經歷過校內、飯否創業失敗的王興可謂是愈挫愈勇,但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有效的管理和作戰經驗,以及一個鐵打的創業團隊。
王興幾年前曾經轉發過一條微博,大意是:如果幾年前的我是未被降服又無所適從的孫悟空,今天的我,已經成了沒有七十二般變化、只剩一念執著的唐僧。唐僧沒本事,大家都這麼看。面對八十一難,他哭過,哀求過,但從沒說過一次“我們不取經了,大家散伙吧”。
這條微博讓王興很有感觸,因為它透著堅持和勇敢。2011年,創業已近八年的王興說他依然熱愛生活,且充滿激情。
始於團購的平台夢
Groupon創造的高利潤神話深深吸引著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王興則是團購入局者中最早的一個。
始於團購,卻又不止於團購,如今美團已經成長為可與巨頭匹敵的平台級公司。過去幾年,美團在其所在的領域展示出了極其強大的野心,並成為中國互聯網版圖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從單一團購業務出發,到後期逐步擴展到包括互聯網外賣、在線旅遊、生鮮電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在內的本地生活服務相關領域,美團有自己的邏輯和考量。
2015年是美團成立以來的重要分水嶺,彼時完成與大眾點評的收購,在原有的團購、外賣業務外又充實了大眾點評擅長的到店服務,是美團網重點建平台、建生態的一年。在團購和O2O時代的戰爭中獲勝後,美團開始開闢新戰場。
密集推進的組織架構調整見證了美團體量的擴大。
2015年,美團進行先後共設立了四個事業群,包括外賣配送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到店事業群,並成立全資子公司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後拆分被光線傳媒收購)。
最近一次調整是在去年12月完成40億美元融資之後,美團將構建起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並成立戰略與投資平台。
“展望未來,機遇和挑戰都很大。”王興在當時的一封內部郵件中如此說到。機遇在於新的業務將有希望幫助美團獲得更高速的增長,但同時來自同行競爭者的挑戰不可小覷。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團已與中國約339,200家酒店保持合作關係。於2017年,在美團平台上預訂的國內酒店間夜量共計約2.05億,較2016年增長56%,並創下單日國內酒店預訂間夜量157萬的記錄。
在線國內景點及短途旅遊套票預訂服務,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團覆蓋全國約330個城市及約16,500個景點。美團為消費者提供購買全國景點及短途旅行套票的便利、安全又便宜的途徑。於2017年,美團售出約9,700萬張國內景點門票。
從數字上來看,美團的酒旅業務已經擁有了對抗攜程的充足底氣,它還開始向攜程的核心業務高星酒店進攻。
不僅是酒旅行業。去年2月起美團點評在南京低調試運營網約車業務,隨後又收購摩拜單車。
不過,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此前的全球發售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公司不會加大對網約車的投入,未來的投入還是要和“Food”相關,因為這方面加大資源投入會有更好業務產出比和更好的戰略協同。
至於共享單車業務,王慧文稱該業務與整個平台有較大協同空間,因為共享單車是很好的大眾剛需高頻服務。
[irp posts=”37017″ name=”「美團」招股書顯示,買下共享單車「摩拜」是個財務大坑:「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目」”]
對標亞馬遜,卻不止於此
在給行業帶來創新動力的同時,美團同時不可避免的捲入到多個維度的戰爭。
這與王興和美團的終極目標不無關係。
一位接近美團高層的人士曾對《深網》透露過王興的思考:王興一直以來的戰略思想和目標就是要做一個生活服務的超級平台,而包括打車在內的新業務在他看來是與這樣的戰略目標吻合的。
如此既能通過不斷推出新業務來為超級平台獲取更多新流量,同時又為超級平台所聚集的龐大用戶和流量尋找更多變現渠道,從而不斷提升美團的價值和估值。
王興在很多場合都提到過亞馬遜,外界也經常將其與這家科技巨頭做比較。但美團並不甘心於止步於中國版“亞馬遜”。
在接受矽谷科技新聞媒體The Information的採訪時,王興這樣表示,“用戶可以在亞馬遜或淘寶上買到非常多東西,但這兩者都只是用於購買實物的電商平台(e-commerce platforms for physical goods),而美團則是能夠購買服務的電商平台(an e-commerce platform for services)。”他補充說,“哪種電商平台能夠擁有上百萬甚至數十億的交易呢?”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有3.2億用戶在美團上進行過至少一次消費。美團方面表示,大約90%的用戶流量都是來自於自己的APP,這同時大大降低了用戶嘗試新服務的成本。
美團並不為此感到滿足,它還有更大的野心。王興相信,美團未來將會服務於中國6.5億中產階級人群,而智能手機在這群人中幾乎全部普及。
在美團所有業務中,高頻的外賣業務是核心中的核心,美團“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截至2018年前四個月,餐飲外賣多項數據表現亮眼:收入達96.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7.78%,實現翻番增長;毛利為9.03億,同比增長超一倍,增幅達112.47% ;交易筆數為16.9億筆,同比增長95.16%;交易金額為751億元,同比增長112.15%。
今年5月,美團外賣宣布日完成訂單量超過2000萬單,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到達如此規模的外賣平台。回看過去的數據,美團外賣從創立起歷經3年多時間達到1000萬的日訂單,而突破2000萬日訂單則用了短短一年時間。
美團的野心與開放
如果不具備野心,一家企業很難在廝殺猛烈且更迭迅速的互聯網時代生存下來。過去幾年來的多次大合併事件驗證著這條定律。
這種野心體現在後來公司不休止的業務擴張上。這家公司以極強的侵略性在酒旅、電影、新零售、打車等多個領域層層堆疊,雖然四面樹敵,但只要能夠延續下去就是勝利。
以外賣為例,在外賣數據瘋狂增長的同時,美團在外賣市場中面臨的競爭對手不斷升級。
從美團外賣成立至今,外賣市場已經進化出一個以新零售為核心的全新格局。
如果說此前是美團與餓了麼的一對一決戰,那麼在阿里重組餓了麼與口碑後,美團需要面對的則阿里圍繞新零售各個業務條線的協同作戰,並且美團已經正在駛向與餓了麼截然不同的方向——圍繞生活本地服務不斷輻射業務做多元化的覆蓋。
據艾瑞報告,2017年美團是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服務提供商,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又增至59.1% 。
如果說“野心”只是外界賦予的標籤,那麼“開放”則是王興對自身的真實評價。
他曾經談到,“通過非產品競爭力和服務競爭力一家獨大可能是短期的,可能會導致團隊懈怠,導致消費者、合作夥伴會不滿意,最後並不會發展得更好。
最強的競爭力是你不斷兢兢業業的把自己的服務搞好,自然而然消費者會選擇你,規模越來越大就會成為行業老大,並不代表你不惜一切手段消滅老二的空間。”
王興曾為自己定下一個宏偉目標。在三年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中,他提到美團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家超過10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三年後的今天,在眾人的簇擁下,王興在港交所向世人證明,他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irp posts=”32402″ name=”仿facebook的【人人網】是中國一代人的青春,回去看最後一個狀態,那是你青春的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