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橫行、IP羸弱,在中國市場複製「迪士尼模式」有機會嗎?

本文來源:騰訊深網(微信id:qqshenwang)(騰訊旗下深度報導專欄)

作者:李儒超

編輯:康曉

衍生品產業的商業價值早已被反覆論證。

以迪士尼為例,其2/3的收入,均是通過非票房收益,即衍生品、娛樂業務獲取。在好萊塢,電影票房收入同樣只佔有三成左右,其餘部分均來自於衍生品等產業。

在日本,早在一年前,其動漫產業規模就達到了2萬億日元,其中,動畫周邊的銷售額就接近6000億日元。

但在中國,這塊高含金量的市場,卻近乎荒蕪。

全球特許授權商品聯合會報告顯示,2016年IP衍生品產業銷售總額達1183億美元。而據國內相關報告,國內動漫IP衍生品市場規模卻僅為450億人民幣,尚不足90億美元。

電影領域,淘票票總裁李捷告訴騰訊《深網》,票房收入很有可能占到了一部國產電影總收入的95%。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非票房收入極有可能僅佔總電影市場收入的一到兩成;在其他泛娛樂細分領域,諸如電視、網劇、遊戲等,衍生品等內容後市場同樣沒有走向大規模產業化。

衍生品等內容後市場缺位的直接後果,是中國的泛娛樂產業公司不得不過於倚靠內容帶來的直接收益—–由於沒有內容後市場帶來的長尾效應,一旦內容熱度衰減,其經濟效益便呈斷崖式下滑。

這也是在中國市場,必須“看天吃飯”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此前憑藉《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現象級大片迅速躋身一線公司的北京文化,在過去一年中,其股價也難逃“過山車”的命運。

“電影是周期性的,單獨依靠電影收入很難變成一個持續穩定的模式”,李捷表示。系統性風險過大,可以說是大量影視類公司的心病。

然而,即便能一定程度上意識到衍生品市場的重要性,糟糕的市場現狀,依舊讓眾多入局者大為頭疼。

一方面,諸多流行IP並未在國內打通產業鏈,很多甚至沒有任何授權方,只能放任淘寶盜版橫行。

另一方面,自產IP上的羸弱,致使衍生品等內容後市場從源頭上缺乏原生動力。

在貓眼副總裁張博看來,現在國內團隊都處於考慮做一個什麼樣的產品和內容、票房先起來的階段。從一開始就缺乏做整個鏈條的意識,致使很多泛娛樂作品即便走紅,也在衍生品市場因缺乏考慮和佈局,難以破局。

不過,隨著騰訊、阿里、網易、B站等大量公司的積極入局,衍生品市場正迎來一輪新的變局。接下來,剛剛起步的中國衍生品市場將走向何處?

山寨橫行,產業碎片化

獲得IP授權是發展衍生品市場的第一步,但在中國,獲取IP授權本身就很成問題。

目前具有較高商業價值的IP,在中國能正常授權的並不多,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國內企業。其中,以產出過喜羊羊、超級飛俠等K12 IP的奧飛娛樂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奧飛娛樂授權事業部總經理羅曉星看來,如果將IP衍生品市場簡單分為兒童市場和成人市場,兒童市場確實已經經歷了萌芽和發展階段,走向下一個時期。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內K12市場相對成人市場較為單純,加上相關企業數年來的摸索,已經在IP及後市場掌握了一定經驗。

但成人市場卻不容樂觀。

首先是代理商的缺位。在成人市場,海外IP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量海外廠商長期以來並未在國內尋求到合適的代理商。知情人士告訴騰訊《深網》,雖然此前華納、華誼、光線、中影等眾多影業影視公司都有衍生品部門,但這類合作往往僅限於電影熱播時對衍生品的線下售賣。

而衍生品產業與主流商品一樣,同樣需要一整套設計、研發、生產、售賣、營銷流程。然而在國內,投入高,限制多,再加上缺乏正版廠商的索賠以至於盜版成本極低,長期以來願意耕耘衍生品領域全鏈條的公司屈指可數。

但衍生品本身擁有著龐大需求,缺乏正版的供給,淘寶等渠道售賣的山寨品便長期充當了紓解需求的角色。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騰訊《深網》,這些沒有正版授權的山寨小作坊定價便宜,卻往往有著高達50%以上的利潤率,正版廠商難以比擬。

只是,由於遊走在灰色地帶,商家的後期發展極為受限。賺慣了快錢的商家並沒有足夠意願去走向更上游,這使得整個衍生品市場長期以來都處於碎片化狀態。

巨頭公司的入局,便顯得迫在眉睫。

熱錢進入,巨頭入局

2018是一個重要轉折。

早在今年1月,掛帥阿里影業CEO不久的樊路遠將授權寶與阿里魚整合,整合後的阿里魚將著力發展IP衍生品市場。今年5月,借助從日本公司HIT-POINT引進的“旅行青蛙”,阿里魚正式推動該IP的全產業變現,多款衍生品在淘寶開始進行售賣。

不僅如此,在今年7月,阿里魚再次宣布,與東京電視台、特納、中影、華誼兄弟等機構合作,將在天貓售賣《火影忍者》、《銀魂》、《飛天小女警》等多部動漫的周邊產品。

而騰訊甚至在今年5月推出了衍生品售賣平台“鵝漫U品”,售賣包括《拳皇》、《海賊王》、漫威系列等多達200多個IP的衍生品,內容涵蓋影視、動漫、遊戲等多個領域。此前在衍生品市場有所佈局的貓眼、奧飛,也被騰訊拉入陣營,共同組成聯盟,突入衍生品市場。

此外,今年6月,網易也宣布推出衍生品品牌“網易聚玩”,宣布與迪士尼、初音未來、新世紀福音戰士、大英博物館等知名IP達成合作,正式佈局泛娛樂衍生品領域。

一時間,眾多互聯網公司的進入,使得衍生品市場熱鬧非常。大量海外熱門IP隨之入華,使得行業人士頗為振奮。

不過,巨頭的進入固然是好事,但單純寄望於重金買來海外IP代理權就能解決問題,並不現實。

“IP授權、商業化戰略跟IP所有者戰略是一脈相承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騰訊《深網》,如果迪士尼將自己的IP商業化授權下放給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思考IP商業化可能就會跟母公司戰略存在割裂,最終,這種IP還是極有可能會被收回。

這一狀況使得真正意義上的“IP被授權方”要比想像中要少的多。不少入局者的角色僅僅只是代工或者是售賣—–沒有話語權,利潤率極為低下,整個產業的利潤大頭仍然被牢牢把控在IP所有者手中。

但即便如此,幾乎所有平台仍然無法避開這一角色。成熟IP的帶客效應,對於任何一家處於發展初期的廠商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絕非長久之計。

每一個入局者都明白,如果要建設自己的IP衍生品產業,首先,IP的主動權要在自己手上。無論是迪斯尼還是好萊塢,還是日本的動漫產業,以自有IP建設的衍生品產業鏈才具有真正的戰略意義。

不是所有作品都適合做衍生品

對於近年來優秀作品頻出的中國市場,擁有自己的IP看似應該不是大問題。

但奇怪的是,以較有代表性的電影市場為例,國產高票房電影,並未如預想中在衍生品市場掀起波瀾。

張博告訴騰訊《深網》,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電影比較多的還是以生活類的為主,比較難IP化。即便有好內容,因為無法形成“IP”,也就無法帶動出相應的內容後市場收益。

IP的誕生遠比想像中要困難。不斷地進行迭代、更新、傳承,才有機會培育出一個IP,而中國電影普遍還停留在製造單品爆款的階段,這使得名副其實的優質國產電影IP幾乎為零。

好萊塢等海外市場則不同。無論是星球大戰,還是漫威、DC等系列作品,由於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傳承,其IP特質越發明顯。

這不僅僅是操槃經驗上的差距。

“他們有可能是從後市場來倒推前面的內容應該是什麼樣子”,張博推測,比如,蜘蛛俠一定是叫蜘蛛俠,未來才有可能成為蜘蛛俠的IP,如果只說是正義聯盟,蜘蛛俠的形象就不會那麼深刻。

缺乏意識、缺乏全局性眼光,使得很多國產電影即便火了,也很難在衍生品等內容後市場上帶來長久的熱度。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騰訊《深網》,對於國產電影,衍生品的售賣情況不是很樂觀,“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蹭電影熱度的小周邊還是主流,比如《戰狼2》火了,就賣個挂墜,熱度過去也就沒人買了,這種嚴格意義上不叫IP衍生品,因為電影本身不是IP”。

顯然,沒有IP的衍生品,並不會為作品本身的商業價值帶來長久的加成。

這種困局其實和很多電影本身的題材相關。在張博看來,在近年來的高票房電影中,最有可能IP化的可能是《捉妖記》,“如果電影就叫《胡巴》,再加上整個團隊對胡巴形象的打造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結果可能會好得多”。

但無論如何,截至目前,國產電影IP在衍生品領域尚無一項標杆性案例。看似正走向光明的衍生品市場,依難掩無米下炊的尷尬。

何時迎來轉機?

建立中國真正意義上的IP衍生品產業鏈,需要包括更上游內容產出方在內各方的努力。這依舊需要一些時間,但並非遙不可及。

在電影市場,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內地票房440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大漲48.7%,與北美票房110億美元僅有30%的差距;2018則極有可能超過600億,距離北美票房將會更近一步。

票房的一步步攀升,也意味著距離中國電影票房天花板越來越近,從今年開始,越來越多巨頭公司的湧入,表明內容後市場的議題已經被放到桌面上。

這極有可能倒逼更多內容生產方開始著重對IP的塑造。一些電影行業人士認為,在接下來一到兩年內,或許能看到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不僅如此,電影領域之外,更多場景下的衍生品市場早已行在路上。

尤其是在動畫、漫畫、遊戲等更容易產出IP形象的二次元領域,整個市場已經處於穩步佈局的階段。從上游的IP,到整個產業鏈,包括生產、製造、售賣,以及對普通用戶群體的購買意識塑造上,佈局日趨完善。

諸如在二次元產業上游,以騰訊動漫為代表的廠商近年來推出了《狐妖小紅娘》等多部高質量國產動畫,成功填補了國內二次元成熟IP的空白;再加上鵝漫U品售賣平台的推出,成功打通了衍生品產業的全鏈條。

在二次元文化上頗具代表性的B站,同樣也在該領域暗自佈局。早在去年,B站就曾投資動漫周邊模型玩具網站AC模玩網,後者在接受投資後,甚至到日本當地組建團隊進軍手辦產業。在此之後,B站又以近5000萬元投資了IP衍生品綜合服務商艾漫動漫。

與此同時,用戶群體對於衍生品這一品類的認知也將不斷進步。

羅曉星告訴騰訊《深網》,目前衍生品還處於“粉絲收藏衍生品”的發展階段,將二次元IP深度與自己生活結合的行為還處於萌芽階段,但從小伴隨互聯網及動漫成長起來的“00後”逐步加入成年消費大軍後,二次元衍生商業將迎來大發展,“當前這個時間點切入市場的企業,也將是未來三五年第一批獲得二次元衍生品紅利的企業”。

而在騰訊遊戲品牌負責人楊凱看來,隨著二次元的破壁,越來越多本身不是二次元、對手辦這些周邊不是非常感冒的消費者或者是用戶們,也開始關注這個領域, “比如《王者榮耀》,它的玩家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遊戲核心玩家或者是二次元玩家”。

越來越廣泛的群眾基礎,也將為整個衍生品市場在動漫、遊戲等細分領域的後續發展打下基礎。

閱讀原文

成龍進駐中國農村短視頻龍頭【快手】,也成為了一名「老鐵」;半個月粉絲五千萬

xxx

中國財經博主老蠻:恆大的死法到底會是哪一種?

xxx

汽車廠商想請吳亦凡代言,展現品牌精神:「重新做人的機會」;營銷團隊被全員開除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重磅!美國證監會暫停受理中國企業赴美IPO

xxx

半年暴增370個新品牌,「檸檬茶」正在中國走紅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