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智聯招聘(微信id:clubhr)
如果說互聯網圈戰鬥力最強的鬥士,非360董事長周鴻禕莫屬,人稱“紅衣大砲”,懟天懟地懟空氣。
前陣子,周鴻禕把自己的砲口對準了公司裡的“小白兔”,並責令部門領導和HR定期清理。周鴻禕關於清理小白兔的這段論述也堪稱經典:
能力強的員工對公司內愚蠢行為容忍度不高,離職可能性高;而能力差的人留下不走,最後卻成了高管,公司就會發生死海效應。
01
大佬齊轟小白兔
比壞員工的危害還大
所謂小白兔類型的員工,指的是沒工作業績也沒進取動力類型的人,他們不輕易離職,但企業的價值卻極其有限。
對於這類員工,各類公司大佬的意見出奇的一致:開除。
馬雲把公司的員工分為三種,而小白兔類型是遲早會被淘汰的:
野狗:這種人雖然能力很強,但是態度很差,嚴重影響公司的團結,必須清除;獵犬:這種人不僅能力很強,而且態度認真,待人誠懇,團隊意識強,正是我們珍惜的人才;
小白兔:這種人態度很好,待人熱情,團隊意識也不錯,但是能力很差,做不出業績,也是遲早要被淘汰的。
巨人集團史玉柱也曾跟馬雲有過討論:關於壞人和小白兔,誰被公司的危害更大?得出的結論是:小白兔比壞人還可怕,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企業稍有惻隱之心就留下了。一隻小白兔尚可應付,如果公司成為“兔子窩”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02
比小白兔更可怕的
是兔子窩的企業文化
其實小白兔在任何公司都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類似蛻變成“老油條”的老員工。這種員工稍微大點的公司都可能存在,他們朝九晚五,每天打卡,從不缺勤,但每天的狀態都一樣,歲月靜好,寵辱不驚,出工不出活。
智哥曾造訪過一家大型製造業,除掉一線工人外,辦公室人員配比里,領導的人數甚至超過了員工,普通員工乘個電梯都能遇到N個“總”。而這些領導大多是靠著在企業的資歷上去的,雖然沒幹活,但官癮特別大。
這些領導層,其實就是小白兔。他們霸占著崗位、資源和機會,而且對於不是“兔子”群的實干人才,想方設法去刁難。
這時候的“小白兔”已經主導了企業的文化了,營造出了一種“不做不錯,誰做誰死”的工作氛圍。
企業這樣發展的結果,恐怕也只能如史玉柱所說: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03
員工成為小白兔
企業管理者也有責任
在大佬們齊齊要開除小白兔的時候,管理者也應該反思一些問題:
1、如果員工本身就不優秀,為什麼會被招進公司?
2、如果員工入職的時候優秀,那後來為什麼成為小白兔?
尤其是第2點,企業沉澱下來的人,為什麼只有小白兔;為什麼留下的人,出工不出活?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逸”,企業的小白兔,大多都是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環境塑造的結果,原本有能力的員工,在一天又一天不溫不火的企業工作氛圍下,逐漸變成了不出業績的白兔。
簡單粗暴的開除這些小白兔當然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但只是治標不治本,開除了一名小白兔,仍然會有接二連三的小白兔。
企業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能夠激活這些員工,讓員工自發產生實現公司目標的驅動力,而不是日復一日不痛不癢地工作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小白兔員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