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大陸網民「以圖代言」文化代表作
本文來源:微博
作者:闌夕(逐鹿網創始人、互聯網評論家)
「BAT」這一代企業家裏,馬雲年紀最大,所以按照順序最早退下來,也不那麽讓人感到意外。
張勇作為接班人經過了三年的考察期,在這期間阿里的市值從2000億美元翻番漲到4000億美元,這份卷子就算不是滿分,換作是其他人恐怕未必也能輕易做到。
阿里這家公司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它有中國草莽江湖氣息的一面,無論是曾經鍛造出來的中供鐵軍,還是為了把持權力而設計的合伙人制度,都相當具有獨特性和爭議性;
但是現代資本制度又從一開始就為它規範了合乎常理的框架,所以倒又沒有沾染中國傳統家族企業的弊端,班子換屆基本沒出岔子,該退就退,實屬不易。
比馬雲還年長十歲的王健林、任正非都還需要在一線操勞,說得好聽是老當益壯,若是不那麽客氣,脫口而出的就是後繼無人四個大字。
當然,最慘的還是柳傳志他老人家,當年兵行險招吃掉IBM的PC業務,留了一份厚禮給楊元慶接班,沒想到一手好牌被悉數打廢,沒過幾年又要停掉享清福的日子重新出山扶正公司,裏裏外外盡是尷尬。
總的來說,其實科技公司就年限而言,大多都沒有到需要認真討論接班話題的地步,但是資本市場對於增長的無止境追求,倒逼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擁有長足的專注力和成功性,這並非是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的做到的;
急流勇退不失為體面的做法,像是微軟和Google,已經是第三代CEO在任了——還都是印度裔——Facebook和特斯拉每次出事,董事會裏也都會發出更換CEO的聲音。
是的,創始人文化的確重要,但是這個世上,終究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的。
原作者闌夕也算是個大V了,好端端的點評,估計是發得晚了,網民早看膩了分析,開始歪樓:
司機梗源自以下:
以下這張豬的圖片,近日爆紅,在股市等多個情境中被運用,也被人用到了馬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