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浪科技
北京時間9月8日早間消息
據紐約時報報導,馬雲表示,計劃下週一(9月10日)辭去阿里巴巴董事長職務,投身教育慈善事業,但仍將在阿里巴巴董事會擔職,並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
馬雲曾是英語教師,於1999年創辦了阿里巴巴,並將其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商和數字支付公司,改變了中國人購物和支付的方式。這也使得他的淨資產超過400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
馬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的退休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他表示,將把更多時間和財富花在教育事業上。他說:“我喜歡教育。”
馬雲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的董事會成員,並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層。馬雲將於週一迎來54歲生日,而周一也是中國的教師節。
馬雲的退休,使其成為中國傑出互聯網企業家中首批從公司退出的人。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京東近幾年快速發展,在規模、業務範圍和目標願景方面,都接近於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巨頭。
對中國企業家來說,50多歲就退出並不常見,他們往往在公司高層任職多年時間。
馬雲的離開,可能會給中國互聯網行業帶來衝擊。
上週末,京東創始人、億萬富翁劉強東在明尼蘇達州出差時因強姦指控而被捕,震動了中國互聯網圈子。
對阿里巴巴來說,馬雲的退休完成了向其他高管的權力交接。2013年,馬雲辭去阿里巴巴CEO一職,而公司現任CEO張勇是馬雲的接替者之一。不過,馬雲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形象代言人,以及長期戰略的設計師。證券文件顯示,馬雲持有阿里巴巴的6.4%股份。
馬雲是天生的推銷員,也是魅力超凡的領袖。1999年,他和另外17人,包括一些他的學生,在浙江杭州的公寓里共同創立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最初是個面向企業銷售產品的在線市場,但直到2003年推出淘寶之後才開始快速發展。後來,阿里巴巴推出了在線支付服務支付寶,以促進交易。在中國,擁有信用卡的人不多。支付寶隨後發展成為螞蟻金服,而馬雲也控制著這家子公司。
目前,阿里巴巴經濟體包括電子商務、在線銀行、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等業務,甚至還有一款類似Slack的企業信息服務。該公司擁有中國最重要的一些媒體資產,包括類似Twitter的社交媒體微博,以及香港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在中國最大的企業中,阿里巴巴被視為管理人才隊伍儲備最深厚的公司之一。許多聯合創始人仍然在公司任職,而後來加入公司的專業人才目前正在負責公司的管理。
上月,阿里巴巴報告稱,季度營收增長了50%,但利潤出現滑坡。阿里巴巴的年營收約為2500億元人民幣,約合400億美元。
儘管阿里巴巴已經在中國市場獲得主導地位,但在國際擴張方面正面臨更困難的環境。阿里巴巴正在擴大海外業務,投資了印度和東南亞的電商和在線金融公司,然而阿里巴巴進軍美國市場的努力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馬雲在2017年初拜訪了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並承諾將為美國帶來100萬個就業崗位。然而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美國政府今年拒絕了螞蟻金服收購轉賬公司速匯金的交易。
隨著阿里巴巴的蓬勃發展,馬雲多次談到,他不想在公司裡度過一生。他表示,未來某天他會退休,然後回去教書。
2014年,他創立了馬雲基金會,致力於發展中國農村的教育。馬雲的微博帳號是“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在阿里巴巴內部,他也被稱作“馬老師”。
在本週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馬雲暗示,他正在考慮更多地關注慈善事業,並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為例進行了解釋。
馬雲說,他永遠不可能像蓋茨那樣富有,但他可以比蓋茨更早退休。2014年,58歲的蓋茨辭去了微軟董事長一職。
另據美國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 馬雲已準備好辭去阿里巴巴董事長職務,將把更多的時間和財富用於慈善事業,創立一家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對此,媒體向阿里公關部人士求證,對方否認這一消息並稱,如果真有該計劃,肯定會正式對外界宣布。
阿里巴巴回應稱,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里巴巴集團,馬雲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著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以下是中國科技媒體《虎嗅網》的文章,認為「馬雲退位」,早就有跡可循。
來源:虎嗅網
作者:周超臣
馬雲,要退了。
《紐約時報》9月7日報導稱,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計劃週一(9月10日)從這家中國電商巨頭辭職,投身教育慈善事業,但他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董事會成員,並繼續指導公司管理層。
這一天,出生於1964年9月10日的馬雲將迎來自己的54歲生日,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對於一心想把接下來的時間投身於教育事業的馬雲而言,這一天承上啟下。
昨日(9月7日),馬雲接受彭博社採訪的短視頻在中國的社交平台上廣為傳播,他對彭博社說,他懷念當教師時候的感覺,他自信做這些事情會比做阿里巴巴CEO做得更好。
“那會是什麼時候?”在回答彭博社記者時,馬雲仰著頭想了1秒鐘後說:“你很快就會知道。”
但阿里巴巴今天對外否認馬雲會退休:“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過去幾天——嚴格來說從9月5日開始,馬雲似乎都在為他宣布退休做鋪墊,他在XIN公益大會的閉幕式演講中雖然依然激情澎湃,但言辭間已經暗示了些許蛛絲馬跡。
“我心裡永遠覺得我是商業的外行者,我其實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我自己覺得我能夠得心應手。”馬雲說。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我可以胡說八道,說了反正也沒人聽,沒有人信,現在你講話,別人有點信了,那就壓力很大。”
馬雲認為他處在一個微妙的處境,這種處境會讓他感到緊張,“我其實每次參加任何活動,去講話的時候,現在會莫名其妙至少緊張三天,跟以前真不一樣。因為覺得身上有擔子,有責任。”
作為中國最高調的企業家,這位阿里巴巴代言人無論走到哪兒都會成為鎂光燈追逐的對象,他的言辭往往被稱為“雞湯”,輿論往往既對他的妙語連珠心馳神往,又對其高調的言辭冷嘲熱諷,其中不乏惡意。
馬雲選擇退休時機微妙,一方面,此時中美貿易戰正酣。特朗普奉行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中國的企業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衝擊,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被拒之門外,美國今年拒絕了螞蟻金服收購美國貨幣轉賬公司速匯金(MoneyGram)的申請。
“我們不能有戰爭,如果一定要有戰爭,那應該是面向貧窮的戰爭、面向疾病的戰爭、面向環境破壞的戰爭。我們應該一起去面對。
我們應該找到共性,攜手合作,那就能建立起信任。要去抱怨很容易,去指手畫腳也很容易。但我們需要有人站出來說,這是問題,我們一起去解決,就能轉變成我們所有人的機遇。我希望這是我能去做的事情。”
馬雲告訴彭博社,他認為他從事的教育工作可以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粘合劑,“有一樣東西我們是共同的: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有愛、尊重和信任的心靈。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共同語言。”
另一方面,《紐約時報》分析認為,馬雲辭職正值中國政府越來越多地在企業中扮演更多的角色,中國的商業環境惡化之際。
馬雲有一句名言:“和政府戀愛,但不要結婚。”
但這種情況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過去幾天的中非論壇上,馬雲被認為是中國最活躍的企業家。
有報導稱,馬雲在杭州阿里巴巴總部5天接待了5位非洲國家的總統,再往前,新上任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訪問中國的第一站也是選擇了阿里巴巴總部。
因此網上有一些言論把馬雲往政治上牽連,這會為這位行事張揚的企業家帶來風險。
在中國,企業家談論政治很危險。
馬雲說話也在變得謹慎,4月23日的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是一個轉折點。
從這一天開始,馬雲宣布他在任何公開場合的演講都會照著稿子念,“我今年不敢多做演講了,但是有些地方不得不去,我決定從今年開始盡量照著稿子念。”
在同一場合,他高調讚揚了中國政府對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和保護,“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麼壯大的企業家群體,中國的企業家也從來沒有像今天受到如此的重視。”
“我想現在肯定是中國歷史上企業家數量最多、企業家地位最高、企業家經營環境最好的時代。”馬雲延續了他過往對政府的高度謳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呼喚讓我們心潮澎湃。”
再往前追溯,馬雲在2017年11月底拍的一部電影短片《功守道》上映,被外界普遍解讀為馬雲想藉此向上級表達他無意仕途。這都被外界解讀為馬雲給自己塗抹的保護色。
隨後12月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的烏鎮飯局滋生的一些言論讓馬雲惱火,當時那張風光一時的照片裡坐著很多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以馬化騰為首。這件事讓馬雲罕見地主動接受媒體採訪。
輿論猛於虎。
9月5日,馬雲說:“我每次去講,講對了是應該,講錯了,或者沒有講仔細,或者我自己沒有搞清楚的會成為標題,然後麻煩就大了。當然,我也不怕麻煩。”
同一天,彭博社記者問馬雲會不會像比爾·蓋茨一樣把大部分財產都捐出去,馬雲說:“我的財富可能永遠都不會超過比爾·蓋茨,但有一件事我可以做得比他好,我會比他退休早,我會在教育裡有所作為,我可以做得很獨特、與眾不同,用我腦子裡的一些東西。”
曾經做過英語老師的馬雲對教育有一種偏執的熱愛——這或許跟他出生在教師節這一天有關。
2013年辭去阿里巴巴CEO之後,在2014年成立可馬雲公益基金會,努力投身於鄉村教育。
他每年在中國農曆臘八節選擇在海南三亞舉辦鄉村教師頒獎典禮,據悉今年還將把鄉村校長頒獎合併進來,為那些在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差的地方依然堅守的鄉村教師們提供精神和資金支持。
馬雲在9月5日分享了很多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我其實是蠻擔心今天中國很多人口袋裡有錢,腦袋裡啥都沒有。你腦袋裡有的東西,有知識,你身上學到的東西是誰都剝奪不了。錢,會破產,會被人騙,會瞎投資沒了。但是這些孩子腦袋裡的知識,他學到的東西是沒有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剝奪過去的,他們終身受益。
中國以前的教育,我認為很好,但現在出現大量資源放到大學、研究院和博士,我認為這是不靠譜的。我認為應該把教學資源放在幼兒園,放在小學,放到初中,放到高中。等到你放到大學、研究生已經太晚了,木頭已經成型了,很難搞。
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於大城市,精英階層,而在於底端做得多好,農村教育做得多好,農村教育文明發展得多好,貧困地區所受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這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重要標準。
中國的體育運動講的是集體主義精神,真正的體育運動講的是團隊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是把所有個性都消滅掉,而團隊是一定要有個性的。
不會團隊合作,中國怎麼和世界團隊合作。我們的孩子不會團隊合作,他們怎麼可能受人歡迎。你如果不懂得跟人合作,沒有大愛,沒有責任,沒有擔當,不敢出來說NO,這種人是不會受人歡迎的。
我自己覺得音樂、體育、美術就是要從小開始教起,從托兒所、幼兒園開始教起。這些文化是種子,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個人有魅力。
可以預見的是,馬雲接下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可能很大一部分在音樂、體育、美術這些專注挖掘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科上,而非數理化這些文化課上。
《紐約時報》評論道:“馬雲的退休使他成為中國傑出的互聯網企業家中第一批辭職的人之一,對中國的大亨來說,50多歲就退休是罕見的,他們通常會在公司高層任職多年。”
但馬雲不走尋常路已經很多年,他日前公開說“馬雲是馬雲,我是我”——
我不是那個人,那個人是你們想像中的人。他第一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好,也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壞,你們已經把他想像成那個樣子,反正我是不願意當那個人。
馬雲說:“我是個處女座,追求完美,追求改變。”這一次,他的改變是用書卷氣洗掉自己身上商人的氣息。
如果馬雲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誰將成為他的繼任者?或許會是蔡崇信,這位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在9月5日沿著馬雲的軌跡以自己的名義成立了“蔡崇信公益基金會”。
一切都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