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我想逗樂這個悶悶的世界(微信id:amusethisworld)、丁香園(中國知名醫療媒體)
作者:情歌(本名王擎)
大三上外科課的時候,外科老師在肛腸疾病那一節的時候,講到:“痔瘡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有句俗話講\’十男九痔\’,就是這個意思”。
整個年級僅有的19個女生頓時笑場,男生臉上有點掛不住。
老師又說道“你們別笑,還有一句俗話叫“十女十痔”。
剩下的212個男生爆發出了殺豬般的笑聲。
沒想到,當時坐在下面爆笑的我,在美國訪學期間,竟然通過痔瘡,對傳說中的美國醫療體係有了切身的了解。
星期五的下午3點,實驗室的老外們早就走光度週末去了,老闆還在辦公室盯著,我只能坐在電腦前,腦子裡盤算著勞動節去哪玩。
這時我覺得菊花傳來一陣陣燒灼痛,沒錯,就是燒灼痛,彷彿有人拿打火機在點我的菊花。
作為臨床經驗豐富的心臟外科醫生,我一下就判斷出我得了痔瘡。
於是我去了老闆辦公室,說:“教授,我有點不舒服,想先回去休息休息。”
老闆頭也沒抬,“怎麼不舒服了?”
“呃,隱疾。”
老闆突然把頭抬起來,眼神充滿了興趣,玩味地看著我,問“什麼隱疾啊?”
MMP,老子都說隱疾了,你他麼還問我什麼毛病,有沒有一點情商。
“呃,痔瘡,坐立不安的,我得趕緊回去用點藥。”
“OK,take care…”老闆笑嘻嘻地說。
一路忍著疼痛,終於回到了家裡,作為一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心臟外科醫生,我馬上給自己進行了相關治療,處方如下
Rx:
- 溫水坐浴,每次15min,每日多次;
- 馬應龍軟膏,外用,1日3次;
- 長征醫院自製神藥痔裂E栓,納肛,1日3次;
- 疼痛劇烈時,口服散利痛(複方對乙酰氨基酚)2片/次,口服,3次/日;
- 地奧司明片,4片/次,口服,2次/日;
- 通便藥,MiraLAX,2勺/次,沖服,2次/日(房東苑老師贈送,感謝苑老師對我的照顧)。
呵呵,小痔瘡,沒想到吧,我早有準備,從國內帶過來這麼多神藥。
▲5大神藥,消滅痔瘡
2天以後,我只想對痔瘡說:
“對不起,爸爸,我錯了,你能不能別折磨我了。”
這兩天,疼得我兩夜沒睡著覺,一晚上坐浴5次,弄濕了5條內褲,在床上換了n種姿勢也無法入睡。
▲我在床上嘗試的不同入睡體位(不完全統計)
白天醒來,連玩遊戲、看片都沒興趣。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心臟外科醫生,我必須了解我的疾病,於是我羞恥地拿起了手機,打開了前置攝像頭,對準了菊花,看到的場景讓我驚呆了。
別別,別舉報,別舉報,這不是我的。
我上傳原圖
▲痔瘡果——蓮霧
沒錯,跟這個一模一樣,甚至更大。我觸診了一下,啊啊啊啊啊啊,好痛。
怎麼辦,怎麼辦,我要痛死了啊,我是不是要去看醫生啊。不過之前看的文章說美國看病會破產的啊,看著銀行卡里150刀的餘額,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到了周一,我實在忍不住了,這感覺就像有人往我菊花那裡抹了一把老乾媽,還是最辣的那種。
而且蓮霧的體積又增大了一倍,所有治療措施都無效了。
於是,在苑老師的幫助下,在室友宋教授的陪同下,我體驗了一次在美國看病的經歷,也親身體會了美國的醫療制度,下面我把我這次的看病經歷簡單給大家敘述一下,與中國相比,孰優孰劣,大家自行判斷。
我所在的愛荷華大學醫學院是全美排名前20的醫學院,其附屬醫院也是實力強大,在國內的話相當於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水平。
週一早上,我按照苑老師的指示,撥通了family medicine(類似於國內的家庭醫生)的預約電話,我告訴她我得了痔瘡,疼痛難忍,需要預約一個urgent care(要求立即看醫生)。
由於是第一次預約,需要註冊保險的信息(國際交流人員需要強制購買醫療保險,我買的是基本款$190/mon)。在等了大概十五分鐘以後,那邊告訴我預約都滿了,最快也要一周以後才能看到醫生(到時候菊花菜都涼了好麼),或者我可以去emergency medicine(急診)。
看了那麼多介紹美國醫療制度的文章,總覺得ER又貴又沒用,於是我換了一個醫院的分院預約,幸運地預約到了一個早上9點45的空位。
我和室友宋教授(說是關心陪同我,其實是看熱鬧)驅車趕到了Iowa Riverside Landing,其實不算是醫院,感覺像是門診部。進去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
這他麼是醫院麼?不是賓館吧?
▲1)醫院入口;2)Check-in,類似於掛號,但不一樣,因為必須有預約;3)醫院前廳;4)候診走廊
剛進去需要check-in,前台小姐姐給我一個ipad,讓我在走廊等候,並完善相關信息。
▲用於病人自己填寫的Pad,主要是一些系統回顧的信息,家族史等等
之後專門的medical assistant(醫療助理)把我領到了診室,測量了我的生命體徵,美國的診室非常高級,設備一應俱全,我坐在檢查床上,那個助理用遙控器抬高了病床,我的體重就出來了,還有全自動血壓計,體溫計等等。
▲Iowa Riverside Landing 診室
等了大概半個小時,終於進來了一個醫生,名字記不住,就叫胖大叔醫生吧,他大概花了半個小時時間問我的基本信息和過去史,其中有一個問題我印象深刻。
“Are you sexually active?” He asked.
(你有活躍的性生活麼?)
“What?”
“ARE … YOU…. ACTIVE …. IN…..SEX”. He said again slowly.
“What do you mean by sexually active, like in a month or a year?”
(並不知道什麼算性生活活躍)
“If you had sex in half a year, that means active” He complemented.
(半年有性生活就算活躍)
“OK, yes.”我看了看坐在角落陪同的宋教授,臉紅了一下,回答道。
“Alright,so what means do you use to prevent pregnancy”.
(你平時怎麼避孕)
摔!我來看個痔瘡還問我怎麼避孕。坐在角落的宋教授默默地走出了診室。
“Condom”.我強大的詞彙量發揮了作用。
他問了半個小時的既往史之後,問了5分鐘的痔瘡史,看了一眼我的蓮霧,進行了一遍直腸指診(把手伸進肛門轉一圈,判斷有無內痔),然後告訴我,他看不了這個病,因為他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脫垂,所以建議我去急診找外科醫生看。
摔!你看起來都50歲的老主任了,痔瘡都看不了麼?!!!
▲連直腸脫垂和痔瘡都傻傻分不清的胖大叔醫生
於是我兜兜轉轉,強忍劇痛,來到了急診室。
重新Check-in,又被醫療助理(Medical assistant, MA)量了一遍生命體徵。
等了半個小時之後被領到了急診單獨的診室,換上了病號服,重新被護士量了一遍生命體徵。再等了半個小時之後終於等到了急診室的醫生,這個醫生我叫他大鬍子醫生。
大鬍子醫生重新問了一遍我的病史,看了一眼我的蓮霧,我能感覺到他被驚了一下,再次對我進行了一遍直腸指診。
(為什麼我對直腸指診印像這麼深刻,因為每伸進去一次,我都感覺有人把老乾媽給我捅進去了,捅完之後我路都走不動了)
他告訴我我的痔瘡有點嚴重,所以要去讓上級醫生看一下。我又等了半個小時,進來了一個黑人大叔醫生,看了一眼之後告訴我他們沒辦法處理,需要請外科醫生過來會診,我問大概需要多久,他說他也不知道。
於是我躺在病床上,以下圖的姿勢,在痛苦和絕望中等了3個小時。
期間醫生和護士來看了我一次,我吃了2粒止痛藥,喝了一杯冰水,吃了2個室友送來的三明治,看了半個小時電視,刷了1個小時知乎,上了3次廁所,因為疼痛我小便都不敢用力,導致排便困難。
終於等到了外科醫生,我叫她黑妞醫生吧。
Again,
半個小時的病史和直腸指診。
黑妞醫生告訴我,我的痔瘡很嚴重(廢話),她需要回去匯報給上級醫生Dr. Kapadia,一會就回來。
於是我又等了1個小時,她回來告訴我,今天Kapadia手術很忙沒空,可以幫我預約明天的會面,進一步決定處理方式。
9:45am – 15:30pm,接近6個小時的時間,除了我要的2粒止痛藥,沒有任何處理,而且需要明天才能決定。
我能怎麼辦,我只能結賬啊。除去保險的部分,我自己支付了50刀的費用(co-pay),不過他們給了我兩張免費停車卷,我還是很開心的。
▲1)急診入口和陪我看病的小姐姐;2)急診診室內全自動病床和電視;3)大鬍子醫生在給我打印注意事項;4)2張免費停車券
在經歷了一夜的老乾媽洗禮後,我終於等到了第二天的會面,我拖著病體,一瘸一拐地走到了醫院的消化科病房,沒想到再看醫生還是需要check-in,付了$10 co-pay之後,我又被MA領到了小房間,再次檢測了一遍生命體徵,問了一遍疾病史,等了半個小時之後,一個帥哥醫生進來了,並不是我要見的Dr . Kapadia醫生。
Again
病史,直腸指診,去叫上級醫生。
又過了半個小時,Dr. Kapadia終於來了。
我就像超級瑪麗一樣,在打了5個小怪之後,終於迎來了大Boss。
大Boss Kapadia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美國人,
典型在哪裡呢?
浮誇。
在看了我的痔瘡之後,她大叫
“oh,my goodness!! Such a huge hemorrhoids!”
(我的天哪!好大的痔瘡啊!)
脫了褲子跪著的我,莫名想到了小岳岳,感覺小岳岳在看我的菊花。
▲我的天哪!
“Oh!My poor little boy! What have you suffered?!!”
(我的可憐的小寶貝!你都經歷了什麼?)
“You must be very very painful!!”
(你都痛死了吧?)
我和帥哥醫生配合他的表演,不斷地說“yeah”
▲感覺她應該去當演員
我心裡想,這麼嚴重,總該手術了吧,我還沒問,她就說
“But I don\’t think you should have a sugery, the hemorrhoids are getting soft.”
(沒有必要手術,痔瘡在變軟)
Dr. Kapadia的意思是我是血栓性外痔,所以才很痛,但現在已經過了高峰期,在吸收了,所以沒必要手術。
我理解,所以這就是我疼了4天4夜,去醫院待了2天,看了6個醫生,最後啥也沒處理,讓我回家多喝熱水、溫水坐浴的理由麼?
臨走前,我問了小岳岳,哦不,Dr. Kapadia一句
“Can I eat spicy food?”
(我能吃辣麼?)
“Of course,you can eat as much as you want. There is no data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cy food and hemorrhoids.”
(隨便吃啊,想吃多少吃多少,沒有研究說吃辣會導致痔瘡)
作為新時代醫學博士,我當然要相信循證醫學,於是我搜了一下pubmed
▲一項隨機試驗表明吃辣椒不會引起痔瘡術後疼痛加劇
既然沒有證據證明吃辣會導致痔瘡,那麼我決定
我肯定不會吃辣啊!!!我是傻子麼??得了痔瘡還吃辣?
讓這幫老外去吃吧。
在我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同意給我開了一些止痛藥,之後要求我3週後過來隨訪,我又買了一瓶纖維素補充劑。
▲1)消化中心,內外科在一起;2)消化中心大廳;3)消化中心檢查室;4)醫院藥房
止痛藥$0.25(感覺回到了國內),纖維素$5,文書、處方、止痛藥如下。
▲止痛藥處方,全部打印出來
▲開給我的處方,要我多喝水,呵呵
▲附贈的宣傳資料,被我發現了亮點
Summary:
這是一次完整的美國就診經歷,作為一名中國醫學生和半吊子醫生,是一段珍貴的回憶,更是我學習的素材,我不想讓這次經歷僅僅成為一個段子,讓諸君一笑,更希望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下面幾點是我覺得需要我們國內學習借鑒的地方。
- 美國的醫療分診制度、醫療保險制度非常完善,有完善的就醫流程和轉診制度,能夠使每個患者得到恰當的治療,並儘可能避免失誤;
- 美國醫院的分工非常細緻、完整,從前台、助理、護士到醫生,每個人各司其職,大大減少了醫生的工作負擔;
- 美國醫院電子化程度非常高,我的病歷資料和既往史第一次問診後,之後全網通用,還包括ipad等現代化條件的應用;
- 美國很重視知識的價值,我這次就診共花費65.25刀,其中只有5.25刀是藥費,60刀都是診費,而這是保險cover之後的結果,原價更多。
- 美國醫務人員態度很好,也很認真負責,每個醫生對病人都比較關心。
這樣的制度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就是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一個小小的痔瘡,竟然需要胖大叔醫生、大鬍子醫生、黑大叔醫生、黑妞醫生、帥哥醫生、小岳岳醫生6個醫生來看,最後的處方和建議我自己早就開始應用了,而我疾病的癒合也是靠的自愈。
試想假如在中國,你因為痔瘡劇烈疼痛要去就診,需要打電話跟醫院先預約。
預約了半天,終於預約到了。先到你的家庭醫生那裡,他說他看不了,不知道是不是痔瘡,啥都沒給你處理,讓你去急診。你到了急診,來了急診科醫生,也是啥都沒處理還叫來了上級醫生,上級醫生說叫外科會診。
你等了3個小時終於等到了外科醫生,看了一眼竟然說去請示外科的上級醫生,過了你疼痛難忍,在急診室坐立不安,自己要了止痛藥才給了兩粒。
過了一會,外科醫生告訴你今天看不了,明天來普外科去找主任看。你又痛了一晚,到了普外科,告訴你沒必要手術,回去自己多喝水。。。那你是不是有一種打人的衝動?
假如我在中國,事情會是這樣的。我找了一下我的普外科同學,他看了一眼說,要不養養,實在難受切了也行,然後當天我就在門診切了回家了。
兩種醫療體系,各有優缺點,但肯定都是有國情在的,我們中國醫生,靠自己的犧牲奉獻撐起了中國醫療高效率的一片天,儘管有不足、有缺點、有風險。
只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切莫妄自菲薄,切莫灰心喪氣,做好自己的工作,點亮一根燭火。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在無數醫療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國醫療一定越來越好,中國醫生一定會越來越體面。
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