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環球網
微信id:huanqiu-com
作者:王晟
平靜的周末,一張老照片突然火了,在熱衷《延禧攻略》的迷妹迷弟中迅速刷屏。
什麼?這是「原版」的傅恆、乾隆、弘晝?
熱劇《延禧攻略》中的三位,明明是帥出屏幕帥炸天啊:
這個“重大發現”曝出來,《延》粉們豈能受得了?
這條評論代表了絕大多數的心聲:
且慢,有冷靜的粉絲很快發現了不合理之處:
這位粉絲顯然離「真相」更近一些——
人類發明真正意義上的攝影術,的確是在19世紀,大清乾隆皇帝,壓根兒沒趕上。
能看出下面這張圖是什麼嗎?
這就是法國人尼埃普斯於1827年拍攝的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後院》——就這種清晰度,帥哥美女拍出來,別說美顏了,怕是連人樣都沒了啊。
就算是乾隆皇帝多活幾十年,在這種照片上也就是「一團亂麻」。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實用攝影術,照片的質量才開始大幅度改良。
左下角那個站著接受擦皮鞋的人,因為站得夠久,被需要長時間曝光的早期攝影記錄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被拍入照片的人。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他在位六十年(1736-1795),於宣布退位的四年後,即1799年逝世。
所以,今天人們能一睹乾隆帝尊容,只能藉助當年宮廷畫師的肖像畫。
年輕時的乾隆帝:
老年的乾隆帝: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網上流傳的照片中,那三個清代的人是誰,他們是清朝的皇室成員嗎?
微博上有人認真地闢謠:
然而,記者經過一番查詢發現,這張照片,其實大有來頭!
它乃是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館藏照片,出自人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次環球探險——英國「挑戰者號」遠征之旅!
1872年~1876年,英國皇家協會組織的科考隊,搭乘一艘名為「挑戰者號」的考察船進行環球海洋考察。
這是世界上首次進行環球海洋考察,也是近代海洋科學的開端。
▲挑戰者號原本是艘軍艦,為了適應科考,特意移除了大砲等武器裝備,設置了當年非常先進的實驗室和標本庫房。
▲甚至還佈置了一個暗房,沿途所拍攝的照片都可以在船上沖印。
▲當年船上存放照片的盒子
1250天的遠航任務中,挑戰者號迎風破浪,歷經艱辛,共航行127580公里,測繪了大部分已知海域的海底略圖,從海底取樣133次,發現4700個全新海洋和陸地物種及亞種。利用配重麻繩這種原始工具,科考隊甚至測深到了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
這處位於馬里亞納海溝南端的恐怖裂隙,從此被命名為「挑戰者深淵」,它至今仍是已知的地球地表最深處。
這次偉大的探險,“勇踏前人未至之境”,被永久地載入史冊,甚至1980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將第二架航天飛機也命名為「挑戰者號」以示敬意。
挑戰者號環球探險的經歷和成果實在太豐富,以至於科考隊整理了19年才出版完成50卷的記錄,總計40000頁。
還有大量的動植物標本、繪畫畫像、照片等等,都被收入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直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在被學者們繼續研究。
這張三位清代男子的照片,就是遠征隊當年拍攝的其中一張。
「挑戰者」號的航海日誌記錄,他們是在1874年11月抵達中國香港,並在當地休整了三個月,才在1875年初再次出發,這是遠征隊唯一一次靠岸中國。
當時正是清王朝同治末期,光緒帝即將繼位,風雨飄渺的封建王朝還在洋務運動的支撐下,繼續著「中興」的迷夢。
遠征隊深目高鼻的英國人,是否趁著休整,從香港北上內地?
他們是否一路走訪記錄了當時中國的人文風貌?
他們拍攝的這些中國人都是哪裡的官宦和富貴?
他們當年遇到的中國人都有怎樣的感情世界?
可惜,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對這張照片除了介紹背景,真正註釋,只有簡單的一行:
“Chinese men. Shaven-headed men holding fans.”
(中國男子。剃了頭的男人們拿著扇子。)
「挑戰者」遠征隊在中國拍攝的照片還有這幾張:
▲中國男子,19世紀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19世紀
他們是誰,身在何處?他們身上有怎樣的故事?他們與相機後的洋人有怎樣的互動?
這些在今天已經難以考證。
當年科考隊肯定想像不到,在重塑人類對地球認知的偉大探險中,他們「捎帶手」拍下的照片,竟會為100多年後一部中國「宮鬥劇」莫名其妙添了一把火……
這張無考的照片似乎是個提醒:
想找盛世美顏?
歷史哪有美顏?
[irp posts=”11675″ name=”攝影集 / 想當年,1960到1990的彩色中國。”]
[irp posts=”10103″ name=”一百多年前,中國最早的彩色照片攝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