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TechWeb(微信id: )
作者:一顆賽艇
在前段時間美國制裁中興的時候,關於國產芯片與操作系統的討論沸沸揚揚,現在此事已經基本塵埃落定,而很多機構與個人認識到了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存在的短板,目前也在想方設法的追趕。
事情是過去了,但是之後對中國網絡的質疑卻此起彼伏,一些激烈的言論甚至認為“新四大發明”只是鏡中水月。
這其中,最具殺傷力的莫過於“美國能一鍵讓中國互聯網癱瘓”等等之類的言論,言辭觸目驚心搞得人心惶惶,關鍵是還有一些專家學者為此站台。
這種觀點,首先挖出了當今互聯網的“終極奧義”,那就是根服務器。
根服務器是幹嘛的呢?我們訪問網站,比如百度是www.baidu.com,這其實是域名,它對應的是IP地址比如61.135.169.125,而我們一般人不知道網站的具體地址的,我們訪問域名是需要解析的。這個解析就相當於翻譯,根服務器負責翻譯工作,將域名指向IP再返回到請求訪問的電腦上。
根服務器就存儲了.com等很多域的解析,雖然根服務器沒有每個域名的具體信息,但理論上訪問每個域名瀏覽器都要把域名轉化為對對應IP地址的請求,最後經過根服務器引導,訪問該域名所在的服務器。
也就是,我們每訪問一個網站,信息都要在美國繞一圈。(現在已經有技術不必繞道美國了,因為一些緩存服務器已經有了相關域名指引的備份。)
虛擬網絡雖然是虛擬的,但是它的建立是有其現實的物質基礎的,那就是一台一台的服務器,服務器一掛,你的數據交換就歇菜了。比如說如果微信的服務器掛了,你給你的微信好友就發不了消息了,因為線上的通訊最終還是得依靠線下的機器完成。
根服務器全世界只有13台(這13台根域名服務器名字分別為“A”至“M”),1個為主根服務器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9個在美國,歐洲2個,分別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涼涼,中國一個都沒有。如此對比之下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上面那樣的言論出現。作為互聯網的“命根子”,這個“命根子”卻在別人手裡,這個感覺確實不好受。
不過,我們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地球是不停旋轉一刻不停歇的,時移世易斗轉星移,上面的根服務器狀態,已經是IPv4時代的事情了。
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抓住IPv4向IPv6升級的歷史機遇發起“雪球計劃”,提出以IPv6為基礎、面向新興應用、自主可控的一整套根服務器解決方案和技術體系。
“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務器架設(總3台主根),其中1台主根和3台輔根部署在中國,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服務器的困境。
中國以前一直沒有自己的IPv4根服務器,這些服務器都掌握在美國手裡,一個美國人可以有6個IP地址,而咱們中國卻要26人共用一個IP地址。
剛剛提到IPv4地址總長度是32位,這意味著最多只有42.9億個地址。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到互聯網,IPv4已耗盡全部數量的地址。而IPv6的長度達到了128位,總計增加了340萬億個IP地址,即使地球上每個人都有幾十個聯網設備,分配起來也綽綽有餘。
這就為未來的5G時代萬物互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屆時我們的網絡會是怎樣的一副模樣呢?拭目以待!
—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