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不一定。
本文來源:大象公會(微信號:idxgh2013)
作者:張蔓生
做一家有趣、美好、能盈利、造福一方的企業,人數眾多並不是必要條件。
有不少小商人載入過中國的史冊。中國第一家個體戶,是溫州姑娘章華妹的小百貨,拿到營業執照時她只有 19 歲。六年之後,她的家庭成了中國第一批「萬元戶」。
國外也有這樣的故事。美國的 A-Mark 貴金屬公司只有 126 名員工,在上一年度營收 70 億美元。
2011 年,經濟學家郎咸平提出了「小微企業」的概念。這個概念涵蓋了個體工商戶,以及小型、微型、家庭作坊企業,也涵蓋了我們身邊最接地氣,也最有想像力的經濟體。
小而美「一人企業」,超乎你的想像
大數據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最有活力的那些商業機構,很可能也是人數最少的那部分。
▍美國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2014 年,美國四分之三的商業機構都是 nonemployer business,也就是「一人企業」。
「小微企業」能幹什麼?在國外,答案可能超乎你想像。
2014 年,美國共有兩百萬家 1-5 人的微型企業,一共提供了將近六百萬個工作崗位,行業排名第一的居然是科技行業:全美共有 57 萬家小微科技企業,涉獵幾乎每一個科學和技術領域。
從美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在 1-5 人的規模上,全美有 39 家卷煙廠,200 家動植物園,670 家救援隊,兩千家各類酒廠,六千家公關公司,一萬四千家聽力語言治療中心。
只要條件允許,小微企業就會拓展所有人的想像力,也為社會經濟帶來非凡的活力。
一個人能不能開電影制片廠?能。美國演員和導演肯塔克爾·德利在 2011 年創立了網站NoBudge.com,整個經營團隊只有他自己。現在,這個網站已經成為優質獨立電影的集散地。
在英國,連驗屍都可能是「一人」在做。英國每年要接收大概 22 萬起驗屍報告,但全英國只有不到 100 名政府雇傭的專職驗屍官。還有三百多位「驗屍個體戶」來幫助他們。
甚至在今年出版的一本書中,作者採訪了五十多位美國最有代表性的「一人企業」業主,發現他們創業的門路各異,不過都充滿非凡的想像力。
一位創業者凱瑟琳·克魯格差點在辦公室坐出腰部疾病之後,創立了腰背坐姿矯正帶品牌 BetterBack。她把產品掛到眾籌網站上,一下就籌集到 120 萬美元。在產品創立的第一年,她一共盈利超過三百萬美元。
另一位創業者,史泰茜·伯曼,曾經是紐約的健身教練。她萌生了脫離健身房的想法,開始帶領他人在公園裡運動。史泰茜花了六年時間,創立了自己的室外健身俱樂部和運動營養品牌,並賺到了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
在美國,小微企業的集體力量,已經開始體現在盈利能力上。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 2015 年,全美有 35,584「一人企業」的年收入超過了百萬美元。另外,還有 20 萬家「一人企業」的年收入在 50 萬美元到百萬美元之間。
小微企業單獨來看實力雖然不強,但當足夠多的「小微」捏成拳頭,就遠比大企業更容易成為一個經濟體的中流砥柱。
▍2000 年,德國各類企業的統計數據。在德國,500 人以上就算是大型企業,這個規模在中國的很多行業只能算小企業;即便這樣,德國的「大企業」也隻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就業崗位。
1986 年,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提出了「隱形冠軍」的概念。這些在某一個領域實力超強的中小型企業是許多西方國家的經濟支柱,它們的經營範圍極為狹窄,但在某一個特定領域進行深耕,並做到了世界一流。
世界最知名的管風琴生產商,Klais Orgelbau,創立於 1882 年,一開始是只有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了一百多年至今也只有 60 個雇員。不過,這家「作坊」建造了世界上數百家著名教堂和劇院的管風琴。
經典紅辣椒醬 Tabasco,你很可能在各類西餐廳見識過它的威力。這種辣醬狂銷 185 個國家和地區,但生產它的企業最初只有一個人,至今保持著家庭作坊的架構。現在的 CEO 是這個家庭的第七代家主,公司全球的雇員也不過 200 人。
正是這樣一群小而美的企業,支撐起了許多西方國家引以為豪的製造業、服務業和商貿領域。中國的小微企業能夠像它們一樣有活力嗎?
有力量的「小微」,會出現在中國嗎?
現在,中國已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的數量已經超過 6000 萬。加上中國的 7800 萬家註冊的小微企業,這個數目將突破一億。
中國是小微企業的天下,而中國的小微企業主恐怕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企業家群體。網商銀行對一千萬家小微商家的數據分析顯示,23 點到凌晨 5 點期間,還有 7.7% 的商家在提供客服,有 9.1% 的商家在辦理網上貸款。
這群人分部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做著最接地氣的事情。收款二維碼數據顯示,安徽省阜陽市以 102 萬位店主的規模排名地級市第一。浙江溫州、河南周口、山東臨沂、河北邯鄲緊隨其後。
不過,即便坐擁世界規模最大、最勤勞、最有服務意識的小微群體,中國的小微經濟依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實力。雖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扶持,想要在中國辦一家「小微」,依然有不少難處。
首先是資本——即使你只是開個煎餅攤,也需要花錢買鍋。獲取資本的主要方式有兩種:投資,和貸款。
投資關係會產生兩夥人。一家企業在法律上屬於出錢的人,但企業的實際經理可能另有其人;只要出錢的和幹活的不是同一夥人,就很可能互相算計。比如說,我投資給你開了個煎餅攤,理論上來講,煎餅攤是我的,你只是拿薪水而已。不過,你一定會想辦法多往自己的口袋裡撈錢。
現代公司法的核心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法設計了董事會監事會等等各種複雜架構,來確保委托人(經理)真的是在幫投資人賺錢,而不是幫自己或者什麼別人賺錢。
▍投資人和創始人產生矛盾,乃至把創始人擠走,在商戰場上並不罕見。著名餐飲企業「俏江南」就遭遇了這個狀況
對於小微企業而言,獲得資本最穩定的方式必然是貸款,而非投資入股。貸款有效地規避了委托-代理關係的問題,因為煎餅攤仍是你的,只要你把錢及時還上就行。
獲取創業貸款,可能是小微企業在中國生存最大的障礙。中國有 4500 家傳統的商業銀行,總共服務了 1500 萬家小微企業、個體商戶,但與「一個億」的基數相比,這只是個零頭。
這家煎餅攤位於北京一家批發市場,凌晨三點開門營業,5 年賣出了 12300 多張餅。在有了貸款之後,攤主張哥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店面。
現在,在大數據分析模型的幫助下,銀行更容易在有效降低壞帳率的同時,保障放款公平。國內外因此湧現了一批專門扶助小微企業的銀行——比如中國的網商銀行,創立三年,一家就支持了超過 1000 萬家中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創業者。
中國的小微企業正在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從個體戶時期的餐飲、批發、零售,拓展到全新的領域,凝聚力量、創造活力,給更多中國同胞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個景德鎮女孩創立了自己的手工陶瓷品牌,最初只有一萬元創業資本,靠著貸款進行周轉,目前店裡有 150 名匠人,月收入 30 萬元。在她的帶領下,整個景德鎮的電商,從兩家變成了幾百家,開不下去的小作坊都重新興旺起來。
這個沂蒙山區的年輕人,用土辦法做起了當地土雞——「沂蒙草雞」品牌,堅持把當地最好的原產土雞、土鴨、沂蒙桃推向全國。在他的帶領下,全村父老鄉親跟著做起了電商,收入也高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