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典禮的差別待遇【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

▲圖片:視覺中國

2018年6月18日,一位署名「一只栗砸兒」的學生在微信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引發輿論關注。

即將舉辦畢業典禮的北京交通大學,僅讓10%的「優秀畢業生」進禮堂觀禮、現場聽取校長和貴賓發言,其餘學生要坐在教室看直播,他們的家長則在其他教室觀禮。

輿論發酵,北京交通大學迅速回應,考慮不週已更改地點,全體學生都可以參加。

以下兩篇文章,第一篇是是投稿《新京報》的某大學生,指出此事的普遍性,第二篇為「一只栗砸兒」原文。

來源:新京報評論(微信id:xjb-pl)

作者:范娜娜

標題:母校,對不起,我寧可不做那10%

時值畢業季,一篇《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的文章引發了網友關注。文章中寫道今年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典禮只有10%「優秀畢業生」才能去天佑會堂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現場聽到校長的講話,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裏觀看畢業典禮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間教室觀看直播。

幸運的是學生們的反映最終發揮了作用,今天下午1點左右,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博回應原定方案主要是綜合考慮時間、天氣、場地等因素制約,承認存在考慮不周。並調整了方案,畢業典禮將於24號在主校區西操場舉行,全體畢業生及家長均可參加。

北京交通大學根據學生意見及時整改值得肯定,但「優秀畢業生」竟然成了參加學校畢業典禮的門票——不只是北京交大如此,很多高校或許都有類似的「差別對待」。

我也是2018屆的畢業生,不久前剛參加了學校的畢業典禮,而我,按照這個標準來說,或許算是幸運,因為我是手握門票的「優秀畢業生」。

比起交大,我們學校要稍微公平一點,大家起碼都在現場,區別只是15%的優秀畢業生坐在最中心的球場,剩下的85%的畢業生散落在旁邊的看台。

坐在中心球場上,看似擁有VIP坐席,但同窗和好友卻坐在偏遠的位置。擠在其他不熟悉的優秀畢業生裏,尬聊或者強顏歡笑,這種「優待」難以稱得上美好。

同理到北京交大這件事情上,如果不能與90%的同學一起參加畢業典禮,我寧可不做那10%,我更願與要好的室友,親密的家人一起分享這個特殊的時刻。

畢業典禮屬於每個畢業學子,無論優秀與否,以平等的身份參加畢業典禮是每個學子的權利。如同高考後的成人禮,大學的畢業典禮也具有獨特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場告別,更是一場儀式,宣告著曾經的少年少女從此離開青蔥的校園,踏入社會的洪流。

「優秀畢業生」對我來說,當然意味著榮譽和認可。但我和我的同學們也都明白,進入社會之後,將是個嶄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GPA等等都只能是背景,比這些更重要的,是如何懷揣著大學收獲的一切去奮鬥和成長。

比起「優秀畢業生」的認證,我更希望從大學裡帶走公平、尊重和友誼。

畢業典禮是畢業生的集體情懷,90%加上10%,100%的大家共同參加的畢業典禮才最完美。願大學裡的最後一課留下的不是憤懣與不平,願每個學生都能夠被溫柔以待,願學子們多年後回憶裏的畢業典禮是100%的美好。

閱讀原文

作者:一只栗砸兒

標題: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我是北京交通大學2018屆的一名畢業生。

在2014年入學的時候,我們所有人懷著期待與興奮在西操場上參加了開學典禮。

我記得,當時您在台上講話,期待我們在大學四年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沒想到,四年之後,「優秀」 這個詞,竟成了我們參加畢業典禮的門票。

但是,在我畢業的時候,我深愛的交大告訴我,

只有 「優秀畢業生」 才能去天佑會堂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現場聽到校長的講話,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裏觀看畢業典禮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間教室觀看直播。

我開始擔心當我的父母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時,問我為什麼要在教室裏看直播,

我該怎麽說出「因為我不是優秀畢業生」這句話;

我開始設想如何安慰父母聽到「優秀畢業生去天佑」但看到我蜷縮在教室的失落;

我開始後悔去年學長學姐失落無奈抗議時我只扮演了一個看戲的路人,袖手旁觀,而沒有勇敢地為他們爭取平等的權利發聲。

從2017年開始,學校便將往年全校畢業生在西操場參與畢業典禮的制度,改變成僅有優秀畢業生和優秀畢業生幹部進入天佑會堂(占全校人數10%)參與畢業典禮。

那剩下的90%呢?

剩下無緣進入天佑的90%,頂著若隱若現的「非優秀」標簽,分散在學校的各個角落裏,或教室,或體育館,或報告廳,隔著電視螢幕聽您畢業前最後一次講話。

在被您及校友的發言打動的同時,畢業生們也上了交大的最後一課——即便是在自己最深愛的校園裏,在無數次教我們「人生而平等」的大學裡,人也是會被分為三六九等對待的,績點不夠高、沒有達到學校對於」優秀「的標準,連選擇現場聆聽校長及優秀校友講話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的父母遠道而來參加對於自己的孩子意義重大的畢業典禮,卻被安排在教室裏,看著天佑會堂的直播,聽天佑會堂的優秀畢業生們隨著您和校友們的演講致辭或歡呼或唏噓。

在孩子畢業的那一刻被迫承認:我的孩子不優秀,至少在學校看來,他不優秀。

去年畢業典禮結束後,許多學長學姐在朋友圈裏表達失望與無奈,也在知乎上抒發對於畢業典禮采取分會場制的看法。

我們都以為,在尊重學生、以學生利益與訴求為出發點的交大,下一個畢業典禮一定會有所改進,然而現實狠狠地扇了我們一巴掌。

在即將到來的6月24日,相同的故事又將上演。

大學四年,無論我們有沒有高績點,畢業典禮都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至關重要的美好記憶。

在畢業典禮上,我們應該有家人朋友老師同學相伴,有校長對我們講最後的祝福,這些陪伴和祝福將是鼓舞我們踏上新征程的動力,也是我們日後或宦海沉浮、或獨守青燈時內心的燈塔。

這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變得優秀。

我感謝交大,不僅因為這裡有我四年的青春,

還因為這四年裏交大的老師們一直教育我們要秉承「知行」校訓,要有批判思維,要敢於說「不」,要勇敢,要堅持,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我無比敬畏我們的」知行「校訓,並且時時提醒自己,「知易行難」,要把「知」化為「行」。

從沒有任何一位老師告訴我,我如果拿不到高績點、評不上優秀畢業生,我就不優秀,我就沒有現場聆聽學校領導致辭的權利,我就要在畢業的那一刻被學校打上「不優秀」的標簽。

這並不是一個只以績點和思測等指標論優秀的時代。

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清華大學2018年推出的宣傳片告訴我們,幫助每一個學生成材,讓他們變成更好的自己,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在清華不談百年歷史、大師大樓、科研實力以及世界排名之際,在清華關注所有宏大敘事與光輝成就的背後,每一個平凡學生之際,

交大是否也可以給90%的我們多一些鼓勵與支持,而不是區別對待呢?

評選優秀畢業生是每個學校都會做的工作,但是把「優秀畢業生」頭銜當作參加學校舉辦的畢業典禮的門票,除了交大,恐怕沒有其他學校了吧?

我認為大學之所以稱之為大,除了擁有更廣泛的專業知識外,還有它應該具備的廣闊的包容性。

優秀這個詞從來不是單方面定義的,進入大學後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每個人也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散發熱與光,每個人都在為心中的那一份優秀而努力著。

大學四年,是一段自我磨練的時光,最後的畢業典禮應該是用來公平對待每一位畢業生的儀式和總結,因為每一個人都在這四年裏完成了自我的蛻變。

如果用所謂的「優秀」來區分不同選擇的好與壞,

那這樣的行為本身就不是優秀的。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時刻被教育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其中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任何一個畢業生都不應該被區別對待。

任何一個畢業生也都應該被尊重。

我從沒見過任何一所有擔當、有胸懷的名校,是用區別對待、矮化自己的畢業生,來作為送別畢業生的最後一課的。

我深深愛著交大,所以也希望交大能夠給我們更多的人文關懷。

學校在決定讓優秀畢業生去天佑、其他學生在各分會場舉辦畢業典禮時,並沒有征求大家的意見,無論是對於優秀畢業生,還是剩余的同學,都是一種不尊重吧?

在天佑會堂參加畢業典禮是一種榮譽,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優秀畢業生也許想與自己的朋友、老師以及父母在一起,參加這場盛大的具有儀式感的畢業典禮,但是學校直接決定在天佑會堂為這部分人頒發畢業證與學位證,有給過這部分人選擇的權利嗎?

尊敬的校長,五年前,您在畢業典禮上說:

「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由於學校條件所限,由於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失誤,給同學們帶來了諸多不便、無奈,甚至引起你們的不滿,在此,作為校長,在你們離開母校之際,我向你們鄭重承,我們會不斷地努力改進工作,同時,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五年過去了,這些年來,在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我們一次又一次對學校報以最真摯的期待,然而結果卻並不那麽如人所願。

今年抽簽讓小學院(語傳、建藝)前往天佑,也只是為了填滿空余座位。

被抽中的」幸運」的語言與傳播學院直接拒絕前往天佑。

校長,您覺得是為什麼呢?您及其他領導人,在做這個決定前,是否考慮過這個小學院的「非優秀畢業生」的感受呢?難道非優秀畢業生在您及領導人眼裏,就只是可以用來充數的道具嗎?

校長,您在2017年畢業典禮上說:

「初心,源於忠於自我的真心。」

您說,「青春的你們,擁有張揚的個性和純真的情感,

你們會為了心愛的人在嘉園樓下大喊,

會為了冬天消失的明湖神獸擔心不已,

會因為老教授傾畢生所有設立獎學金的事跡而感動落淚,

會因為社會中出現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而義憤填膺。

但是,時光流轉,你們是不是漸漸收起了自己的真誠、壓抑了本有的個性?

你們言不由衷的話是不是越來越多,發自肺腑的話是不是越來越少?

你們是不是越來越不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樂於做一個隨波逐流的『吃瓜群眾』?」

校長,我們沒有讓您失望,

我們面對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依舊會站出來大聲地說「不」,

雖然在此之前,我們的同學向領導們發的郵件都石沉大海。

校長,我們真心地希望,您能慎重考慮,是否要更加尊重學生的意見。

我們想爭取的只是平等,只是被同等關愛的可能性、選擇的權利,一言以蔽之,是作為這個學校的一份子的被尊重。

校長,非常對不起,我們沒能成為那10%,在此給交大丟人了。

但是作為學校眼中不優秀的90%,我們好歹也是交大的一份子,也是參與畢業典禮的一員,

我們的希望向學校提出如下訴求:

一、

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不統一舉辦畢業典禮的解釋。並且對今年的畢業典禮的形式做出改進。

官方給出的分會場舉辦畢業典禮的說辭是「場地不夠」,但是在2017年以前,咱們的畢業典禮都是在西操場統一舉辦的,本碩博的畢業生自願參加,交大招生人數並沒有明顯上升,並且每年軍訓、開學典禮,都是在西操場集合;除了場地上的理由,學校甚至還在兩個月前就預測到當天要下雨,要知道北京下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還希望校長及領導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聲明和通知。

二、

請學校對沒有征求學生意見就對畢業典禮改革、在去年招致不滿後對學生的意見熟視無睹,今年依舊不征求學生意見、並且「優秀畢業生」和「非優秀畢業生」區別對待的行為作出道歉。

三、

讓優秀畢業生自主選擇在學院或是天佑參加畢業典禮。

四、

對明年的畢業典禮形式作出承諾或說明。建議明年是分會場舉辦畢業典禮還是統一舉辦,由全校畢業生投票決定。

五、

請學校提供全校師生意見可以得到暢通表達的渠道,而不是每次反饋意見都只能石沉大海或得到「接上級通知」的反饋。

親愛的校長,作為交大的一份子,我們深深愛著我們的母校,希望能夠與母校好好地告別,不被歧視地告別。

因此,如果您覺得需要尊重規則,優秀畢業生才能進天佑面對面接受您的諄諄教誨是交大應有的作風,如果您覺得我們90%是應該被交大拋棄的90%,那麽我們會拒絕參加畢業典禮,並在學校某處自己舉辦活動以示抗議。

據我們了解,畢業典禮當天,有自主招生的高三學生前來交大參觀。我們真的不想給高三學子留下交大並不是一個尊重每個學生的學校的印象,但是我們真的別無他法。

最後,再次向您道歉,因為我們不是那10%。

但是,我們還是希望,畢業典禮的相關事宜能夠得到您的重視,希望學校對畢業典禮的形式能夠慎重考慮。

我們更不希望,在多年後,每當提到本科畢業典禮,我們想到的是逼仄的教室、卡頓的直播畫面以及學校對我們的嫌棄。

閱讀原文

中國校外培訓行業正在降薪、裁員和轉型

xxx

教育培訓「團滅」背後,中國重大國策轉向:拋棄美國道路,轉向德國道路?

xxx

中國多所學校發布通知,家長沒打疫苗,孩子暫緩入學。輿論抨擊呼籲叫停

xxx

廈門大學,為什麼這麽牛?

xxx

中國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學校各出奇招「暗示」:「有兩位考得比較好的同學」

xxx

【中國高考閱卷史】考生人數屢創新高,給一千多萬名考生批卷的,可能不是人類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