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00萬光棍的老婆,都去哪兒了?

本文來源:網易數讀(微信id:datablog163)

作者:趙鹿鳴、郭曉靜

在中國,每100個女嬰出生,相對應的就有約113個男嬰出生。

這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015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性別比數據,盡管已經是近十幾年來最低,但中國依然處於性別比失衡的狀態中。

中國人對性別比失衡這一字眼也不陌生。

媒體總在報導「4000萬的中國男性娶不到老婆」、「中國到2020年會有3000萬光棍」等內容。

人們埋汰剩女的時候,相親角裡更著急的是適婚男性的父母。

▲2008年6月13日,太原附近農村的計劃生育宣傳標語:生男生女,順其自然。 / 視覺中國

可是,當人們調侃光棍娶不到老婆的時候,似乎並沒有正視性別比失衡的現象。

那麼中國的性別失衡到底有多嚴重呢?

城市會比鄉村更好嗎?

一胎和二胎的性比別又是如何呢?

逐年下降,但仍居高位

性別比是反映一個國家男女兩性是否合理或協調的重要指標,其中討論最多的是出生人口的性別比,即一定時期內的出生人口男女比例。

考慮到男嬰死亡率略高於女嬰,聯合國將102-107視為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高於或者低於該值均屬異常。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便一直高居不下,並在2004年達到峰值121.18,即每出生100個女孩,就會出生121.18個男孩,遠超聯合國劃定的102-107的合理範圍,性別比嚴重失衡。

至此之後,雖然中國的出生人口性比別自2008年起持續下降,但歷年數值還是屬於國際公認的「正常」之外。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承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仍將是世界上人口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這句話並不誇張——在2015年聯合國發布的《全球人口展望報告》中,雖然沒有披露各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但從整體的人口性別比數據上依然可以看到,中國106.3的數值在亞洲國家中偏高。

而烏克蘭、俄羅斯兩國則受二戰男性死亡過多等因素影響,性別比均未超過87,說明這裡的女性顯著多於男性,人口性別比同樣嚴重失衡。

娶不到老婆的農村男性

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不僅是常年失衡那樣簡單,如果將其細化到各省、各孩次,則呈現出婦女胎次越高,性別比越高的特點。

也就是說,生的越多,性別比越失衡,其中又以農村地區尤為突出。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新疆整體趨近正常值之外,其他省市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均屬異常,其中安徽、廣東、湖北等省份的農村已經達到嚴重異常的程度。

以安徽為例,在城市出生的一胎性別比尚為108.78,但是城市二胎的性別比卻變成了155.37,農村二胎的性別比更是達到了驚人了171.38,即該地區每100個女童出生,相對應的就有約171個男童出生,男女比例遠遠無法維持當地正常的生育運轉。

農村地區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後果,近年來開始顯現。

浙江大學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農村家庭發展報告》顯示,大齡未婚男性在農村的比例逐年上升,農村男性找不到配偶的現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男多女寡之餘,農村男性還面臨著婚姻上的地域擠壓,即城市中大齡未婚的居民會前往農村地區尋找配偶,這致使農村男性能夠配對的女性更少。

英國廣播電視台曾在2016年報導過位於安徽省的一個「光棍村」,在這個總人口1600人的村莊裡,112個年齡在30至55歲的男子被登記為單身,比例極高,而村裡的女性——和中國其他村莊的女性一樣——都進了城。

▲2016年5月20日,安徽省「光棍村」,結婚的村民在洗衣池上刻下「老婆辛苦了!」,道出了這裡「光棍村」的無奈與期盼。 / 視覺中國

當婚姻成為問題,彩禮現象就會變得更加興盛,沒錢的農民只能繼續單身,這導致了農村色情產業、性暴力、婚姻買賣等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滋生。曾經對男嬰的狂熱追求,讓早已失意的中國農村,變得更加落寞。

被剝奪的生存權

中國的性別比為什麼失衡,相信大家都會想起「重男輕女」這個詞。

經濟上,越是貧困落後的地區,越需要男孩作為勞力力來維持生活。

文化上,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大量家庭認為,如果沒有男孩,那麼他們將在進入老年後面臨膝下無子、無人養老的困境。許多人相信,這些固有觀念和現實情況都導致了中國人對生男嬰的喜愛。

可是,「愛生男嬰」這句話說起來很輕巧,但背後隱藏著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對女性生存權的剝奪。

當我們在瀏覽各省出生人口性別比這一數據時,很可能會忘記一個重要的細節,我們所看到的數值,已經是順利出生且經過合法登記後的胎兒數據。

然而,很多學者依然在擔心,中國或許有千萬以上的女童並未經過登記而「憑空消失」,她們無法體現在數據上,很可能在出生前後就被剝奪了生存權。

▲2012年7月15日,安徽淮南,Madison和收養自己的美國家人在三和的集市上尋找生母。她出生時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遺棄。 / 視覺中國

比如,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除黑龍江、西藏、寧夏和新疆4個省區,其他省區的嬰兒死亡率性別比在當年均屬「非正常」。

在狀況最惡劣的江西,男嬰死亡率是3.136%,女嬰死亡率卻達到了7.850%。

中國多地還有溺殺女嬰的傳統,而最常被遺棄的也是女嬰。

作為世界上拋棄女嬰最多的國家,1999年至2015年間,中國共有7.6萬兒童被美國家庭收養,居世界首位,其中87.1%為女性,約80%患有先天殘疾和其他疾病。

所以當人們驚呼「中國光棍的老婆都去哪裡了」時,答案顯而易見,許多女性連活著的權利都沒有,被扼殺在襁褓中。

如果說什麼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教育或許是因素之一。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顯示,盡管各教育程度的育齡婦女的生育性別比例,都是男性高於女性,但是大學本科及研究生婦女的生育性別比狀況,依然好於其他學歷層次。

通常來說,越是受到了良好教育的人,越會對男女平等的觀念予以認同,至少會寬容任意一種性別的出生。

但僅有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許多人人依然對此無動於衷,只有在面對天價彩禮和不斷上漲的房價時,才會感嘆一句還是生女孩好。

而當我們以為身邊的男女平等狀況正在不斷改善時,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中國在144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100位,排名連續九年下滑。

生男生女都一樣的夢想還很遙遠,新的危機又來了:如今是男是女,大家都不願意生了。

-END-

閱讀原文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中國官方公布2021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位列前三

xxx

「孩子高考完了,我們離婚吧」

xxx

我認真算了20年後的中國人口數據..

xxx

中國最新人口普查:14.1178億人,性別比微幅下降,漢族91%

xxx

中國即將發布最新人口普查結果,官方已經定調:繼續保持增長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