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微信id:cpanet)
由中國建築學會,北京建築大學主辦的「一帶一路」歷史建築攝影·手繪藝術展作品。
展覽分攝影和手繪兩個內容,其中攝影部分共收到國內外師生及攝影愛好者歷史建築攝影作品3801幅。
其中國內建築攝影作品2746幅,國外建築攝影作品1055幅,經過評委會的嚴格評審,評選出歷史建築攝影作品162幅,包括國內建築攝影作品91幅,國外建築攝影作品71幅。
以下是部份作品:
▲《蒼穹之下》 羅銘攝(湖南永州)
▲《俯瞰月牙泉》 趙興明(拍攝於甘肅敦煌)
▲《古堡紅雲》 周潤生攝(拍攝於河北張家口陽原縣)
▲《古城之晨》 王偉攝(拍攝於河南商丘古都城)
▲《漢代陽關烽燧》 羅銘攝(甘肅敦煌)
展覽由中國建築學會、北京建築大學主辦,米蘭理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藝影像學校、雅昌影像協辦。
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歷史建築風貌,共涵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義大利、法國、越南、緬甸、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8個。
展覽不僅傳遞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燦爛的建築文明成果,更促進了國內外攝影師的交流。
▲《金山寺》 翁順程攝
▲《秘境》 許暉山攝(西五台山)
▲《沐浴晨曦》 陳林攝(承德外八廟)
▲《山陜會館》 林銘述攝
▲《小布達拉宮》 林銘述攝
「此次展覽展示了中國古建築攝影的最高水平。」策展人林銘述說,「 一帶一路 上的歷史遺跡許多已經消失了,歷史建築是唯一仍然存在的石頭史書。此次展覽以歷史建築為對象,以照片為媒介,做到了歷史與現實的時空對話,以攝影藝術的形式展示 一帶一路 戰略的重大意義。」
▲《聖堂》 李孝萍攝
▲《巍巍雄關》 羅銘攝(甘肅嘉峪關)
▲《幽居》 許暉攝(全景表現廣東開平碉樓群)
▲《爭輝》 楊繼培攝(拍攝於雲南大理劍川縣墨鬥山)
▲《別具風采頤和園》 張旭攝(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
▲《大昭寺》 王超美攝
▲《冬季的喀山大教堂》 艾彌兒·康攝(聖彼得堡)
▲《古韻千年》 朱紅輝攝(新疆哈密)
▲《龜城》 朱紅輝攝(甘肅龜城)
▲《久遠的故事》 朱紅輝攝(新疆鄯善)
▲《歷史的天空》 羅品禧攝
▲《日喀則》 林銘述攝
▲《階梯水井》 程思遠攝(南京大學)
▲《歸於冥靜》 薛蕓攝(內蒙古科技大學)
▲普羅什·弗拉基米爾攝
▲《祈福樹》 楊錦炎攝
▲《牽馬的牧民》 王進攝
▲《廝守》 劉秉良攝
▲《探尋引力波》 李勇攝(北京故宮角樓)
▲《土樓》 翁順程攝
▲《菲迪亞斯的幻想》 范濤攝(新疆大學)
▲《懸空寺夜色》 羅品禧攝
▲《雨後佛塔》 王進攝(四川阿壩瓦切塔林)
▲《聖山古寺》 翟才旺攝(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炊煙彌漫清東陵》 劉滿倉攝
▲《中國風格》 劉滿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