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X博士(微信id:doctorx666)
作者:杜夫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遙遠的非洲,除了跟長頸鹿大象打個照面,可能還會看到這樣的怪誕景象:
廢土一樣的荒原上,幾名龍精虎猛的黑叔叔眉頭緊鎖,架起膀子拉開了弓步。
他們互踹,旋轉,鯉魚打挺,後空翻:
請神上身,刀槍不入,非洲還有義和拳傳人?
趁其不備,一招猴子偷桃直取下陰:
這群黑叔叔練的不是Chinese Kung Fu嗎?看到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朋友都會一臉懵逼,不禁發出哲學三問:
他們怎麼會懂中國功夫?
他們為什麼要練中國功夫?
他們從哪兒學的中國功夫?
這一切還得從上個世紀說起。
實際上,非洲兄弟的功夫情結由來已久。
早在1985年,大陸的出訪者就領教到了非洲兄弟們謎一樣的狂熱。
當時大陸訪問者正在坦桑官員的陪同下參觀當地的電影院,剛一進門就聽到了一陣刺激的尖叫聲。
進放映廳一看,原來電影院正在放功夫片《武當》,全場的黑叔叔們高興地像瘋了一樣,對著螢幕不停怪叫、鼓掌、跺腳…
這種狂熱令人難以置信,但啼笑皆非的是:雖然功夫片在非洲大受歡迎,但非洲卻一度是功夫片廠商的棄兒。
畢竟搞電影不是請客吃飯,總得按經濟規律辦事。
上世紀80年代,大陸曾一手抓傳播,一手抓經濟效益,向非洲輸送了281部電影,這其中就有不少功夫片。
但無厘頭的是,這些電影十年總收益加起來才15萬美元,也就是說每部電影每年票房才53塊3美元。
除了中國這種鐵哥們,很少有片商願意把電影賣到非洲,除非他就沒打算賺錢。
▲大陸向非洲輸出的功夫片
但功夫片對於黑叔叔們來說是成癮的,看過之後就很難戒斷,為了看功夫片,這群黑叔叔甚至開始「不擇手段」,幹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上世紀70年代,馬維拉沒有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為了看功夫片,黑叔叔們通過特殊手段搞了些電影拷貝。
但電影到手了,對白聽不懂,字幕看不懂,黑叔叔們愣是通過腦補來想像人物對白,用想像力譯制了不少功夫片。
而老少邊窮地區,功夫片更是稀缺品,在加納,一些雞賊的電影販子開始投機倒把,當起了版權蛀蟲,在非洲搞起了「移動電影院」。
其實移動電影院就是個流動攤販,只要你搞到台20寸小電視,一台錄影機,幾盤錄像帶,電影院就可以開張了。
只是有的時候得備上個發電機,因為搞不好所到之處連電都沒通。
▲移動電影院的真面目
為了宣傳功夫片,黑叔叔們開始打廣告,但當地條件實在有限,找不到像樣的印刷廠。
於是電影販子們雇來了一些自學成才的畫師,手工把海報畫到金坷垃面粉袋子上招徠生意,有時畫海報實在找不到參考素材,畫師們就只能靠想像力自由發揮了:
▲海報上賊眉鼠眼的李連杰叔叔旁邊,站著潘長江和鞏漢林
▲這海報黃飛鴻看了都想打人
▲海報上這個一臉色相的油膩老逼竟然是成龍大哥
就這樣,黑叔叔們苦難行軍,如饑似渴地看完了一部又一部功夫片。
電影中那個刀光劍影、善惡有報的江湖在他們的腦海中也逐漸清晰。
他們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功夫是個好東西。
功夫片的時代就像走馬燈,來得猛烈,消逝的也快。當功夫片開始被浪漫化的時候,恰恰說明它的時代已經終結了。
李小龍、少林寺、黃飛鴻這些名詞不再屬於前沿和潮流,而是慢慢被納入懷舊、經典的記憶膠囊。
▲昔日的功夫片巨頭如今早已難覓蹤影
即便如此,黑叔叔對功夫的激情卻有增無減。
在肯亞,許多人沒法接受李小龍已經去世的事實,他們偏執地編織著善意的謊言:
「李小龍根本沒死,而是藏在肯亞練更厲害的功夫。」
而剛果(金)的黑人兄弟看上去則更加真誠,他們在維和官兵的幫助下學會中文,就開始給自己起中文名,叫成龍李連杰。
不難發現,功夫片在非洲備受推崇也許只是次無心插柳,但偶然中卻充滿了必然,對於飽受貧窮和戰亂的黑叔叔們來說,功夫片中善惡有報的世界就是一片淨土。
功夫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能夠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秩序被壞人打破,你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壞人從世界上消失,僅此而已。
這種熱忱就像青春期男孩的躁動和憧憬:仰慕你的功夫偶像,為他揮灑荷爾蒙,想像著有朝一日,你就成了他。
對於一般人來說,看看功夫片,自我滿足下也就夠了,但有的黑叔叔比較較真,為了滿足自己的功夫幻想,不顧千山萬水之遙,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學拳。
1984年,河南少林寺突然來了個黑小夥兒,這小夥叫本紮,是個高幹子弟。
母親是加蓬的前財政部長,舅舅是加蓬前駐中國大使。
這小夥因為看了幾部邵氏武俠片,以為中國人都會飛,就做通了舅舅的工作跑到了中國少林寺。
盡管本紮沒學會怎麼飛,但功夫練得還算不錯。
習武十年,終有用時。機緣巧合,本紮開始演功夫片,最後幾乎成了國產功夫片的黑人專業戶,堪稱非洲王寶強。
▲《龍在江湖》、《沖出亞馬遜》中的黑叔叔都是本紮演的
而在喀麥隆這個對武術傾慕的國家,黑叔叔們一度認為武術是宗教,只有和尚才能練。
衝著少林正宗四個字,喀麥隆巴福部落的王子不惜散盡家財跑到少林寺,終於得到了方丈認可,獲得法號釋延麥,成為了正宗非洲武僧。
▲釋延麥在和師兄對練
學會功夫之後,釋延麥師父輾轉於非洲6個國家開館授徒,少林嫡傳非洲弟子多達三千人,可以說成功建立了少林寺非洲分舵。
▲釋延麥在表演硬氣功
而中國功夫的集散地少林寺,乾脆開了個非洲學員培訓班,主動向非洲招生。
大多數來學拳的黑叔叔們都非常爭氣,學成回國後紛紛開設少林拳館,將少林正宗的標桿插到了非洲十餘個國家。
▲黑叔叔在向少林武僧學習武術
所謂北有北少林,南有南少林,搞不好過幾年非洲直接開個「非洲少林」,那麼黑叔叔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功夫呢?
我想答案可能得從《戰狼》裡找。
好多人不喜歡《戰狼》,但《戰狼》中有形容黑叔叔的話:
「這幫黑哥們,無論什麼戰爭啊、瘟疫啊、貧窮啊,你只要給他們一堆火,他們立刻就樂呵起來了。」
其實這句話挺對,非洲是個充滿著動蕩和不安定因素的地方,對於黑叔叔們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就是給自己找樂子,鍛煉鍛煉身體,一是心態好,二是身體壯實。
正如大學者雷海宗所說:
人格和身體雖並非一件事,但是一般的來講血氣不足的人,精神氣質也不發達,遇到危險,即使不萎縮失節,也只能顧影自憐的悲痛嘆息,此外便是一籌莫展。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馬拉維黑人兄弟自製的功夫片,我們略加剪輯做成了一個片段《非洲奪命拳》:
▲《非常奪命拳》概念海報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黑叔叔們自娛自樂,展示邵氏功夫片、甄子丹,甚至李小龍的武打風格,有板有眼,龍精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