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甄嬛傳》小主生活過的宮殿內景

麗嬪的啟祥宮(太極殿):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宮,因嘉靖皇帝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故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代晚期改稱太極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齊妃的長春宮西配殿:此宮明代為妃嬪所居,天啟年間李成妃曾居此宮。清代為後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後曾居住長春宮,死後在此停放靈棺。同治年至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後一直在此宮居住。

齊妃的長春宮:照片中的洋娃娃是宣統皇帝之淑妃的。

華妃娘娘的翊坤宮:照片中為末代皇帝溥儀身邊的太監張謙和。

重華宮:重華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以北,原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歷為皇子時,初居毓慶宮,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後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歷被封為「和碩寶親王」,住地賜名「樂善堂」。弘歷登極後,此處作為肇祥之地升為宮,名重華。

坤寧宮:坤寧宮改建後,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其中宮的地位並未改變。康熙四年(1665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後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

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後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坤寧宮:這方「位正坤元」匾額,是雍正元年所制,四周配以金漆九龍邊,雕有雲龍九條,氣勢威武。

雍正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掛於坤寧宮,《國朝宮史》:「(坤寧)宮左為東暖殿,世宗憲皇帝御筆匾曰:「位正坤元」。右為西暖殿,御筆匾曰:「德洽六宮」。二殿與昭仁、弘德二殿相對,俱康熙三十六年建。」

養心殿東暖閣:明代嘉靖年建,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初順治皇帝病逝於此地。康熙年間,這裡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制作宮廷御用物品。

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明間:電視劇《甄嬛傳》雍正皇帝工作的地方。

體順堂:養心殿後寢宮東耳房。明代已建,稱隆禧館。雍正後稍有修葺,一直未名,清咸豐始名曰綏履殿,後曾改曰同和殿。光緒初年改曰體順堂,堂前掛鈐有「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的體順堂匾。

皇極殿明間: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欽安殿: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牆垣後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間曾在前簷接蓋抱廈3間,後拆除。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