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發表海外調查:外國人愈來愈熟悉哪些漢語詞彙?(附榜單)

以下內容來源:新華社

記者:榮啟涵

北京2月18日電

中國外文局近日首次發布了《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產生的政治話語如「中國夢」「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以及「反腐」等辭彙獲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多認知和理解,中國道路、中國方案日益為世界民眾熟知。

(文末附完整榜單)

據外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研旨在從拼音外譯為切入點,從一個側面研究中國話語在英語世界主要國家民眾間的認知狀況,和中國話語在世界的認知走勢。

調研選取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南非、加拿大、新加坡和印度等8個英語圈國家的民眾作為調研對象,形成了進入英語話語體系的漢語拼音辭彙認知度前100位總榜。

報告中,上榜漢語拼音辭彙數量占榜單近五成,居榜單之首。

這意味著,過去不少翻譯成英文的中國詞,開始直接被漢語拼音替代,而這其中又以中國傳統文化類辭彙占比最大,例如「孔子」「春節」「中秋」「少林」「功夫」等。

在這份報告中,認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國詞,文化類所占比重最大,春節、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慶悉數上榜。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過去不少翻譯成英文的中國詞,開始被漢語拼音替代。比如熊貓,外國人不光知道panda,還知道這個憨態可掬家伙的中文叫法「熊貓」。

還有餃子,過去叫dumpling,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語詞典》也把拼音「JIAOZI」收錄進去。

專家分析認為,隨著中國的節慶民俗、先賢思想、傳統美食等越來越深刻地影響世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話語方式也正在悄然影響著世界。

此次調研發現的另一特點是,中國經濟、科技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與科技話語的創新。

榜單中,共有15個經濟科技類辭彙入選。其中,「元」「人民幣」躋身榜單前十位,且已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紅包」「支付寶」「網購」等因移動支付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辭彙,在年輕群體中有較高的認知度。

此外,榜單中還包括了「嫦娥」「悟空」「高鐵」等代表高端科技成果的辭彙,這些辭彙也獲得較高關注和認知度。

閱讀原文

以下內容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微信id:nbdnews)

編輯:王嘉琦

中國外文局發布《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經濟類榜單上,「人民幣」、「元」「央行」的知曉度最高,這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很大關係,彰顯了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

「網購」「支付寶」雙雙入選榜單的背後,是以電商和移動支付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崛起。

「中國製造」的漢語拼音認知度在榜單上雖排第79,但其對應的 「Made in China」無疑聞名全球。如果說易購、價廉曾是「中國製造」的主要特質,如今「中國製造」繼續風靡全球則主要依靠自主創新。

「十三五」一詞上榜,表明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中國帶來的新機遇,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透過榜單我們不難發現,拼音和漢字「中為洋用」正在成為英語圈國家的一種新風尚。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正在越來越為世界所矚目。

在《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中,「人民幣」和「元」的外媒傳播度以及民眾知曉度都十分搶眼,並且雙雙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無論在美國紐約、還是英國倫敦金融城,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漢語「人民幣」不僅成為高頻詞,還成了金融圈的必修中文詞。

美國紐約金融城:

中國銀行紐約分行 睿思文:「人民幣」,還有「資金」「風險」,因為中國銀行的人民幣清算業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詞兒就是人民幣。

英國倫敦金融城: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交易員 西蒙茲:在交易中心聽到最多的一個中國詞是「人民幣」

「人民幣」成為熱詞的背後,是其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目前,新加坡、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全球語言監測機構的報告顯示:

從1994年以來加入英語的新辭彙中,「中文借用詞」數量獨占鰲頭,以5%到20%的比例超過任何其他語言。

一個個中國詞漂洋過海進入西方主流話語體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詞也開始融入外國人的日常生活。在澳大利亞,一度很流行的中國詞「代購」還有了新涵義。

澳大利亞亞洲連線商務中心 中國業務經理 唐智軒:最開始很多澳洲的特色產品都通過代購進入到中國的市場。現在反過來,有很多澳洲人喜歡買中國的創新、有特色的電子產品。我自己買了一個掃地機器人,還有一個迷你投影儀,我覺得這個就變成一個新的代購。

長期往來於中澳之間的唐智軒說,小小的「代購」像一顆種子,讓大家看到中澳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眼下,中國已經和澳大利亞簽署了自貿協定,兩國的貿易聯系越來越緊密,聽說今年中國還要舉行進口博覽會,非常令人期待。

澳大利亞亞洲連線商務中心 中國業務經理 唐智軒:以後也有可能不需要代購。我相信以後這兩個詞,就是自貿協定還有進口博覽會,會變成新的熱詞。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以前對一些國家老百姓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概念,現在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跟中國的貿易、投資、旅遊各個方面都多起來了。用中文、學中文,可以增進他們的個人利益,中國走進他們的生活,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閱讀原文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中國官方公布2021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位列前三

xxx

我認真算了20年後的中國人口數據..

xxx

中國最新人口普查:14.1178億人,性別比微幅下降,漢族91%

xxx

中國即將發布最新人口普查結果,官方已經定調:繼續保持增長

xxx

【熟悉的五一回來了】2021年中國五一連假2.3億人出遊,花了人民幣1132.3億元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