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華社
記者:於佳欣、申鋮、周蕊
中國財政部最近發布消息,從2017年12月1日起,中國將進一步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這次降低進口關稅的消費品有哪些?消費者將得到什麼實惠?會對商家乃至中國消費產生什麼影響?
降低進口關稅,哪些產品降幅最大
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妝品關稅由10%降至5%,咖啡機、智能馬桶蓋由32%降至10%,礦泉水由20%降至10%……
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嬰兒尿布及尿褲,以及部分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均降為零。
不難看出,此次降稅產品的一大特點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覆蓋面廣、降幅明顯,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服裝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消費品,共涉及187項商品,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其實2015年以來,中國已連續3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分別是2015年6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主要選取了中國居民在境外購買意願較強、關稅稅率較高消費品。
到2017年11月,中國已對152個稅號的消費品實施了暫定稅率,平均降幅為50%,涉及一般貿易年進口額109億美元。
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部分消費領域,中國有效供給能力與人民消費需求的不適應正是這一矛盾的體現。而適當擴大國外特色優勢消費品的進口是破解這一矛盾的途徑之一。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說,此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一方面有利於擴大國內有效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於進口產品同國內產品開展競爭,引導中國供給體系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消費需求變化。
「從過去的高新產品到如今的消費品,降低進口關稅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這是在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下中國外貿思路轉變的表現,有助於推動進出口貿易平衡。同時也能讓國際市場更多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降稅新規出台,對各方影響幾何
進口關稅的調整意味著今後消費者在國內即可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進口產品。
這一政策的直接影響就是有助於將大量外流的消費留在國內。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遊客境外旅遊消費達到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中國遊客是世界上境外旅遊消費最多的遊客。
國內外產品的差價成為消費外流的主要原因。專家指出,中國居民每年在境外的消費若有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回流,就能拉動消費增長一個百分點。消費品進口關稅降低力度加大,有助於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進口關稅的調整對跨境電商平台是一個直接利好,將減少海淘稅收監管的盲區,促進更多國外產品通過正規管道進入國內,從而實現消費留在國內,稅收留在國內,也會讓商品的品質和供應鏈管控更有保證。
化妝品集團歐萊雅此前兩度響應中國對化妝品下調關稅以及消費稅等政策。歐萊雅(中國)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調整將有利於豐富消費者選擇,促進市場活躍。企業將盡快進行內部評估,加大對產品研發與創新、生產、服務及人才培訓等領域的投入,以作出對消費者利益最大化的相應調整。
「這一舉措將通過開放加劇國內產品市場競爭,對國內生產形成一定壓力,對國內相關消費品行業的轉型升級產生倒逼作用,也有助於推動中國企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趙萍說。
促中高端消費,除了降稅還有什麼招
降低進口關稅通過發揮其正向引導和調劑餘缺作用,已成為中國擴大消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於擴大消費品進口來說,關稅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抽樣顯示關稅額在商品零售價中實際占比僅為0.5%至7%,對縮小商品境內外價格差異直接作用有限。降關稅對擴大消費品進口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商品進口量和國內售價變化最終還是要市場決定。
中國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並提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盡管進口商品能填補國內市場不足的空白,但作為經濟大國,國內需求的滿足要更多依靠國內供給。」趙萍說,尤其是隨著人們消費需求升級,僅僅靠進口中高端產品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供需矛盾,還要通過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加快新產品的生產和供給。
曹磊表示,真正解決消費外流、促進中高端消費要多措並舉,一方面要推動跨境電商在通關、倉儲、物流等方面的便利化,方便消費品進口;另一方面要致力於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塑「中國製造」,做大做強民族品牌,這才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