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為: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
疑似因標題和內容敏感遭到刪除。
原作者後來以新標題【給巴喬的一封信】重發。
本文來源:巴喬愛吃糖(微信id:baggio_love_candy)
五年前,你來到我們身邊,53cm,7斤5兩。如今,你翻了一個跟斗已經110cm了,恍惚間就像是昨天。
很快,你也會像其他孩子一樣踏入校園,每天忙於繁復的功課和讀不完的補習班。可是媽媽爸爸,想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童年,想讓你看到學校裡不曾看到的世界。
對不起,你咿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媽媽爸爸沒有帶你去3w的早教班。
對不起,你適齡踏入幼兒園之時,媽媽爸爸沒有送你去8w的雙語。
對不起,當你即將入學之時,媽媽爸爸依然無法給你800w的學區房。
但是我們願意辭去工作,帶你一起去「環遊世界」!
我們想告訴你,什麼是湛藍色的天空,沒有塵土沒有霾。
▲希臘聖托里尼
想讓你看到,國王的城堡原來不僅僅存在於童話故事裡。
▲德國新天鵝堡
想告訴你,溪水本應該是怎樣的清澈見底,無憂無慮。
▲德國巴登巴登
想讓你看到,古老的風車現在依然運轉不息。
▲荷蘭小孩堤防風車村
想和你說,成人的世界,曾幾度充斥著鮮血與殺戮。
▲華盛頓歷史博物館
想和你說,在基督教的世界裡,耶穌經歷了怎樣的苦難與艱辛。
▲布魯塞爾聖米歇爾大教堂
想讓你知道,這個世界有一種古老的文明叫瑪雅,有一個「大民族」叫印第安。
▲墨西哥太陽金字塔
想讓你了解,種族間的衝突與融合,千年以來綿延不休。
▲耶路撒冷哭牆
想讓你明白,虔誠的人們,在期待著靈魂深處無盡的救贖。
▲墨西哥城瓜達盧珮聖母堂
想讓你懂得,貧窮的邊緣,頑強的人們依然樂觀!
▲古巴哈瓦那街頭
在聖托里尼,你看到了黑色的沙灘和極美的夕陽。
在死海之邊,你看到原來「海」也可以綠如翡翠,不會遊泳也可以盡情浮遊。
在哈瓦那,你遇到了來自美國的聖誕爺爺,拿著他送你的幸運金幣興奮不已。
在華盛頓,你在林肯紀念堂裡第一次聽說了黑人、奴隸制和種族歧視。
在白宮,你發現原來總統是可以被大眾用來諷刺和嘲笑的。
在多倫多,你看到了如此多的亞洲面孔在地球的另一邊和諧交融。
在拉斯維加斯,你看到了精彩的水上表演,連連叫絕!
在紐約曼哈頓,你激動的尋找 蜘蛛人的快樂身影,樂此不疲。
在黃石公園,你看到慢吞吞的野牛,一觸即發的沸水熔漿,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清澈水面!
在耶路撒冷,你看到城市裡的荷槍實彈,看到黑衣捲髮的猶太教徒。
在華盛頓,你看到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顛沛流離,也看到了動物起源和人類演化。
在加拿大的國家公園,你感受著一天之內的四季交疊,瞬息萬變。
在尼亞加拉大瀑布,你看到了兩國邊界也可以如此的和平相處,互尊禮讓。
在墨西哥,你看到幾代人的鮮血和努力才能最終換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
我們不知道你懂了多少,明白了多少,也不知道你未來會記得多少,但是卻能夠感受到你點滴的變化。
在荷蘭,你第一次用相機開始攝影,此後變得愈加有模有樣。
在羊角村,你第一次自己駕馭遊船,歡快愉悅地樂不思蜀!
在斯圖加特,你第一次在中文解說的幫助下獨立參觀汽車博物館。
在阿姆斯特丹,你第一次小心謹慎的餵食鴿子,待到三個月後的舊金山,卻早已惶恐不再!
在哈瓦那,你大膽自信的向往來的車輛揮手問好,疲憊至極熟睡在38度的公交車上,嘴裡還一直念念不忘切格瓦拉卡斯特羅。
在羚羊峽谷,接近40度的高溫下,我們排隊等待了2個小時,你一直安靜的自娛自樂。
在雅典,你高溫徒步走街串巷近10個小時,不曾讓我們抱你一下。
在加拿大,你開心的結交了新的朋友們,不分國界,暢快淋漓!
在耶路撒冷,你問媽媽,穆斯林和猶太人,為什麼都不愛笑?媽媽告訴你,下次你試著先微笑。
在奧斯維辛,你曾為那些無辜的孩子哭泣流淚,你不能理解為什麼殺戮的魔爪會伸向孱弱的孩童。
在聖墓教堂,你跟隨虔誠的基督教徒們,俯身朝拜,雖然你不懂這意味著什麼,但是你選擇了安靜和尊重。
在班夫公園,你勇敢的站在懸崖之巔,不曾怯懦,不曾退縮!
在路易斯湖邊,你告訴我們長大要和爸爸一起翻越雪山,登頂高峰!
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可是小小的你已經大大的不同。
龍應台在《目送》裡面說過,過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會我們如何追求卓越,從砍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
爸爸媽媽不想僅僅教會你如何拼命的學習,如何擁有所謂勵志人生。
我們更想教會你,跌倒時如何跌的從容而有尊嚴;
受到傷害時,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如何才能頑強的自愈;
衝突與分歧時,如何包容、退讓和堅持。
成長的路上,我們願意陪伴你任何的失敗、痛苦、無助和彷徨,願意教會你怎樣才能勇敢,怎樣才能獲得智慧和力量。
帶你環球旅行,
讓你適應各種生存環境,你才有能力在未來的生活裡遇事不驚,泰然自若。
讓你的眼裡擁有更廣渺的世界,你才會帶著包容與好奇之心走的更遠。
帶你領略更多的人生百態,你才懂得人生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本就不同。
終有一天,你將掙脫我們的雙手獨自向前,只願彼時你可以掌控孤獨,因為「智慧也必然來自於孤獨」。
終有一天,你將背起行囊漸行漸遠,只願彼時遠去那背影,寬容、自信、堅強而獨立!
愛你的爸爸媽媽
2017年10月17日
一個熊孩子和一對任性夫妻的
生活旅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