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海澱溫泉鎮的中關村創客小鎮大樓外景。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本文來源:新京報
記者:吳為
2017年9月13日,記者在位於海澱溫泉鎮的中關村創客小鎮採訪時獲悉,作為北京試點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首批公租房,小鎮為初創企業提供住宿、辦公等條件,實行房租50%補貼。目前,已進駐創業團隊300餘家,65%入住創業者是30歲以下青年。
同時,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今年下半年北京市迎來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項目的入住高峰期。而中關村創客小鎮二期工程最快也將於年底開工建設。
▲為創客們準備的住宿房間設施齊全。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近40平米精裝修房房租每月僅千元
「以前公司在藍靛廠附近給幾個高管租的房子,一個月2萬多。現在我住的這個兩居室,加上水電費,一個月只有1500塊錢。」入駐小鎮的一家企業負責人李鵬昨日告訴記者,企業十幾個員工目前都已經在小鎮入住,37平米的開間每月房租只需1070元。
創客小鎮前身是「351地塊公租房」。這是北京試點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首批公租房。該項目位於海澱區溫泉鎮,地理上是中關村輻射的重要區域。2015年5月,在項目開工兩年後,「351地塊公租房」的定位進行調整——面向創客人才專配。
入住創客小鎮可獲50%租金政府補貼,以40平米房間為例,市場租賃價為58.27元/平米/月,補貼後月租只要1165元,兩居室月租也才1800元,比市面房屋租金便宜了一半多。
李鵬所在的企業已在創客小鎮辦公,他們租用的5間辦公室每月辦公成本僅8500元,相比此前每月3萬多元的辦公成本,又是一筆不小的節省。
中關村創客小鎮科技公司介紹,目前小鎮正在裝修辦公區域,未來的創客小鎮將融合眾創空間、創客公寓、創業生活、創業服務4大功能模塊於一體,以社區內共享辦公空間為著力點,從生活、工作、交流、資源等方面,建設面向雙創人群的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
申請租賃公租房項目 不限北京戶籍
北京市的公租房申請條件嚴格,按照此前的規則,創客們要想申請公租房,既要有北京戶籍,年收入又要在10萬元以下。在創新創業潮湧的中關村,創客小鎮又在公租房的配租制度上實現了創新和突破。
2016年4月11日,海澱區正式將「351項目」確定為海澱區創客人才公共租賃住房試點項目。不到一個月,海澱區房管局、財政局、海澱園管委會就聯合印發了《海澱區創客人才公共租賃住房暫行管理辦法》。
區別於普通公租房對租戶個人條件的審核,創客租房更側重項目。「除了無房、註冊時間不超5年外,還有100位專家要為團隊打分評審,過關才能進駐。」胡堃介紹。
2017年春節前,第一批創客入住。截至今年9月,小鎮2772套創客公寓入住率已達到70%左右。申請的創業團隊須為海澱區註冊企業,註冊時間不超過5年,產業方向符合條件,提交創業項目計劃書,經初審和專家評審通過後才能進駐。
北京5年將建50萬套租賃住房
從2011年起,北京市先後在朝陽區平房鄉、海澱區唐家嶺、溫泉鎮351、昌平區北七家鎮等5個集體土地地塊開展了租賃住房項目試點,建設租賃住房1.28萬套。
繼2017年5月唐家嶺項目開展選房入住以來,又陸續有溫泉鎮351和平房鄉兩個試點項目開展了入住工作。年底前,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將陸續完成選房入住工作。
「北京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由區政府按市場價格整體躉租作為公共租賃住房,再向中低收入家庭按公租屋價格出租,差價由政府補貼,入住項目統一設置租賃管理服務站。」北京市住建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今後5年,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大租賃住房供應,計劃建設租賃住房50萬套,並主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安排。
2017年是大規模推進租賃住房建設的第一年,目前各區2017年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地塊已基本選定,正加緊編制項目實施方案。重點在毗鄰產業園區、交通樞紐和新城的區域布局建設,周邊市政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齊全,交通較為便利,充分解決周邊就業人群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