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學全面實施「中醫藥課程」,輔修性質不考試,褒貶不一。

本文來源:新京報、中新網

新京報記者:沙璐、曾金秋

近日,浙江省「五年級小學生開中醫課」一事引發熱議。浙江省教育廳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教材編寫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主要由中醫藥管理局牽頭。面對中醫晦澀難懂的質疑,該工作人員稱,課程為輔修,課程也不會進行考試或考核。相關內容的審核不存在不恰當內容。

36課時基本每周一課

早在4月8日,在「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暨《中醫藥與健康》小學教材首發儀式」上,浙江省發布了全國首套小學中醫藥教材,這意味著浙江是全國第一個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地方課程的省(區、市)。

不久之後,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的《浙江省2017學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顯示,中醫藥與健康這門課被納入省級通用的地方課程教材,在小學5年級上、下學期使用,屬於小學生基礎教育拓展性課程體系的一部分。

記者注意到,課本包括《藥補不如食補》、《飲食有節》等內容,在《藥補不如食補》中,文中稱「食物不僅能提供營養,還能療疾祛病」,並介紹了《孫思邈善用食物治病》的故事。

浙江省《中醫藥與健康》小學教材師資培訓班也在杭州市舉行,旨在提高任課老師正確理解、把握課程教材的能力。教材共刊印70萬冊。

教材分上、下兩冊,共36課時,基本每周一課,內容涉及中醫基礎、保健、運動,飲食、情緒、針灸和推拿的特色療法等。

反應褒貶不一

嘉興一位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夏天喜歡一天到晚待在空調房裏,不喜歡出汗,希望通過學習可以改變之前的一些觀念。

一位溫州某小學科學老師表示:「開設中醫課程想法很好,但是感覺比較難實施,各方面條件還不夠成熟。」他表示,如果讓科學老師教授中醫課,很多人都沒有中醫基礎,很難勝任這項工作,而且有些學校師資比較緊張;另外,教材的內容也較為枯燥,不太容易引起學生興趣。

據報導,溫州市區一些學校已經在物色老師、準備課程,中醫藥與健康課程很快會出現在課堂上。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表示,,他曾向省教育廳申請開課,並向財政廳申請經費,上述部門都給予了理解支持。同時,他也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商量教材編寫事宜,聘請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擔任名譽主編,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方劍喬擔任主編。

以下為近日流傳的一封公開信,對此事持反對立場。

尊敬的浙江省教育廳領導:

驚聞浙江省五年級小學生即將在新學期裏開始學中醫,而且還作為必修課,開全國未有之局。教材主編、浙江省中醫藥大學校長方劍喬居然說此舉是「宣揚科學精神」,更是令我大吃一驚,感覺荒謬無比。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編修的地方教材《生命與健康常識》,錯誤地認為控水是搶救溺水患者的措施之一。經過多位急救醫學專家批評後,湖南省發布聲明,誠懇認錯,並立即修正該教材。今天看到我省出小學中醫教材,錯誤荒謬遠大於湖南省《生命與健康常識》的錯誤。懇請將所印刷的數十萬中醫教材立即回收、毀版,避免荼毒青少年。

具體理由列舉如下:

一、根據新聞報導公開的截圖,中醫教材就犯了嚴重醫學知識錯誤。​

目前看到就兩幅截圖,其一幅標題是「飲食有度」(見下圖),說的是一個11歲小孩,平時飯量大,後來去醫院查出糖尿病,該教材歸結為吃得太多、變得太胖、就得糖尿病了。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島β細胞損傷,胰島素分泌障礙,導致血糖增高,特點是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跟遺傳密切相關,多見於年輕人;2型糖尿病是因為外周細胞產生胰島素抵抗,而胰島β細胞本身大多正常、胰島素分泌大多正常甚至增多,症狀並不明顯,多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肥胖人群。

對於像書中提到的明明那樣的小朋友,如果罹患糖尿病,絕大多數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比較罕見。研究發現,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率為0.28%,而2型糖尿病估計僅為0.022%,只有前者的1/10左右。雖然青少年肥胖,的確很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但發病一般都會在14歲以上,很少發生在11歲。

所以這則例子,有太多的不嚴謹,會給孩子造成誤解,以為青少年糖尿病就是因為吃得太胖。實際上,如果看到一個青少年罹患糖尿病,首先就應該考慮為1型糖尿病,這跟遺傳大有關係,跟什麼「吃得太胖」「飲食無節」無關,多食只是患病的結果,而非原因。

如果說上述例子還只是不嚴謹,並無大錯,那麽下面一幅截圖「恐懼傷腎」就是大錯特錯了。

​截圖中的課文說「我們有時會大小便失禁,甚至嚇得昏死過去…這是『恐傷腎』『恐則氣下』」。恐懼是一種高級精神活動,跟腎臟沒什麼關係。所謂「嚇得小便失禁」,最多也是神經反射引發的膀胱括約肌松弛,這跟腎臟風馬牛不相及也。

此外,「嚇得大便失禁」、「嚇昏死過去」,那就更是與腎臟差了十萬八千裏,難不成中醫認為直腸、大腦也跟腎臟一回事?青少年要學習正確的生理解剖知識,分清楚腎臟、膀胱、直腸、大腦等基本器官的區別,是一個基本的科學素養。如此啼笑皆非、張冠李戴的錯誤,會不會給青少年的科學知識學習造成嚴重的混亂?

僅僅是新聞報導裏的兩幅截圖,就有嚴重的問題,真不知全書有多少謬誤。

二、中醫與現代醫學是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學術體系,會造成青少年科學知識體系混亂​

既然是普及醫學知識,為何只談中醫?而不普及現代醫學知識?如果同時普及現代醫學知識與中醫,那就會有更多矛盾與不協調。中醫的解剖學知識基本是錯誤的,跟現代醫學的解剖學天差地別,兩種知識體系一起教授給小學生,小學生很可能產生混亂與迷茫。我舉幾個例子:

中醫認為尿液是大便滲出物延三焦流到膀胱而產生的(「糞滲為尿」),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尿液是泌尿系統產生的,與糞便所在的消化系統並無關係,更不存在什麼「三焦」。

中醫認為心臟是思考的器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大腦才是思考的器官。
中醫認為心臟是造血器官(「心生血」),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紅骨髓才是人體造血的場所
中醫認為鼻涕是腦脊液滲出來的(「腦滲為涕」),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鼻涕是鼻黏膜分泌而成的,跟大腦沒什麼關係,除非是顱底骨折產生的腦脊液漏,那麽中醫還得個個是熊貓眼。
中醫提到「五臟六腑」,卻從來沒發現胰腺,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內分泌器官,中醫把它忽略了不大好吧。
中醫認為人體的腎臟是生殖器官,左右兩只腎臟功能還不一樣,一個是命門,一個是藏精,而現代醫學認為腎臟不是生殖器官,而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兩只腎臟功能沒有顯著差異,即便腎功能衰竭的血透患者,性功能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中醫的解剖生理錯誤不勝枚舉,中醫在解剖生理學上的「科學精神」基本是零蛋,難道方劍喬校長認為向小學生教授錯誤的解剖生理知識,也稱得上「宣揚科學精神」?

三、中醫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

中華民族要復興,國民具有健康的體魄、科學的精神非常重要。而這一切都要從小培養。中醫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根植於陰陽家而非醫學家的鄒衍所發明的政治理論陰陽五行學說。並不像方劍喬校長說的那樣,中醫是一門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裡面,同一種研究對象,不會有兩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比如,研究天體,只有一門天文學,不會還有中國獨特的「天文學」。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化學反應,只有一門化學,不會還有中國獨特的「化學」。同樣是研究人體,為何還要將醫學分為中、西,分為兩套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學術體系?為何會多出這種特殊化?

科學的特點是能夠證偽,能夠不斷的發展。現代醫學會把古希臘醫聖希波克拉底的書籍奉為經典嗎?希波克拉底的理論早就淘汰,掃進歷史垃圾堆,為何中醫還捧著幾千年的故紙堆當經典來看病?中醫認為祖宗最厲害,後代一代不如一代,秉持的是一套退化史觀,沒有發展沒有進步。

維系人類的健康,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有可靠的方法來保障。臨床試驗是全世界驗證藥物、療法安全性、有效性的金標準,一種可靠的方法,為何中醫要單獨自外於此?

四、中醫歷史上在瘟疫面前是一敗塗地,對中華民族的健康毫無貢獻。

有人粗略統計過歷史上發生在中國的瘟疫( 中國古代大瘟疫記錄選抄),長長一大串,估計有六七十次見於正史的大瘟疫,結果基本都是「死者大半,死者甚眾,死者無算,死者不可計數,滅門,絕戶」。在瘟疫前,中醫一點卵用都沒有。

1910年席卷東北的鼠疫病情,讓中醫在瘟疫面前的一無是處暴露無遺。當時天津一個中醫,大有你劉維忠愛發明神奇療法的癖好,發明貓尿抗鼠疫——「自近日鼠疫發現,中外名醫士百方研究,幾於才智俱窮。不意天津醫生竟能不假思索,發明許多奇妙方法,其中最奇妙者莫如貓尿一種。解者曰,醫者意也,鼠本畏貓,故以貓尿治鼠疫,其效必神。不知貓食鼠者也,腹中既有死鼠,尿中豈無瘟蟲?是研究尚未入細也。且以相克之理言之,則鼠固畏貓,貓亦畏狗,若取演進之義,與其用貓尿不如用狗屁。」

中醫不識細菌,不懂顯微鏡,更無病理生理知識。有些中醫無知無畏,跑東北去用中藥對抗鼠疫,害人害己,結果很快就得到印證:參與防疫人員的死亡人數發現,防疫人員2943人,死於鼠疫者297人,死亡率是1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救護車司機150人,死亡69人,死亡率45%;其次就是當地中醫,9人中有4人死於鼠疫,達44.4%;死亡率最低的是醫學堂的學生,29人死亡1人,死亡率是3.5%;有從業資格的醫師20人,死亡1人。( 走近諾獎的第一人:伍連德為何主張廢除中醫 )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郭松義的一篇論文,在統計了清代宣統年間北京城內人口的死亡情況,發現死因前五位,有四位都是跟瘟疫相關。位列第一的就是癆症,也就是肺結核。

中國古代人都非常短命,平均壽命30歲左右。比如, 根據《人口研究》的一篇論文所統計的數據,清代宗室成員就大多很短命。順治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5歲,康熙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3歲,雍正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29歲,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壽命僅為25.3歲。16歲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間。

最後再和領導談幾句。

同樣是浙江人,近代偉大的文學家、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先生,在《吶喊 自序》裡面寫得很明白:「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地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如今,居然讓小學生也學起「騙子」的經書來了,莫非有一種倒退百年的夢幻?

救救孩子……

來自一個有點良心的醫生

2017.9.13

閱讀原文

中國校外培訓行業正在降薪、裁員和轉型

xxx

教育培訓「團滅」背後,中國重大國策轉向:拋棄美國道路,轉向德國道路?

xxx

中國多所學校發布通知,家長沒打疫苗,孩子暫緩入學。輿論抨擊呼籲叫停

xxx

廈門大學,為什麼這麽牛?

xxx

中國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學校各出奇招「暗示」:「有兩位考得比較好的同學」

xxx

【中國高考閱卷史】考生人數屢創新高,給一千多萬名考生批卷的,可能不是人類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