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壹讀(微信id:yiduiread)
作者:安安
Cupisnow:壹讀君,為什麼中國人以前那麼崇尚黃色,最後卻用黃色來指代淫穢色情呢?
壹讀君:這是個好問題,所以壹讀君準備了一個長長的答案。
的確,黃色在中國歷史上一度尊貴無匹。
色彩藝術研究者約翰內斯·伊頓曾說:「在中國,最明亮的色彩黃色專用於皇帝…..黃色是最高智慧和文明的象徵。」
可惜風水輪流轉,占據頂點幾千年後,黃色不僅被中國紅搶去了風頭,現在更淪為了宅男點開硬碟時嘴角曖昧的微笑。落差之大,讓人唏噓。
走下神壇,僅僅是因為「大清亡了」?沒那麼簡單!
有人說,中國人古代尚黃,是因為戀土。
但其實面朝黃土的先民抬頭望天時,照耀著他們的太陽,也是金黃的。
給點陽光就燦爛是遠古人類的真實寫照,所以他們對太陽愛得極為深沉,「賓日於東,餞日於西」,生怕有一絲怠慢。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太陽鳥圖騰
為了更好的與太陽溝通,人們會選出一個能通曉人事,又能通曉神事的大巫師,賦予他祈求神靈保護的最大權力——祭祀權。
由於原始宗教的號召力,這位巫師成為了一個部落實際上的領袖;當宗教影響力衰微後,他的世俗權力便逐漸顯現。《詩經·大雅》中寫道:「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可見,早期帝王,就是祭祀神靈,號令天下的人。古代所謂的「禪讓」,其實就是讓出祭天的權力。
那麼帝王在祭祀時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呢?
當然是太陽同款——黃色。
《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以及《焦氏易林·乾》裡的「純服黃裳,戴上以興」都證明了,黃色是最高祭祀服飾的專用色。
相傳,最早將黃衣傳成正裝的是黃帝。古代的帝王為了彰顯自己身份的正統都喜歡附會一些東西。因原始的拜日習俗,黃色自帶光環,黃帝順水推舟的推崇黃色,並以此為號完全可以理解。
至於說軒轅氏有「土瑞之德」,是中央之帝,因此以黃為號,壹讀君覺得有些後人附會的意思。
不過五行的誕生與五色的結合,確實進一步擴大了黃色的群眾基礎。
五行不用多講,不知道不是中國人;而五色,是與金木水火土對應的五種顏色: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隨著五行學說的發展,它逐漸與皇權更迭聯繫在了一起。
《史記·歷書》說:「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
夏尊崇黑色,殷商上白,周則青睞赤色。而秦王掃六合後,再尊黑色,不是為了向夏朝致敬,而是因為:「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皆上黑」
風水輪流轉,等到了漢朝的天下,魯人公孫臣上書漢文帝,說:「始秦得水德,今漢受之,則漢當土德,土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
然而這一次,黃色遇到了點小波折。因漢高祖劉邦自稱是「赤帝子」,所以漢朝初年是「色外黑而內赤」,公孫臣的建議一提出就遭到了丞相張蒼的反對,最終被采納是到了漢武帝時。
作為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漢武帝將羽化成仙的黃帝視為自己的偶像。
正好西漢初年黃老學派盛行,該學派因將黃帝與老子共同尊為道教創始人而得名;推行的「無為而治」深受漢初統治者歡迎。黃帝是「土瑞之德」,漢武帝便也對「漢為土德」的說法深信不疑。
於是,在太初元年夏下令改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
▲武帝早期穿著也是外黑內赤
此後,漢朝國運綿延了數百年,足以讓黃色為正統的思想深入人心。
而黃色真正走上巔峰是在唐朝初年。宋代《野客叢書·禁黃》記載:「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
這種輝煌,一直持續到封建帝制的結束。
但黃色的衰落,直至與「色情」相連卻並不僅是政治更迭這麼簡單。
色情,色情,可見中國古代就已有用色指代欲望的意思。關於「色情」,在道教中最開始是指物欲,並慢慢發展出了性欲的意思。
不過最開始,性欲「黃」得不明顯,那時候更多的是「綠帽子」和「青樓」;當然,這不表示黃色就可以置身事外,道教書籍「黃赤」一詞便指代色欲。因此學界有「黃色表示色情似乎不會遲於北宋」的結論。
根據考證,可能甲骨文時期「黃」與「性」就有關係了。一種觀點認為,「黃」的字形取向於一個腹部隆起,仰面朝天的人形,很像孕婦。
如果參考「廣」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一個倒置的三角形,考古學家認為應該是「女陰」的意思。
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關於「房內補益」的部分也有「赤日黃月」之說。可見黃和性的淵源由來已久,只黃色在古代太尊貴才被掩蓋了。
▲「黃」字的演變
到了近代西學東漸,西方人對黃色的厭惡也被傳播了過來。相傳猶大告密時穿的就是一身黃袍,這個原罪讓黃色在基督教中成了「不潔、淫穢和下賤」。
1887年,法國出現了一個由工賊控制的假工會,碰巧其窗紙用黃色裱糊,被工人們譏諷為「黃色工會」,便又給黃色招了一波黑。新聞業興起後,為了能撥人眼球,有些記者常蓄意渲染色情、仇殺等新聞,因為紙張是黃色的緣故,被稱為「黃色新聞」。
至此,黃色在西方的含義基本定型。當「黃色報紙」、「黃色新聞」傳入中國後,其含有的「性」、「下流」等語義與「黃」原本的隱含意思結合。加之大清已亡,「黃色」故而走下了神壇。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尚黃習俗成因新探》,趙文晶,《錦州師范學院學報》
2.《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中的黃色審美文化研究》,任緒來,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3.《尚黃習俗考—從尚黃習俗看黃帝文化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影響》,劉靜軒,雲南大學學報
4.《中國人色彩審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徵》,張詠梅,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