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陳俊龍牙醫師強調,植牙具有不磨損鄰牙、咀嚼功能強、生命力長、外觀自然逼真等優點,逐漸成為國際口腔醫學公認的缺牙修復的首選。
植牙可能面臨的問題
但是,植牙的整個療程從半年到兩年不等。一旦術前溝通不夠或手術過程不順利,對醫患雙方都是痛苦的;即使是植牙完成後,如果不能咬太硬的食物,植牙鬆動等等,都會引起投訴或糾紛。
據醫改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植牙約占口腔投訴的30%,因為傳統植牙手術時間長、手術過程復雜、手術效果不理想,使植牙成為牙科第一糾紛。
植牙名醫陳俊龍介紹植牙到底是什麼?
據了解,植牙過程中首先需要破壞牙槽骨。
擁有多項植牙專利的哈佛博士陳俊龍牙醫師指出,傳統技術中,在破壞牙槽骨的階段要一直換鑽頭,可能要換十幾個鑽頭。接下來用骨粉補骨,觀察骨骼的形態…這個時間會受到患者是否打算在家打理牙齒的影響,最終達到植牙階段。
植牙後是密集就診期。剛開始會一個月去一次。條件好的話,就改成三個月、四個月或者半年。 復診的目的是觀察骨質水平、緊密度等情況。
「如果患者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照顧好自己的牙齒,隨時可能無法繼續療程,或者最終吃不下硬物,這就被認為是植牙失敗。」
陳俊龍牙醫師指出,傳統的植牙技術和器械從開始鑽孔就要不斷地更換鑽頭,患者要張著嘴,如果不夠大就要用支撐架撐住,恢復期往往需要一年。 「很多需要植牙的患者都是老年人,幾乎都有一兩種慢性病,在過程中可能會有影響,非常痛苦。」
所以陳俊龍發明了「一鑽植牙」
陳俊龍牙醫師強調,植牙療程的過程越復雜,出現風險和「錯誤」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他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究更簡單更安全的方法,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名為「一鑽植牙」的專利技術。
「一鑽植牙」這個系統包括植入物、工具和技術,相較於傳統的更換十幾個鑽頭的方法來說,「一鑽植牙」只用一個鑽頭就可以完成牙洞的準備。而通過這個微創技術的革命性進步,陳俊龍創下了17分鐘拔13顆牙,14顆牙同時植入的紀錄。
▲陳俊龍不只為其一鑽植牙技術申請專利,還申請了圖形商標。
在陳俊龍的執業生涯中,積累了許多無追索權的病例,包括老年患者、慢性病、牙周病等傳統上被視為植牙禁忌症的患者,最後,微創植牙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他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是,多年前,當他還在美國行醫時,一位高齡93歲的病人讓他植牙,讓他深深體會「能咀嚼食物的人才是活著的。」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植牙名醫陳俊龍博士談植牙基礎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