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上遊新聞
微信id:thepapernews
5月30日消息,矗立兩江交匯處23年的朝天門城門,5月30日開始正式拆除。
未來,這裡將重建一座仿古城門和城牆,重現老重慶巴渝雄關的恢宏氣勢。
現場:朝天門右側「城牆」已被拆除
5月30日下午,上遊新聞記者來到朝天門廣場。兩江四岸核心區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項目施工現場正在此地。
目前,整個朝天門城門及附屬建築均已被施工擋板圍住,在朝天門的城門所在地,可以聽見裡面傳出工程機械發出的轟鳴聲。
記者發現,目前面朝朝天門右側的「城牆」已經被拆除,拱門上方「朝天門」三個紅色大字還依稀可見。
歷史:現有「朝天門」城門建於1998年
作為重慶親水必去地的朝天門,曾經是無數重慶市民和遊客們感受兩江交匯的難忘之地。可當你沿著碼頭的石梯而下,從一個個門洞裏穿過的時候,是否注意到你頭頂城門框上,寫著「朝天門」三個紅色的大字。
沒錯,這個可能被很多忽略的「朝天門」,其實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23年時光。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現有的「朝天門」於1998年底建成投用。23年來,朝天門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和遊客的到來,也見證了朝天門片區的巨變。
這個「朝天門」,有一大兩小3個「城門洞」,可以直通朝天門廣場的頂層,再登石梯進入朝天門大門。它的下方是寬700米,共有128步的護岸階梯,整個梯道由8萬塊混凝土磚堆砌,呈環江扇形與廣場相互襯托。
未來:復建後城門題字將保留
未來的朝天門城門及城牆將建成什麼樣子?
如上面的新建朝天門效果圖所示,未來的新朝天門城門及城牆將更加復古。
牆體將採用條石狀的石材,更加貼近最早的朝天門的古意,重現老重慶巴渝雄關的恢宏氣勢。而不像正被拆除的現在的朝天門城門那樣的具有「現代氣息」。
據2020年5月印發的《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顯示,朝天門城門將被塑造成「人文之門」、「開放之門」。「重慶朝天門廣場」題字、「零公里」地標、朝天門纜車等歷史遺存將被保護;而朝天門廣場的下部建築空間,將以民生公司輪船為原型,利用功能性躉船建設重慶航運博物館。
除了朝天門城門及附屬城牆,朝天門片區作為作為兩江四岸核心區的「一號工程」還包含朝天門廣場段、洪崖洞段、東水門段,總長2.4公里,總用地面積約27.43公頃(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12.8公頃),總投資28億元。
去年12月31日,兩江四岸核心區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工程開工,標誌著兩江四岸核心區進入了全面加速實施階段。
▲效果圖
項目將實施朝天門廣場、碼頭、2.4公里消落帶的生態治理和品質提升,同步提高防洪抗災能力;打通洪崖洞-朝天門-東水門(湖廣會館段)分別在180和196標高處5-7米的步行系統,觀光電瓶車可無障礙通行。
項目還將激活朝天門廣場下6萬平方米的建築空間,成為市民、遊客文化休閒、消費的地標性公共區域;恢復朝天門碼頭、磨兜碼頭、民國新碼頭和大梯道,梳理現狀碼頭泊位,將14處泊位調整為6處,打造開敞的沿江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