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出面還原成都高中生墜亡前軌跡,跳樓現場沒裝監視器,警方研判現場僅一人

5月13日一大早,

新華社帶頭發布多名記者的調查採訪,還原事件軌跡。

成都當地知名媒體紅星新聞也由多名記者聯名發表聯合採訪,拆解事發後的各種質疑。

人民日報引用川觀新聞的影片,發布監視器畫面,主要是墜亡前30分鐘的軌跡,但跳樓現場沒裝監視器,有十分鐘沒有畫面。

根據媒體報導,成都警察從現場研判,雖然那十分鐘沒有畫面,但現場只有小林一個人。

以下是影片:

https://youtu.be/zjaT8cjSLfk

輿論已經不再是一面倒,特別是有群眾到49中學校門口呼籲真相之後,風向已經大變。

顏色革命、境外勢力成為各大留言區普遍出現的質疑。

新華社發表軌跡報導之後,儘管有十分鐘沒有畫面,網民已普遍接受結果。

來源:新華社

微信id:newsxinhua

記者:董小紅、李倩薇、吳曉穎、余里、高健鈞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

還原成都49中學生墜亡事件:關鍵監控有無缺失?墜樓是如何發生的?孩子為何走到這一步?

成都49中一名16歲學生近日墜亡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11日晚,記者連夜採訪學校、教育局、公安部門、家屬等多方關鍵人士,試著還原事件來龍去脈。

關鍵監控到底有無缺失?救護車有沒有及時趕到?墜樓是如何發生的?孩子為何走到這一步?

1

墜亡是如何發生的?

關鍵監控有無缺失?

針對網絡上「墜亡是如何發生的」「關鍵時間段的監控視頻有無缺失」的疑問,成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月9日19時08分,成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報警稱:在成都49中學校內有人從樓上摔下。

成都成華區公安分局跳蹬河派出所、刑警大隊立即出警到達現場處置,並在該校實驗樓與體育館之間的人行道上發現一具男性遺體,在遺體北側綠化帶內發現一副眼鏡,在遺體右臂處有一把美工刀。

警方告訴記者,經公安機關勘驗,小林(化名)墜樓起點位於該校實驗樓4樓與體育館之間的連接平台。

在墜樓起點南側的平台地面上,發現1處鞋印,在墜樓起點處護欄上發現1處踩踏痕跡,在護欄防護玻璃上發現1處踩踏痕跡,在護欄防護玻璃外側,提取到3枚指紋。經比對,平台地面足跡、護欄及玻璃上的踩踏痕跡與死者所穿帆布鞋足底花紋類型相同,護欄玻璃上指紋為死者所留。

事發後,公安機關法醫對小林的遺體進行了體表檢驗,遺體損傷主要為全身多處擦傷及骨折,鑒定損傷均為高墜傷。警方還介紹,根據理化檢驗結果,死者血液中未檢出農藥、鼠藥、安眠藥等毒藥物,可排除死者中毒死亡。

針對網絡質疑的「關鍵監控視頻缺失」,記者12日凌晨在成華區公安分局看到了警方調取的全部監控視頻。從9日18時16分小林從所在班級教室後門離開,至18時39分44秒小林出現在實驗樓5樓走廊盡頭,整個過程視頻監控連續完整。18時49分28秒監控上出現小林的墜樓身影。

「由於死者生前攀爬進入的連接平台屬於無人活動區域,未安裝監控,所以從18時39分至18時49分,小林沒有出現在監控視頻裏,但是根據現場腳印、攀爬痕跡等證據證明,此前沒有其他人進入該平台。」辦案民警說。

記者從監控視頻中看到,小林還在18時24分53秒時進入學校負一樓水泵房,並在水泵房內手持一把疑似刀具數次割左手腕,中間表現出垂頭、搖腦、情緒低落。在水泵房,小林共計停留約12分鐘,記者留意到其手腕上當時已出現明顯傷口。

針對學校不讓家屬看監控視頻的網絡質疑,警方告訴記者,因為相關監控是涉案(事)件證據,案發後,公安機關第一時間進行了調取封存,所以家屬向學校申請查看,未能在當晚看到。

5月10日11時許,小林父親、親友及律師等一行3人到公安機關查看了全部監控視頻。

2

救護車何時到達?

遺體被擅自火化?

學校處置是否失當?

小林出事後,家屬約兩個小時才接到校方通知,網絡上出現「學校故意拖延隱瞞」「救護車沒有及時趕到救治」「孩子遺體被火化了」等輿情。

成都49中學食堂的丁經理告訴記者,最早是一名食堂的員工發現有人躺在地上,該員工於18時56分撥打了120急救電話,19時08分撥打了110報警。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張傑介紹,該院於18時56分接到出診指令,之後一車4人於19時06分到達墜樓現場緊急施救,發現小林已無生命體征。之後救護車於19時31分回到醫院,結束出診。

為何事發2個小時才通知家長?學校安全中心主任米平回應說,學校報案後,組織班主任對學生身份進行辨認,但因學生頭部受傷嚴重導致辨認困難,直到19時54分才確認死亡學生身份。班主任在辨認學生時受到很大驚嚇,處於情緒失控狀態。

「這位女班主任當天上班匆忙,手機落在家裏了,後來通過翻閱手冊才找到了家長的聯繫方式。」米平說,「後來由我代為通知家長到學校旁邊的跳蹬河派出所會面。考慮到家長情緒的問題,在電話裏我沒有直說學生已經去世了。」

成都49中學副校長余光玲告訴記者,學校有3000餘名學生、近千名住校學生,為了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5月9日20時44分,學校通知小林家長到學校旁邊的跳蹬河派出所溝通協商。

當天晚上9點多,他帶著相關老師與小林父母見了面,小林的班主任由於情緒激動沒有參與見面溝通。

隨後,公安機關按照非正常死亡案(事)件處置流程,將小林的遺體運送至殯儀館法醫檢驗室保存。記者從殯儀館獲悉,小林遺體至今仍在殯儀館保存,不存在網傳遺體被擅自火化的情況。

12日上午,班主任和小林母親一見面,雙方就抱著跪在一起痛哭。「事發後,我都不敢去看現場,還是通過照片才辨認出來是小林,整個人都崩潰了,連路都走不動了。自己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事。」班主任對小林的父母說。

網絡還流傳「學校化學老師為留學名額實施迫害」的質疑,記者了解到,網傳的化學老師姓名實際上是該校一名語文老師的姓名,且該語文老師的孩子在讀高三,不存在與就讀高二的小林一起競爭出國留學名額的事情。警方稱,該質疑純屬謠言。

3

孩子為何走到這一步?

12日上午,記者在成都49中學附近的一家酒店見到了小林的父母,房間內有十多名親友陪伴著他們,房間內籠罩著悲傷的情緒。

成都49中學對外交流中心主任湯小林告訴記者,小林是49中(楓林校區)高二年級的住校生,學習成績優異,高考估計可以上一本線。

事發後至今,小林的父母仍然無法面對兒子已經離世的事實。

「我上周末去接孩子,孩子還主動跟我說這次考試考得不好,我問他考得不好的原因是什麼,他說是沒休息好,其實題目他都會做,還讓我放心,這又不是高考,高考他會考好的。」小林的媽媽魯女士哭著對記者說,她跟小林說媽媽相信你,不會給你壓力的。

「出事當天,我和孩子還討論了暑假去哪裡旅遊,我從學校離開的時候,孩子笑著跟我說『拜拜』,怎麽才兩個多小時就出事了。」

魯女士說,孩子成績不錯,性格開朗,平時住校,周末她接回家時一般都是有說有笑的,孩子對學習也很自信,有自己的規劃,之前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事發後,警方走訪調查數十名學校師生後了解到,小林在學校與他人關係不錯,未發現其在學校內與老師、同學存在矛盾或受到體罰、辱罵、校園欺凌的情況。事後,警方在小林的隨身物品中找到一張寫給一位女生的紙條,通過技術比對查明系小林本人書寫。

湯小林說,楓林校區建有心理諮詢室,配備了2名專職心理老師。初、高中新生入校時,學校會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小林「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但警方通過調取小林生前使用過的手機數據發現,去年6月,小林和好友在QQ聊天中寫道「天天想著四十九中樓,一躍解千愁」,今年5月,他用QQ號轉發給朋友的聊天記錄中有自我貶低的言論,表現出自我否定、多慮的情況。一些學生在警方調查中反映小林平時性格相對內向。

官方通報中稱,成都49中學在學生心理關愛方面存在薄弱環節。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類似此事件的自殺、自殘等悲劇時有出現。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鄧紅認為,當前中小學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總量不足、專業性不強等問題,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針對性不強,難以起到實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快補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而針對性不強也體現在對這起事件的輿情回應當中。

有關人士指出,在此類廣受關注的事件當中,過程的披露與結果的通報同樣重要。相關部門應正視輿情關切,及時披露更多事實,主動回應,避免由個體事件釀成嚴重輿情事件。

閱讀原文

來源:紅星新聞(成都商報旗下)

微信id:cdsbnc

記者:潘俊文 杜玉全 於遵素 彭亮

攝影:王歡

14個監控下的33分鐘

5月9日,星期天,學生返校。

18時20分到20時20分是成都市第49中第一階段自習時間,當晚高二4班安排了一場考試。

按照習慣,班主任老師18時就到了教室。18時10分,班委考勤點名,除了一名同學請假未到校外,一切如常。

過一會,班主任放下手裏備課的教案,走下講台巡視,小林站起身,走到她面前,稱要請假去上廁所。

「我點頭同意了。」班主任當時並沒有在意。記不清過了多久,年級組長跑來找她問班上有沒有缺學生,有學生墜樓了,她到現場看到一名學生平躺在地上,頭部附近有很多血。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醫生張傑當天值班。18時56分,他和同事接到120指令後出診,10分鐘後抵達現場。「現場為一名男性,經檢查,屬重度顱腦損傷,推測為頭部著地。」經過查體和心電圖檢測,該男子已無呼吸和心跳跡象,身體發涼,雙瞳孔放大,無物理反射存在。

19時10分許,張傑宣布了其死亡。

11日,紅星新聞記者在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查看了警方提取的學校監控視頻。14個攝像頭拍攝畫面記錄了小林走出教室到墜樓前33分鐘的軌跡。

記者看到,畫面中,小林於18時16分走出教室,在之後依次穿過教學樓、綜合樓、實驗樓、籃球館以及位於學校負一樓的水泵房,再從水泵房走出,穿過籃球館、實驗樓,在18時49分28秒,墜樓。在上述過程中,小林全程獨自一人,未與任何人有過交談和停留。

記者注意到,在18時24分53秒時,小林進入到了學校負一層的水泵房,右手持一把刀具。此後的幾分鐘裏,小林多次用刀具在左手腕上割劃。直到18時35分55秒,小林起身,於18時36分05秒走出水泵房。

離開水泵房後,小林又沿來路穿過籃球館過道,於18時38分25秒走出籃球館,走上實驗樓,於18時39分44秒出現在實驗樓5樓走廊。

18時49分28秒,安裝在體育館樓梯口的監控拍下了其墜樓的身影。

圖片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小林墜亡事發現場。

一位學校食堂員工最早發現小林墜樓。他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大約18時50分許,他發現有人墜樓後,立即撥打了120,之後向一名副校長作了匯報。

當晚值班的保安小鄧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了小林走出教室前教室內監控畫面記錄到的一些情況。

監控畫面中,小林曾在課桌一張紙條上寫著什麼,但具體內容看不清楚。然後,他走向了教室後面,當時老師也在教室後面,兩人有過對話。他在視頻上看到,兩人對話時,氣氛很平靜,交流時間也很短。

警方在遺體北側綠化帶內發現有一副眼鏡,在遺體右臂處有一把美工刀。後來,在小林學校的隨身物品中,警方發現了一張寫給一位女生的紙條,有「最近幾乎每周哭三次,上過天台,割過腕……」等內容。經鑒定,筆跡與小林作業本上筆跡一致。

16歲少男的心結

小林的班主任是位27歲的青年教師,這是她研究生畢業工作後帶的第一個班,到目前她與學生相處了一年多。在她印象裏,小林是一個高高大大,笑起來陽光,腼腆的男生。「生活老師也沒有說過(他有)異常,同學沒有反映過(他有什麼)問題。」談起小林,她眼中一直帶著淚光,但始終強忍沒有哭出來。兩天來,她已經哭了很多次。

這位班主任記得,4月份的公開課上,小林把《當你老了》英文版翻譯成詩經體,在講台上朗讀。「特別美。」班主任能感受出他是一個心思細膩的男孩。

但是,在「詩經」背後,卻有老師們不知道的另一面。

和小林接觸更多的同學知道得更多。一名與小林初中和高中都同校的同學說,小林平時性格內向,朋友不多,經常說一些否定自己的話。她透露,「他曾用刀劃自己手臂,用刀割腕,還經常說自己不想活了」。另一名和小林同班也同寢室的同學說,在他的眼裏,小林的性格可以用「時好時壞」來形容,他解釋:「心情好的時候會開玩笑,心情不好的時候,主動跟他說話他也不理。」小林平時喜歡看一些傷感文學。這名同學曾看到小林手上有劃痕,他問怎麽回事,得到的解釋是:「心情不好,自己用刀劃的」。

警方調查小林的社交軟件時發現,小林曾在QQ聊天中向一好友提到「天天想著四十九中樓,一躍解千愁」。

曾經和小林同桌的同學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小林留給她的印象是:內向。「很少與同學交流,感覺他沒有歸屬感,獨來獨往。」事發當天,她曾感覺到林同學的情緒不大好。

被追問的疑問

5月10日早上6時35分至14時33分,一位自稱小林媽媽的微博賬號連發三條微博稱,她兒子「5月9號17:40到學校,21點她接到學校通知,兒子從樓道墜落去世了。」微博上的文字充滿了悲痛甚至憤怒。由此開始,該事件在網絡發酵,網友對學校的做法提出諸多質疑。

其中監控問題被提及最多:為什麼學校不讓家屬看監控視頻?為什麼缺了約10分鐘的關鍵視頻?

紅星新聞記者向警方了解到,5月9日19時08分,成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19時13分,跳蹬河派出所及成華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先後抵達事發現場,並展開了現場勘察等工作。在取證工作中,對視頻資料全部予以了調取封存。故當晚家屬向校方申請查看視頻時校方未能提供視頻資料。第二天上午,小林父親和親友在聘請的律師陪同下來到公安機關,查看了全部監控視頻。

為什麼有10分鐘的視頻沒有呢?「其實既不是網上說的『攝像頭恰好壞了』,也不是故意沒有提供墜亡前的關鍵時間段部分,而是他經過的那一段路程,沒有被監控覆蓋」。

成華警方介紹說,從水泵房出來,小林沿原路返回到了實驗樓5樓,並走到走廊盡頭的平台,一直到這裡,都是有監控覆蓋的,但平台玻璃護欄外是實驗樓與體育館的連接平台,與5樓平台有1米多的落差。這部分是沒有監控覆蓋的。「這不是一條通道,平時也沒人經過。」隨後,紅星新聞記者現場核實了上述說法。

圖片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小林事發翻越5樓護欄。

但在這沒有被視頻拍下的10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會不會在這無法看到的10分鐘背後還有其他人?警方的現場勘察,推翻了這樣的猜測。

紅星新聞記者拿到的材料顯示:經公安機關勘驗,林某某墜樓起點位於該校實驗樓4樓與體育館之間的連接平台,在墜樓起點南側的平台地面上,發現1處鞋印;在墜樓起點處護欄上發現1處踩踏痕跡;在護欄防護玻璃上發現1處踩踏痕跡;同時,在護欄防護玻璃外側,提取到3枚指紋。經比對,平台地面足跡、護欄及玻璃上的踩踏痕跡與死者所穿帆布鞋足底花紋類型相同;護欄玻璃上指紋為死者所留。

警方其餘所有的調查都確認,現場始終只有小林一人。

根據現場勘驗等偵查,警方認定小林最終的墜樓起點位於學校實驗樓4樓與體育館之間的連接平台,系高墜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警方在學校的調查中,未發現小林平時在學校內與老師、同學存在矛盾和受到體罰、辱罵、校園欺凌等情況。紅星新聞記者在學校走訪中也沒有發現上述情況。

另一引發輿論關注的是事發後學校未及時通知家屬,擅自將遺體拉到殯儀館火化。

對此,成都49中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承認,小林父母獲得事發消息確實較晚。發現小林墜樓後,學校的平靜完全被打破。事發後,一面通知各班排查是否有學生缺少,一面開始組織當場班主任對學生身份進行辨認,因高墜後孩子面部辨認難度較大。

小林的班主任回憶,她趕到現場時,已經有很多領導、老師在,警察也在。遺體蓋著被子,有人掀開被子一角,露出臉,讓她辨認。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很害怕,就稍微看了一眼,就覺得不是、不是。」看到那悲慘的一幕,她當場大哭,被拉到一邊。隨後,她突然又下意識想起班上還有學生,自己是班主任,得回去。

回到班上,稍微平靜下來的她又突然想起,請假上廁所的林同學怎麽還沒回來?她準備出門去找,一位老師又上樓,拉住她,給她看了一張遺體的正面照。「這一次,我一看就是小林,然後就懵了。」

經過安撫,她略微平復後,開始通過班主任手冊查找家長聯繫方式。找到後,學校負責相關工作的老師給家長打了電話,「考慮到安全問題,打電話時我沒有直說學生已經去世了。」49中有1000多名住校生,還有大量的非住校生,考慮到學校的秩序,學校最終通知小林家長到學校旁邊的跳蹬河派出所見面。

經過現場勘驗後,公安機關按照非正常死亡案(事)件處置流程,將小林的遺體運送至殯儀館保存。紅星新聞記者從殯儀館獲悉,目前小林遺體保存完好,並不存在網傳遺體被擅自火化的情況。

雖然學校在10日下午、成華區聯合調查組在11日凌晨分別通報了此事,但並未能很好的消解家人及網友的疑惑,一些謠言也開始傳播。其中一個說法是:小林死於謀殺,原因是小林占用了學校「化學老師萬麗霞」孩子出國留學名額,被萬老師推下墜亡。

紅星新聞記者查證,該校確有一名姓萬的老師與網絡所傳名字極為近似,但她並非化學老師,而是語文老師。萬老師只有一名正讀高三的女兒,還有20多天就要參加高考。「女兒是藝體生,已經通過了藝術考試,中意成都的高校。最重要的是,49中沒有所謂的出國留學名額」。對於這樣傳言,她覺得完全是無稽之談。

5月11日晚,紅星新聞記者在49中校門外看到,有很多人在聚集。校園內,很多教室燈依舊亮著,學生們在盡力平復下來復習。還有20多天,他們將迎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