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國館文化
微信id:guoguanwenhua
全國最賢惠的男人,在四川。
01
在四川的街頭走一走,你會神奇地發現:
推老人的是男的、遛娃的是男的、買菜的是男的、做飯的還是男的……
整條大街上,誰也不笑話誰、誰也不羨慕誰,反正家家戶戶都如此。
四川同事就說,在上大學之前,他天真的以為全國男人都一樣:
女人指令一下,男人就得跑斷腿。
男人不僅主外也得主內,做家務的時間不比女人少。
能幹一點的會燒一輩子的飯菜,女人基本不用上灶頭;不太能幹的就打一輩子的下手,洗菜、切菜、洗鍋樣樣精通,萬一做不好還要笑瞇瞇地被嫌棄:「你腦殼有坑」、「你莫不是個瓜娃子」。
直到出省後,同事才恍然大悟,只有在四川才有如此濃郁的「耙耳朵(怕老婆)文化」:
孩子眼睛一睜,父母就在上演現場版「耙耳朵」,媽媽是家裏的總指揮;
晚飯過後圍坐在電視前,最熱播的是熒幕版「耙耳朵」,劇名就叫《幸福耙耳朵》;
男孩從小就培養耙耳朵,女孩是杠上花,男孩是杠上炮,男孩不勤快就討不到老婆……
要知道,107年前四川某婦女報就在大肆鼓勵男人做家務:
剛進門的媳婦家務活不會幹,婆婆丈夫也不嫌,就一邊笑嘻嘻一邊把活幹了,一家人和和氣氣。
很奇特?很不可思議?但這就是四川男人的現狀。
論全國最怕老婆的省份,四川男人排第二,還真沒有哪個省敢排第一了。
02
「天下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葉問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鐵定是忘記四川男人了——他們可是真怕老婆啊!
一個年輕小伙子闖紅燈被交警逮住了,短短幾分鐘女朋友就打了7個電話。
看到未接來電的時候,小伙子都慌了,忙問交警,該怎麽回電話?
沒辦法,川女子太潑辣了。
其他女人如水似花,川女子卻像朝天椒,個頭不大辣味十足。
即使在古代,被男權壓迫的她們照樣敢辣敢嗆:
中國最早女企業家是川女子——巴寡婦清;
丈夫死了就守著家業不斷經營、擴大,就連秦始皇都把她視作是最敬重的一姐。
▲圖| 巴寡婦清
中國私奔鼻祖是川女子——卓文君;
在貞女為榜樣的時代裏,她跟著男人就私奔了,哪怕這是女人一生最大的汙點。
▲圖| 卓文君
中國最勵志的皇后是川女子——劉娥;
誰說天子只能是男人的?誰說女人只顧著貌美如花就好?可她偏偏垂簾聽政11年,而且政績還超越了不少男人。
▲圖| 劉娥
中國唯一入正史女將軍還是川女子——秦良玉;
不愛紅妝愛武裝,國家有難女人也能去支援,她的武力值毫不遜於男人……
▲圖| 秦良玉
這就是一代又一代四川嬢嬢們,她們有著弱女子的皮囊、大女主的靈魂,即使身墜深谷之中,也能徒手挖出一條逆襲之路。
極度男權的社會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當下。
就連孩子都知道誰才握有大權,開口就是「媽老漢兒」、「婆婆爺爺」、「嬢嬢叔叔」啊!
03
口袋子決定腰桿子,川女子的理直氣壯從來不是喊出來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下面這張照片:
▲圖| 網絡
一個四川女人扛著大大的行李、提著塞得鼓鼓的大書包、還抱著一個小孩子。
在四川,這樣的女人有很多,她們吃苦能力滿分、能幹能力滿分。
川女子的足跡遍布全國,在工地上跟男人一起幹體力活、在條件艱苦的高原上開飯館、在烈日炎炎的大西北摘紅花……
女人的地位要靠雙手去獲得,而不能靠男人的疼惜與寵愛,這個道理在她們還是幺妹的時候就已懂。
父權的誕生,都因農耕時代男性是主力,只能打下手的女性就會被視作生產資料。
只不過,川女子很幸運,她們逃過了這樣的宿命。
四川有聞名全國的紫土、青灰土,肥沃的土地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
更重要的是,這種土不厚、夠松軟,不需要男人深耕,一個弱女子也能讓莊稼長勢喜人。
所以,從農耕時代開始,川女子就是家庭強有力的生產力。
等到了川茶、蜀錦發展時期,更是給川女子提供了很多好的就業機會:初級的采摘工、中級的製作工,還有高級的技術工。
要知道,川茶不便宜,唐宋時期朝廷就已專門用它做出口,還能為給軍隊換戰馬;
蜀錦是全國都追捧的奢侈品,上好的蜀錦也只有像華妃、甄嬛這樣的後宮之主才有資格穿。
如此一來,川女子的錢袋子鼓了、腰桿子也直了,想被輕視也不可能。
而在其他地區,無法提供主要勞動力的女性,有可能剛一出生就慘遭溺死。
蘇軾被貶黃州,當第一次看到當地的溺嬰習俗時,他非常震驚。
作為四川人的他,實在沒有在家鄉見過這種溺殺女嬰的習俗。
在清朝時期,四川某縣志就以無溺殺女嬰之事而驕傲。
沒辦法,唯有生產力才能有價值,人類的天性向來如此。
如果非要深究川女子為何全國地位第一,大抵是因為她們很早就明白唯有勞動才能獲得尊重的道理吧。
▲圖|大飛映畫 ©
04
一個敢拼,一個敢給。
最好的川女子,遇到了最好的四川。
在女性飽受壓迫的過去,四川就率先給出了平等。
在清代時期,德國人李希霍芬來到四川旅行,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與中國其他地方相比,不少四川婦女都已經不再裹小腳了,她們不用躲在家裏不敢見人,反而忙著操持生意、管理賬務,外人找她們說話,也是大大方方回應著。
李希霍芬感慨道:「四川人有權為本省感到驕傲,婦女在這裡的地位整體比中國其他地方要高。」
在小眾人群不被理解的當代,四川就率先給出了自由。
在知乎上就有一個問題,專門問為什麼成都亞文化會比較發達?
動漫、變裝、非遺、搖滾等等亞文化,都能在這裡迅速地紮根發芽。
就連當地政府,也都會去支持這些小眾群體的愛好。
都說「少不入蜀」,偏偏很多年輕人就紛紛前往蜀地,在那裏吃著火鍋、擺著龍門陣。
這就是四川,如此地離經叛道!
學者王怡曾說過一句特別經典的話:「山東的潘金蓮被武松殺死的機會,可能是四川的潘金蓮的100倍。」
同樣是潘金蓮,生在山東的她就註定會走上一條出軌、殺夫之路;
但生在四川的潘金蓮,根本不會走上被武松殺死之路,也許她從一開始就不會嫁給武大郎。
潘金蓮不同的命運,只因山東夠儒家,四川夠道家。
放眼整個中國,實在找不出第二個地方能像四川這般,比起反復強調男尊女卑思想的儒家,他們更崇尚老子的無為、莊子的逍遙。
道教就在這裡誕生,每個人四川人身上都一種道家氣質,他們可以打麻將、喝一下午的茶、在人流中慢悠悠散步,活得實在自在又逍遙。
在如此氛圍之中,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成就潑辣的川女子呢?
▲圖| 春情阿茶 ©
05
千百年來,無數中國女人都活成了一個模樣。
從一出生開始,她們就被不斷教育馴化,要不斷迎合男權社會的標準,要三從四德、要相夫教子、要操持家務、要依附男人。
可是女性到底該是什麼樣呢?
幸好,四川給出了答案。
女性,可以是野心勃勃,可以擁有權力做出一番事業;女性,可以穿上戰袍,與敵人廝殺戰場;女性,更可以是會辣會嗆的朝天椒,而不只是讓男人欣賞玩樂的路邊花……
▲圖| 蒽子-蘇州 ©
總之就不該是千篇一律地爭做賢妻良母、爭著要做貞女。
誠然,四川並沒有百分百實現平權,偶有男權至上的陋習發生。
但在男女平權這件事情上,四川已在全國取得了高分,依舊還是其他地區可以學習的榜樣。
畢竟,當男人買菜做飯、帶孩子還能成為網絡吸睛點時,那是不是說明很多人思想裏的辮子依舊還沒剪掉?
▲圖| 小羊憨古力 ©
參考資料:
1、《民國四川女性報刊與女性文學創作:1912—1936》譚梅
2、《格老子四川人》石維 馬小兵 林元亨
3、知乎問題:《東北女性和四川女性在當地地位都挺高的,那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成都亞文化會比較發達?》、《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都說四川女性地位高?》
4、《蜀錦,錦官城兩千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