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居民24小時不間斷連開5年震樓器,整樓住戶全遭殃,媒體披露隔天居然停了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微信id:xmwb1929

記者:李一能

4月30日,新民晚報記者再次來到上南花城事發居民樓,

發現持續了5年之久的「雜訊攻擊」已經偃旗息鼓,

對此變化居民們說這是這幾年來最開心的一天。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從昨天晚上開始,震樓的力度就明顯減弱,敲擊聲頻率減緩了不少。

而從上午9點後,持續了5年的雜訊突然停止,居民們在微信群中表示「幸福來得太突然」。

在多年來深受其苦的702室王阿婆家中,兩位老人正享受著失而復得的安靜時光。王阿婆說,502業主有問題有委屈可以坐下來好好談,影響全樓鄰居實在不應該。

王阿婆還表示,她並不記恨502室的鄰居,大家以後還是好鄰居。

而與502產生矛盾的另一方王女士也表達了希望和解的意願,她表示希望能和樓下鄰居好好聊聊,大家把話說開,心裡的結也許就能解開了。

從採訪之初,新民晚報記者就試圖聯繫502業主,上門敲門無果,根據鄰居提供的電話打過去,剛報完家門就被掛斷,再撥就接不通了,發簡訊也如石沉大海。但新民晚報記者會繼續努力聯繫當事人。

該樓居民是否能夠就此回歸正常生活?

5年的積怨是否能在一念之間得以化解?

502室的居民又會不會打開房門敞開心扉?

新民晚報還將對此事繼續關注。

以下是發於4月29日的揭露報導:

上海一居民24小時不間斷連開5年震樓器!整樓住戶全遭殃!究竟有何仇怨?

上海浦東新區上南花城社區,

有一幢樓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居民們不約而同地做著同一件事,

家家戶戶屯著一大堆耳塞。

這幢居民樓位於小區當中,

按理說是最為安靜的位置,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原來,

該樓502室住戶與樓上602室發生矛盾,

一怒之下使用了震樓器,

這一震就是五年。

一件瑣事震樓5年

日前,記者來到該居民樓,見識了震樓器的威力。首先,是一種類似規律敲擊榔頭的聲音,三下一個輪回,持續不斷。此外,還有不間斷播放音頻,聽著似乎是某種「黃色音頻」。

居民告訴記者,白天因為有白噪音,所以還能遮蔽一些,最痛苦的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晚上,這些雜訊會變得異常清晰,聲音隨著樓板蔓延全樓,整幢樓都深受其苦,最讓他們受不了的是,雜訊還只是震樓器威力的一小部分。

「最厲害的,是一種低頻震動,這個功能一開,整棟樓都在抖,震得人腦殼嗡嗡響,幾分鐘就吃不消。」居民說,在他們的抗議下,這戶人家稍有收斂,這一功能如今偶爾使用,但兩種雜訊攻擊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已經持續了整5年。

究竟是什麼仇怨,讓鄰裏關係變成一場噩夢?記者來到了當事人之一的602王女士家中了解情況。

進門就看到,王女士在客廳鋪上了席夢思,她晚上就睡在這裡,桌子上放著一堆耳塞,這是樓裏家家戶戶的標配。她家的臥室,是主要「攻擊」目標,雜訊這裡變得異常清晰,記者用手機分貝軟件測試了一下,最高達到了68分貝。

圖片

▲通過手機App測試,震樓器和各種噪音經常達到五六十分貝(非專業測試僅供參考)。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攝(下同)

說起和樓下的恩怨,王女士一聲嘆息,說多年前和他們家還是好朋友,一起散步一起逛街,直到2016年發生了一件小事反目成仇,引發這場持續5年的「戰爭」。

當時王女士家陽台的水管老化滲水影響到了樓下,因為沒有好好溝通,這點小事逐步升級,兩家人從親密相好變得形同水火。到了2017年,樓下就開始使用震樓器進行「無差別攻擊」。

▲居民無奈只能將床墊放在客廳噪音較輕處

鄰居「躺槍」苦不堪言

位於「攻擊」最前沿的602自然是苦不堪言,王女士的丈夫很久之前就已經搬出去住。而其他居民也是無辜「躺槍」,最倒黴的要數702的住戶。702住著一對老夫妻,記者上門時,85歲的鐘老伯正在睡覺,晚上睡不著只能白天打個盹,這樣生活已經持續了五年。

他的妻子王阿婆告訴記者,老伴的身體原來很好,就是這幾年迅速衰老,因為他們家離「戰場」最近,臥室裏的聲音只比602稍微輕一點點。本來就睡眠不好的鐘老伯經常一夜無眠坐到到天亮,因為精神萎靡還摔了兩跤,斷了5根肋骨,原本精神矍鑠的他已經被折磨得渾渾噩噩。

此時,其他居民也紛紛趕來,現場猶如「吐槽大會」,他們這幾年也是深受其害。有一位居民已經很久沒有在家睡覺了,每天晚上安頓好妻兒,就到丈人家休息,因為他睡眠不好,一夜無眠的結果就是第二天無法正常上班。他的孩子也不只一次向他抱怨,休息不好沒法好好學習,但學校就在邊上沒法逃離,他非常擔心孩子的學業會受此影響。

另一位居民更是倒黴,剛花了千萬買了這套房子,她如今非常後悔居然沒有在看房時發現這一情況。「我還以為是普通的裝修雜訊,沒想到日日夜夜不停,天天睡不好,早知道怎麽也不會在這裡買房。」

圖片

▲為了減輕噪音的影響,居民家中常備各種耳塞。

取證艱難無法維權

為什麼不聯合起來制止這種行為?居民們哀嘆道,什麼辦法都試過了,毫無效果。

首先是602室,也曾經用敲擊地板等方式反擊過,但隨即招來更大的報復,加上鄰居抗議,只能偃旗息鼓。其他居民也上門溝通過、砸過門、報過警、拉過電、信訪過、投訴過、打過官司、寫過聯名信、制定過樓組公約,但502只用一招化解:「堅守不出」,沒有任何辦法能阻止震樓。

每當居民報警,民警都會上門,但敲不開門,聲音只是暫時停止,等民警一走,雜訊攻擊又開始繼續。這幾年附近派出所的民警不知道上門處置過多少次,但就是因為取證難,不能固定證據,無法對其進行強制措施。

而且即便民警鎖定了證據,處罰手段也非常有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理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對於故意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第一次給予警告處罰;警告後仍不改正的,將對其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處罰。

再說去法院起訴,居民被告知要去指定的專業檢測部門出具環境檢測報告,如果分貝數超過標準,才可能發起訴訟。但檢測機構卻表示,被雜訊檢測的對象,必須是單位,比如工地、工廠之類,不能是個人,所以通過司法渠道解決也走不下去。

上南花城居委會張書記告訴記者,居委會也曾采取了各種方式進行調解,搭建平台讓居民進行協商,但均無效果。

上鋼新村街道信訪辦楊主任也表示,5年來他們為此跑了不知多少次,甚至去502住戶的單位溝通,但被告知此人已經退休,這是個人行為,單位無權管轄。

圖片

▲居民多方反映,仍無法解決震樓器擾民問題。

拒絕溝通訴求存疑

究竟502住戶的訴求是什麼?他們又有什麼委屈?怎樣才能停止震樓?

記者來到502室試圖採訪當事人,但一直沒人應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502室曾經與他們家主動接觸過,告訴他們不要參合其中,不要和其他居民一起「搞」他們。

「他們的訴求非常奇怪,我至今也難以理解。」

這位居民表示,這對夫妻上門後首先是訴苦,說602的行為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而其他居民都幫助602來「欺負」他們,丈夫還說他的妻子已經搬到其他地方住,除非妻子能夠回到這裡正常生活,否則就不會罷休。但說到「震樓」一事,夫妻倆就絕口不提。也有居民曾經了解到,502的訴求就是想讓602搬走。

一位居民曾經在502室開門時看到過屋內的場景,裝著好幾個監控攝像頭,桌子上也放著一堆耳塞,白天幾乎看不到這戶人家出門,只在夜深人靜悄悄出沒,電梯如果有人,只走樓梯。

如此殫精竭慮,小心翼翼,頂著全樓的壓力一心報復,鄰居們很難想像是怎樣的動力讓他們甘願犧牲正常生活,將損人不利己堅持到底。

602室王女士告訴記者,說她願意「投降」。

「只要他們願意開門溝通,我馬上就下樓賠禮道歉,或是其他什麼解決方式,都可以商量,只要停止震樓什麼都好說。」

王女士說,至今還記得和樓下鄰居相處甚歡的時光,現在她每天睡在客廳的席夢思上都會思考,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而鄰居們更是欲哭無淚,兩戶人家的鄰裏矛盾為何要殃及全樓?震樓器為什麼隨手就能買到?法律難道拿這種行為就毫無辦法?他們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律師說法】

上海方洛律師事務所宋博律師認為,這個案件表面上看起來與相鄰權有關,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並不符合《民法典》中關於相鄰權的規定。

相鄰權是相鄰權利人應遵循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這個權利是建立在自己具有生產、生活等合理需要的基礎上,在行使自己通行、通風、采光等生產、生活需要的權利同時,兼顧相鄰方的權益。

但是,本案中,502室房主使用「震樓器」長期故意製造噪音妨礙相鄰方的合法權益,已經超出了自己合理的生活需要,應該被視為故意製造排放雜訊等有害環境汙染因數,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應當按照環境侵權責任糾紛處理,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如果之前選擇按照相鄰權糾紛處理,就會有法律適用及舉證責任方面的障礙。但是按照環境侵權責任糾紛來處理,其處罰力度和舉證責任就將會對被告極為不利,或許能走出目前各方均無法解決的困境。

當然,法院在處理環境侵權糾紛案件啟動司法鑒定程序時,會根據被告的主體身份不同,適用的測量方法、評價標準均有所不同:

若被告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商業經營企業,可適用《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標準》;若被告為工業企業,可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雜訊排放標準》,分別以上述標準對低頻噪音進行檢測,並以此評價是否超標;關於振動則均採用《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進行檢測、認定。

本案由於被告為個人的情況下,完全適用於居民生活雜訊排放的特殊標準尚未出台,給法院的案件審理帶來挑戰。律師建議可以參照適用《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標準》、《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進行低頻雜訊及振動的檢測、鑒定。

網友:有什麼問題不能好好坐下來溝通?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