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yi控,知乎大V,在軍事領域有盛名,也喜歡回答二次元和遊戲等話題。
大家都叫他「蘇翻譯」,因為他本來的帳號是蘇翻譯,2018年被知乎永久禁言。
他寫過小說,分別是「抵抗」和「靜夜」,都沒有寫完。
知乎甚至有蘇翻譯的專門標籤,有幾個話題討論他。
百度有他的貼吧,也被封了。
2016年,他說解放軍無力攻台。
該文被轉到軍事論壇,他的名字就是標題,該文引起近千篇回應。
以下內容發表於2020年11月底。
來源:知乎
作者:suyi控
原標題:台軍如何利用民生設施協助其反登陸作戰計劃
想像以下情景:
- 1944年6月6日,當第29步兵師的士兵從LCI步兵登陸艇的跳板門躍出後,他們第一腳踩到的不是沙灘,而是養螃蟹用的漁網。士兵的腳陷進漁網孔中,很快被糾纏在一起,動彈不得,甚至連臥倒躲避射來的槍彈都做不到。
- 步兵進攻受阻,第194坦克營的謝爾曼DD水陸坦克連忙向灘頭開來支援。在好不容易擺脫了纏在履帶裏的漁網之後,他們發現灘頭堆滿了巨型混凝土消波塊,一些竟高達三米。海軍爆破隊的炸藥包和爆破筒拿這些怪物毫無辦法,75毫米坦克炮打上去也只是撓癢癢,工兵們直言說這東西只有用戰列艦主炮直擊才能炸的掉。水陸坦克因此沒能上岸,只好留在水際忍受德軍的炮火。
- 另一方面,第101空降師的空降兵此時剛傘降落地,可六分之一的士兵掉進了魚塘裏,不少傘兵當場被淹死。師情報部震驚地發現,因為田野裏布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池塘,連一個營級空降場都很難規劃。
- 1950年9月15日,第1海軍陸戰師在仁川登陸後,初期行動頗為順利,可陸戰隊員前進了不到五百米,便發現自己的面前是一座高10米的混凝土牆。混凝土牆的兩邊一眼望不到頭,而第十軍的航空偵察結果表明,這堵牆從北朝鮮的海州開始,一直延伸到南朝鮮的平澤地區,任何想從西海岸登陸的聯合國軍部隊,都必須翻過這座牆——在人民軍預有準備的炮兵和裝甲火力的「迎接」之下。
- 1950年10月12日,美國第十軍在元山港登陸,企圖向西經谷山-祥原穿插到平壤,切斷三八線附近的人民軍主力的退路。元山港的人民軍守軍不堪一擊,很快遁走。可美軍很快聽到一聲巨響——通向平壤道路上的一條必經之路,一座長達10公里的隧道,被人民軍爆破了。沒有繞過隧道通向平壤的道路,而清空隧道需要整整一個月時間。
- 1991年2月16日,第5陸戰遠征旅搭乘LCAC氣墊船在科威特灣登陸,企圖切斷科威特-巴斯拉海岸公路,粉碎伊軍向北退向巴斯拉的企圖。可在逼近海岸線時,氣墊船遇到了一長列豎立在海岸上的、有百米之高的金屬桿,要麽被撞毀,要麽被迫左閃右避,艇波的隊形被完全破壞,登陸衝擊的計劃當然也被完全破壞了。
當然,在現實中,以上的一切都沒發生。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了,那麽可以肯定——登陸作戰計劃一定會以慘敗收場。
哪怕是在最幸運的狀況下,至少登陸作戰的企圖是確鑿地破滅了。
事實上,兩棲登陸作戰是現代戰爭中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戰役形式之一,任何意外的差池都會給戰役的主動實施一方造成重大的困難和傷亡。同樣地,抗擊登陸作戰的一方必然會采取一切可用的手段來給登陸者增加困難。
而這些,恰恰是解放軍在下一場登陸作戰中可能遇到的情況。
自1979年美台斷交、台軍提出「獨立固守」防衛原則以來,反登陸作戰幾乎可以說是台軍或者說台灣當局的唯一軍事課題。
特別是在2008年後兩岸海空實力穩態迅速被打破,到目前為止台灣的「外圍國防力量」——外島、海軍、空軍——的可靠性乃至存在意義已經明顯存在疑問的情況下,發生兩棲登陸的可能性已經、正在、且將還會持續上升。
當然,台灣當局不會簡單地坐以待斃,他們也正在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途徑,為挫敗這樣一次登陸作戰進行準備。
而這樣的準備不只停留在軍事(購進先進軍備、實施編制戰術的改革等)上,台灣當局同樣也在大量利用本島的民用建設和規劃,為反登陸作戰的戰場進行「塑形」,力圖讓「灘岸決戰」的天平向其傾斜。本文即以台灣北部的第三戰區為例,分析台灣利用民生設施進行軍事準備的幾種手段。
不過首先,既然歸根結底是討論軍事問題,我們先來簡單地確認一下和兵要地志以及兵力配備相關的基本事實:
第三作戰區包括台灣北部的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這一區域占了台灣全部六個直轄市中的三個,全台(含外島)人口的47%,還是台灣當局行政首府所在,從政治、經濟上都意義非凡。
此外,這一區域核心的台北盆地和桃園台地是全島地形最為平整、最適合兩棲登陸作戰和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地區,對登陸戰相對有利。對這一區域的攻擊,理所當然的總是解放軍登島作戰的首要目標。
因此,防禦這一區域的台陸軍第六軍團,也理所當然的是台陸軍最為強大的一支力量。
該軍團平時下轄2個裝甲旅(542、584)、1個機步旅(269)、2個地區指揮部(關渡、蘭陽,規模類似機步旅)、2個新訓步兵旅(153、206)、1個炮指部(21)、1個化兵群(33)、1個工兵群(53)、一個資通群(73)、一個支指部(3)、一個運輸群,員額在35000人左右,占台陸軍總員額編制的25%;在經過短期動員的情況下,軍團會增編一個陸戰打擊旅(66)、至少10個乙種後備旅、8個丙種後備旅,並可能戰術指揮作戰區內的憲兵202、205指揮部(均為旅級),構成一個規模相當於28個旅的龐然大物。
而在「臨區增援」概念下,如果台中的第十軍團不遭到太大壓力,有巧妙地未在解放軍航空兵的戰場遮斷努力中受到太大損失,還可能為第六軍團提供2-5個旅,進一步擴大其規模(可以達到25-30萬人)。
其意圖(漸退式地:)
- 粉碎解放軍的登陸企圖;
- 如不能粉碎登陸,采取反衝擊將解放軍灘頭堡摧毀;
- 若不能摧毀灘頭堡,遏制灘頭堡使解放軍無法向縱深發展;
- 若解放軍向縱深發展,盡力避免台北落入其手中;
- 若台北失陷,退往中部、東部實施長期抗擊,苦撐待變。
解放軍的兵力和意圖並不明朗。或者說,隨著解放軍海空力量的加強,陸軍在確定具體的作戰決心時會擁有更多的靈活性。
常見的想定包括動用2-3個集團軍兵力在北部登陸場——第一個集團軍攻擊上陸、控制並守衛灘頭堡;第二和第三個集團軍向縱深攻擊,最終擊潰並殲滅第六軍團主力並奪取台北。從上陸到奪取台北的時間被希望控制在14天以內。
除了強大的海上、空中和火箭火力支援外,登陸部隊還會得到數個(可達4個)空降旅和大量特戰部隊的支援。
那麽,第六軍團需要防衛的區域是什麼樣子呢?由於守衛的是台灣島北部,第六軍團的防區基本可以視為是一個歪歪扭扭的「圓弧型」,圓弧的外緣是從台中市-苗栗縣邊界到宜蘭縣-花蓮市邊界的海岸線,這是解放軍可以在本防區實施兩棲登陸的全部可能方向。經粗略丈量,這段海岸線長約300公里。
對平時常備軍三萬五千人的第六軍團而言,防衛300公里(每公里正面約115人)的正面顯然是天方夜譚;對理想狀態下戰時或臨戰時經過動員和加強的兵力達到30萬人的第六軍團而言,防衛300公里的正面(每公里正面1000人)也顯得勉強。
考慮到台軍采取四線縱深配置,對每道防線而言,這個數字又要除以4(變成了每公里正面250人),這仍然是個不可完成的任務。
幸運的是,第六軍團的局面沒有那麽糟糕——因為任何對台灣地形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台灣的大部分海岸線,哪怕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也是無法實施兩棲登陸的。
限制兩棲登陸的自然條件主要有以下三種:
1.不利於登陸的地形或水文條件。
礁石灘、流沙灘、水下流沙和斷面,海灘坡度過大或過小(大於1:15或小於1:30),都很容易造成登陸車輛的癱瘓或者傾覆,或給登陸人員造成風險。
在水文方面,潮汐和暗流是主要考慮因素。很遺憾的是,全世界的大部分海岸線(70%)都是不適合實施兩棲登陸、特別是戰役、戰略級別的兩棲登陸的。
2.過於狹窄的地形。
以新北市貢寮路段的龍門沙灘(25°01’44.8″N, 121°56’09.5″E)為例,這裡是個海水浴場,沙灘狀況挺不錯,可問題在於整個灘頭寬度只有2.6公里,而灘頭的兩翼全都不適合登陸。
2.6千米的正面展開一個合成營就已經勉強,而一個合成營孤零零地到海島東部的灘頭上來,顯然起不到任何戰役或者戰略意義,只會被台軍以優勢兵力阻滯、殲滅。
另一種情況是,剛上岸就進入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帶(比如選擇一個主要港口城市登陸),部隊根本難以展開和調整,面對熟悉環境、占據有利地形的守軍,吃虧也是在所難免。
3. 不利於發展後續突破的地形。
以台二公路新北市瑞芳路段(25°07’21.1″N, 121°52’43.0″E)舉例:這裡是鵝卵石灘,坡度也不太高,登陸隊非要上是可以上來的。可登陸之後,前方立刻是重裝備無法攀登的斷崖,重裝備唯一可能開進的方向就是沿著狹長的海岸公路——很容易被阻滯乃至伏擊。
這對一次戰役登陸(戰役目的肯定不只是打算占據這幾公里的柏油公路)而言,除非達成了絕對的戰役突然性,否則顯然不是什麼好選擇。
在宜蘭和基隆方面的登陸企圖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從宜蘭向台北推進,其必經之路台5號高速路為穿行於山中的隧道-高架路-隧道布局,只要稍經封堵破壞,地面部隊即無法通過。繞行路台9公路為雙向兩車道盤山路,同樣極易設阻。
從基隆到台北面臨著類似的狀況:僅有的台1高速路和台5公路沿山谷展開,緊貼(有利於台軍展開、隱蔽其兵力的)基建區,很容易遭到封鎖,台3高速路是一條架在山裏、隨時可以破壞、破壞就難以修復到可通行狀態的全高架路;繞行路也都是經過中央山脈或陽明山的雙向兩車道盤山路。如果選擇在這些地段登陸,就必須考慮這些後續發展突破的問題。
▲聽說有刺蛇頭子拿我ID命名這個地形,不甚榮幸同時我反問一句:讓地面部隊的重裝備從基隆開進到汐止,您有何高策?要走哪條道路?被封堵了如何繞行?如何避免對方火力的偵測和打擊?說不出來就閉嘴好吧,別在那裏扭自己的屁股,丟人現眼。
多嘴一句,戰役或戰術機降當然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縱使不考慮台軍輕小防空火器(小高炮和毒刺),也不考慮解放軍是否有如此能力和訓練,也應注意台灣北部基本沒有合適的戰役機降場,且所有潛在機降場均有部隊防禦。此外,機降無法投送重裝備,哪怕機降成功,也無法實施後續推進。
▲還有什麼比封鎖這樣的道路更容易的?
這樣三下五除二,就將第三作戰區適合登陸的海岸寬度從300公里降到了120公里(下圖藍色)——所以為什麼說這裡是最適合兩棲登陸作戰的地區呢?
就是因為經過這麽多苛刻的條件篩選,在這裡竟然還剩下120公里!要知道,坐擁260公里海岸線的第二作戰區(東部的花防部),適合登陸的海岸寬度只有不到25公里。
但實際上,這120公里也只是氣墊船一類無視灘頭坡度的登陸艦艇適用的區域。灘頭結構適宜於兩棲突擊車輛等裝備實施兩棲登陸的,在其中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40km以下)。不過從防禦方的角度來看,能上陸的地段無疑全都需要防禦。
那麽,第六軍團應該怎樣防衛其寬達120千米的抗登陸正面?
有人腦袋裏可能想到這個畫面:
hmmmm……很遺憾,不是這樣的。這是射擊演習,不是反登陸作戰演習。這不是在打使徒,而反登陸作戰根本不會是這樣,因為這是根本違背台軍裝甲部隊的作戰條令的。
有人可能覺得是這樣的:
這個就貼近多了,但是還是遠離真實。問題在於,這也根本沒有揭示台軍反登陸作戰的全貌。
台軍的反登陸戰術,是灘頭防衛作戰和縱深防衛作戰的綜合,是現役部隊和後備部隊作戰的綜合,是反登陸和反空降、反機降作戰的綜合,是反登陸兵力、火力和設施及障礙物的綜合。對手只有一個——解放軍。
而台軍認為:解放軍的兩棲登陸戰術有以下三個弱點:
1.編組彈性不足:
台軍認為,解放軍的登陸作戰從編組和戰術上都相對刻板,難以應對臨時情況,缺乏作業彈性,如果遭遇突發情況,會嚴重影響灘頭破障進度。
2.水際排雷能力不足:
台軍認為,水深兩米以下的水際激浪區是解放軍排雷能力的「盲區」——此處低於解放軍排雷艦的吃水深度,而陸地用的排雷火箭彈、導爆索等破障手段也難以奏效。
3.編組破障能力不足:
台軍認為,突破行動需要大量破障工程兵力量的輔助,而解放軍旅的建制內工兵力量非常吃緊(陸戰隊的此類分隊在軍改後甚至反而被削弱了,莫名其妙),如果出現從作業彈性上出現誤差,將可能嚴重影響灘頭破障進度。
一共三條弱點,三條都在說破障問題。看起來破障確實是個大問題。
此前台軍花了很大力氣做了很多海岸障礙物,主要是防坦克拒馬和「龍牙」障礙物,這兩種障礙物破壞起來都相對容易,解放軍應付起來也可以說已經是輕車熟路。
▲圖中兩種障礙物都出現了
因此,台軍的主張之一便是:創新阻絕方法,和地方政府合作,整合民生設施,運用一切可能的軍事或民用手段,構築反登陸障礙。
簡單的說,就是放棄「用軍用障礙物創造軍用障礙」的想法,而是考慮用日常有其他用途的民生設施協助其反登陸作戰計劃。
而這分為以下幾個具體方案:
一、將抗登陸工事和民用防浪設施結合。
為了避免海浪侵蝕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台灣在海岸上大量使用水泥消波塊。
很諷刺的是,蒺藜型的水泥消波塊原本就是作為一種防坦克障礙被發明出來的,而台軍刻意將其消波功能和防坦克功能結合在一起,在可能遭到登陸的地段,刻意布置大量消波塊,主動改變海岸地形,以圖給登陸部隊造成困難。
台方利用消波塊製造堤壩和離岸堤,既可以防浪,保養了水土,也可切割可供登陸的海岸寬度,讓登陸舟波無法靠近灘岸。在這裡最典型的是南部的高雄中蕓地區,而北部其實反而缺乏實際案例(因為北部沒什麼良港)。
▲高雄中蕓地區的一處離岸堤
台軍更在一些地段上,將民用消波塊、水泥防浪堤和軍用抗登陸工事直接結合起來,構成平時防浪、戰時防登陸的軍民一體化體系。
如在苗栗縣後浦鎮的外浦-五湖地段,按從海到陸的順序配置了消波塊、防浪堤(高度超過坦克越障高度)和預設防禦陣地。
這些民用防浪設施會給人員和車輛的登陸造成極大阻礙,而且車輛在越障之後也會失去隱蔽,變成天際線上非常容易識別的目標,從而更容易遭到打擊。
▲新竹市香山區港南裏的一處消波塊-護坡-防波堤陣列,消波塊單體高2米左右。
這些消波塊的尺寸甚大(小的一兩米大,大的可達三米以上),且為鋼筋混凝土材質,相互嵌套在一起,破壞起來殊為不易。哪怕經過一定破壞,其殘骸仍然會給通行造成阻礙。
而登陸部隊在破壞它們的工作上浪費越多的時間,就會給台軍爭取更多的時間,也會讓自己在台軍的火力打擊下暴露更多的時間。
▲新竹縣新屋區的一處消波塊-防波堤陣列。消波塊高1米左右。海灘方向
▲同上圖,陸地方向
二、將抗登陸工事和漁業、農業生產設施結合。
台軍和各地方政府合作,鼓勵漁民在適合登陸的淺海區設置定置漁網、箱網或其他水產養殖設施,利用漁網防舟艇和車輛登陸,將這些民生設施改造為兼有防衛用途的作戰工具。
比如在新竹市香山的明發定置漁港,其定置漁網的敷設範圍在香山濕地附近,就可掩護新竹市包括新竹空軍基地在內的一半海岸線。
定置漁網的優勢在於難以對付。
軍艦可以輕易擊沉拖網漁船,但難以迅速而徹底地破壞漁網。哪怕遭到了一定的破壞,一些卷入螺旋槳或者履帶的破漁網仍然是有效的,甚至更加有效。
▲圖錯了
▲圖對了
十軍團作戰區內的雲林、嘉義兩縣因為牡蠣養殖而有名,在淺水區設置的蚵架對登陸作戰的潛在負面影響很大,也是一例。
不過解放軍在嘉義、雲林地區登陸的可能性不高就是了。(在雲林有一定可能)
農業生產設施乃至環保設施也能和防空降結合起來。
地勢最為平坦、最適合解放軍實施空降的桃園台地,曾經因為埤塘(一種人工挖掘的蓄水池,過去用來灌溉、養魚、飲用等等)之多(最多時達8846個)而擁有「千塘之鄉」的美稱。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農業和生活用地因素,埤塘之數目和規模曾有顯著下降,2008年後台「內政部」開始大力推行「埤圳文化再造工程」,大規模恢復、擴建埤塘,截止到2015年2月台灣《濕地保育法》施行時,桃園已有濕地1120公頃,埤塘348口。
▲深綠色的就是埤塘
埤塘是被作為生態和旅遊景點進行恢復的,然而大量埤塘的存在嚴重切割了桃園台地的地塊,而這就對解放軍在這一地區實施空降作戰(意圖可能是切割六軍團防禦第一和第二梯隊、阻止六軍團打擊旅機動或展開、掩護己方登陸部隊占領、鞏固灘頭堡)等造成了嚴重的困難。
一個空降營的空降場需要約10-12平方千米,但是現在在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的桃園台地根本找不出這樣的空間了。
為了不讓傘兵剛落地就淹死在水裏,或者裝備剛落地就泡水沉底,空降部隊將被迫降落到比過去小得多、分散得多、也脆弱的多的連級空降場內,面對台軍反空降力量的更嚴峻的威脅。
埤塘的存在同樣會對從地面推進的機械化部隊的行動造成很大阻礙,總體上顯著有利於防禦方。
此外,埤塘擁有和漁網類似的優勢:和一般的防空降障礙不同,它們無法輕易地在火力準備中被破壞。
▲這已經是能找到的最大的一處了,可還是遠遠不夠
三、布置風力發電機阻斷氣墊船登陸路徑
台軍對解放軍登陸力量中的氣墊登陸艇特別重視。
因為氣墊登陸艇的速度快(橫渡海峽只需要一個半小時),預警時間短,登陸場選擇範圍大,且能翻越一定障礙物(2-3米高),在平坦的海岸可以直接帶著登陸部隊沖灘乃至深入內陸,越過灘岸防禦的甲、乙種後備旅的防禦陣地,對台軍的防禦體系威脅很大。
台軍因此也在考慮各種手段反制這種氣墊船襲擊。
從裝備上,由於線導的「陶2A」反坦克導彈在水面上表現不佳(導線沾水會出故障),台軍將其最先進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配置給關指部、蘭指部和澎防部反甲連,並在去年下單購買了無線的「陶2B」反坦克導彈,用於阻止解放軍氣墊船或兩棲部隊從淡水河口、蘭陽河口等地向台灣內陸突破。
而在基建上,台軍則打起了別的主意:2012年後台灣開始逐步廢核,並壓縮火電站的發電占比,計劃用清潔能源——主要是風能——替代核電站的能源缺口。
而台軍則看上了風力發電站本身:如果將發電站配置在適合登陸地段的沙灘或者海上,那它們就可以成為阻礙氣墊船上陸的障礙物。
摧毀這些風車對破障毫無幫助,因為倒下來的風車還是足夠高、足夠寬(甚至變得更寬),而能對氣墊登陸艇的航路產生影響。
在長期被認為是解放軍首要登陸場之一的桃園市觀音區的海灘上,就建立起了這樣的風車陣列。
而建立在近海的離岸風場不僅能起到和海灘風場相同的作用,還能干擾登陸方舟波的編組。
目前在苗栗縣竹南鎮的外海就已經建立了這樣的發電站(已建成22個風車)。
▲用發電廠來當海防,是一種發明。
四、高架路——陸上拒止障礙
講完了水際和灘際的攔截措施,再來講講岸際的。假設登陸的氣墊船在強有力的掩護下突破了各種障礙物和攔阻火力,它在上岸五百米後,會發現遭遇到了一堵牆:
61號快速道路,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顧名思義,是台灣西海岸的一條沿海公路。
在台灣的定義中這是一條省道,不同於國道(=高速),因此不收費。這條道路從淡水河口左岸的新北市八裏區開始,一直延伸到台南市,其間基本沿海岸線展開,距離海岸線基本在200-500米左右。
61號快速道路的修建級別較高,基本相當於按國內的一級道路標準來的,有雙向四車道的主路,還有雙向四車道的輔路,有「窮人的高速公路」之稱。
而自2004年開始,台灣交通部門開始對這一道路進行全面高架化。到目前為止,全長285公里的台61線還有34公里未完成高架化(主要在台中附近)。
那麽,不過高架路的作用可遠不只是取消紅綠燈而已。它對登陸作戰的可能影響,只要看這張圖就夠了。
這張照片是在桃園市觀音區,如上文所說,一處高度可能的登陸場附近,距離灘頭370米。(25°02’47.9″N, 121°04’48.2″E)
▲藍色箭頭是登陸部隊攻擊前進的方向
61號公路的高架主路路基在灘頭附近構成了一面七到十米高的混凝土城牆。顯然,氣墊船是過不去了(越障能力只有三米);只要守方將橋洞封堵住(這會很容易),攻方不經過大量的工兵作業也是不可能將任何裝備跨過這座高速公路的路基的。
企圖破壞路基只會造成更多的麻煩,而且根本不能解決通行問題;更好的方案是土工作業,搭建一個土坡通到高速路上,再沿著公路(幾千米外才有出口)開下高架橋,或者在高架橋的對側再搭一個土坡……期間全程暴露在守方曲射火力乃至直射火力之下。
構建單個土坡所要消耗的土方數最低約為1000立方米。這樣的區段約占台61路全長的1/3強。
▲台61公路苗栗段的一處通道,坐標會亂碼我就不列出了
在次要地段上(約占公路全長2/3弱),台61路的形式為普通的高架路,除阻止氣墊船通過外,還可用於台軍部隊戰力保存、對空隱蔽。
同樣地,對這些高架路進行破壞無法改善通行條件,只會使之惡化。
在必要情況下,台軍甚至可能主動破壞這些道路,以求對解放軍構成障礙。
▲台61路桃園新屋段的一處「正常」高架路段,坐標會亂碼,不列出
▲漢光36演習中機步234旅的一輛雲豹甲車,占據台61高架路下的一處警戒陣地。
想要繞過這座「城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如上文所述,它將很快延伸通過整個西海岸。(題圖為正在高架化之台61快速路一段)
在軍事衝突爆發之前,台61路也將成為台軍部隊部隊展開和後勤資材前運的重要通道。由於對其進行破壞會嚴重影響後續登島作戰,攻方將頗有投鼠忌器之感。
利用這條全高架海岸公路,台軍將在登陸戰初期給第三作戰區的解放軍登陸部隊造成巨大的麻煩。
陸上滲透通道被幾乎完全封閉了。越過這樣的障礙對工兵作業能力的要求極高,而由於工兵只能在幾個點上實施作業,那麽台軍必然在這些點周邊進行有針對性的防禦。
在清障作業完成之前,登陸第一梯隊將被壓縮在縱深不到500米的空間內,遭到守軍遠程火力的嚴重殺傷。
狹小的工兵作業正面使得解放軍突破部隊將不得不排成擁擠的縱隊,從而更容易遭到敵方火力的殺傷,也讓台軍的遏制行動和反衝擊企圖更容易得手。
台軍擅長利用主場作戰、對地理熟悉的優勢,靈活地利用大角度曲射火力,在城鎮地表充分發揚傳統迫擊炮的威力;再加上高人口密度的居住區使得解放軍優勢火力往往難以發揚,這對解放軍的登陸作戰將構成很大挑戰。
以上簡要討論了四點台灣方面是如何通過民生設施企圖阻礙對台灣本島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的。
通過這些方法,
台軍得以盡可能將有利於登陸的海岸轉變為不利於登陸的海岸;
盡可能打亂登陸部隊的計劃和協同;
盡可能利用人工地形壓縮登陸部隊的推進空間;
盡可能迫使登陸部隊轉入不利於其作戰的態勢;
盡可能拖延登陸部隊在登陸戰各個步驟中消耗的時間;
盡可能為己方粉碎登陸方縱深突破企圖和實施反衝擊、「灘岸決勝」創造機會;
同時,將這一切準備措施對軍費的影響降到最低點。
這些措施看起來確實有效,而且讓人驚嘆的是它們甚至不是軍事手段或者軍事設施。看得多了之後,甚至使人覺得台灣的任何基建措施都可能有抗登陸作戰目的。
但也應當注意,沒有任何工事——不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能夠單獨抵擋住一支軍隊。有效的防禦配置應當是兵力-火力-工事的有機結合。
不論是漁網、消波塊還是高速公路路基,倘若在台軍火力和兵力遭到登陸解放軍部隊完全壓制的情況下,都是不可能發揮出作用的。
而基於台陸軍當前的實際狀況而言,由於台軍大部分曲射火器射程有限,如果企圖以火力配合這些民生阻礙設施,將迫使台軍將炮兵配置到西部沿海空曠地帶,從而容易遭到空中和解放軍炮兵的打擊。
這樣看來,或許這些設施會起到作用,不過也或許它們也只是「銀樣镴槍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