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法制日報、騰訊科技
調查動機
這幾天,網路直播間出售「旋翼機」的消息,讓人們對網路直播的不規範又有了新認識。
在「人人皆可當主播」、「一切皆可直播」的網路直播間,還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在出售?網路直播間出售商品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圍繞這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網路直播,可謂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個新事物。對不少年輕人來說,網路直播儼然成為依托網路創業的最便捷渠道;對社會公共利益而言,網路直播似乎又是一個麻煩「製造機」——網路直播間的涉黃涉暴、網路主播與直播平臺的分成糾葛……
如今,網路直播還搭上了電商這趟車,網路直播間成了「百貨商店」。
最近幾天,「網路直播+電商」最火的一條新聞讓人有些驚詫——「快手」平台的一些用戶,通過直播、拍攝短視頻等方式,推廣自制小型載人飛機「旋翼機」。
▼「快手」用戶「飛天少將」在直播中賣旋翼機。新京報 圖
據了解,這些飛行器全部來自手工作坊式的廠家,無任何生產及通航證照。此外,用戶購買後需自行組裝。
發布這一信息的「快手」用戶「飛天少將」本名解保剛,他的旋翼機工廠位於山東德州。其工廠在售的旋翼機報價分為人民幣13萬元和35萬元起,他經營旋翼機已7年,客戶遍及全國各地。
推薦閱讀:
>微信、QQ、微博後的中國第四大社交工具、風靡四億中國農民的【快手】,怎麼回事?
記者登錄「快手」平台,搜索「飛天少將」的用戶名時,彈出十幾個相類似的用戶名,其中四五個用戶的簽名是「影片查封,過段時間更新」。之前「飛天少將」上傳的有關飛行器的相關影片,現已全部刪除。
網路直播開賣「旋翼機」本就令人錯愕,但《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通過網路直播推銷的各類商品可謂「無奇不有」,不僅讓人大跌眼鏡,有的明顯觸碰法律紅線。
公然出售電擊槍
在一間堆了幾個大紙箱的房間內,1名男子左手手持一把黑色電擊槍擺出射擊姿勢。這把電擊槍槍身較短,手握槍把之後,探出的槍管大約有10厘米。這名男子接著抬起右手,試圖將一個長約3厘米的黑色電擊彈安在槍頭上。安裝完成後,這名男子兩手握槍,正對前方。此時,有聲音響起:「打高點。」
這是2017年6月14日晚,《法制日報》記者在一直播平臺的直播間裡看到的一幕——名為「蘭博霸霸」的網路主播,正直播演示泰瑟電擊槍的效果,這場直播共有533人觀看。
記者繼續觀察這名網路主播的演示發現,這名主播手握槍身處有一紅燈閃起,同時伴隨著類似警笛的聲音,大拇指將槍管上的某個按鈕一按,只聽「嘭」的一聲巨響,又伴隨一陣淡淡的煙霧升起,射擊完成了。
記者留意到,在射擊完成的同時,就有網友發彈幕詢問網路主播「多少錢」「怎麽賣」之類的話。這名網路主播看到粉絲的詢問後回答:「喜歡的點擊關注,想看更多表演加微信,微信號在個人簽名裡。」
記者在直播頁面發現,這名網路主播的簽名是:「關注我觀看各種電棍甩棍軍弩催淚槍表演等,詳情請加微信×××」。按照提示,記者搜索並添加了該微信號,並詢問了上述電擊槍的價格,這名主播告訴記者,人民幣680元一套。
這名主播介紹,這種電擊槍的脈沖電壓大於80萬伏,發射距離大於7米,但是在5米之內效果最佳,主機重量大約190克,另外有配件主機保護套、專用充電器以及電擊彈3顆。可以隔著兩三件衣服的厚度(2至3厘米)使用。
記者問:「怎麽交易呢?」這名主播回答:「通過微信付款,直接快遞發貨。」
記者隨後提出疑問:「微信付款一次付清嗎?付清了不發貨怎麽辦?」這名主播回答道:「做好幾年了,沒騙過人,我微信號就有好幾個,代理幾百人,怎麽可能騙你呢?」
在這一直播平台上,《法制日報》記者還找到四五名用戶上傳銷售管制刀具、電擊棍等違禁物品的影片,同時在影片裡說明「詳情請加微信」。
這些銷售違禁物品的影片新舊不一,有一兩個月以前發布的,也有一兩年前上傳到直播平台的。記者根據這些影片中留下的聯繫方式,添加了一名所在地顯示河北保定,名為劉超的用戶。當記者表示想買一把砍刀時,劉超告訴記者,他現在已經不幹了,但他說有空會幫忙找找別人,有很多人賣這個,而且信譽肯定可靠。
記者詢問一把砍刀多少錢,劉超說不知道,他以前是通過當地的朋友拿貨,現在基本不聯繫了,半年前他還買了一把氣槍,花了1400元。當記者提出能不能幫忙也搞一把時,他表示先問問,隨後稱自己要上班,便結束了聊天。
熱銷各類「保健品」
同樣是在快手App上,《法制日報》記者發現,除了「旋翼機」這樣的商品,還有不少用戶出售「保健品」「藥品」,相關用戶有六十多個。同樣,在其他網路直播平台,記者也可以搜索到相關內容。
記者發現,從事「保健品」「藥品」交易的用戶多使用與產品相關的用戶名,如「嘉嘉滋補品」「中藥減肥」「夜戀保健品」「擺攤賣毒品」等。
在一個網路直播平台上,記者發現一個名為「亞萍家中藥減肥」的用戶正在進行直播。直播影片顯示,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子正在介紹她的減肥產品,「一粒見效,這個是純中藥的,喝下去完全沒有刺激,但是它可以刺激腸胃進行消化,對男士減肥也很有效果,因為各種聚會蹭蹭長起來的啤酒肚,也是可以消掉的。」這名女子邊說邊吃下一粒減肥膠囊。
「亞萍家中藥減肥」直播期間,一名觀看者詢問這名網路主播是否有效果。直播影片中,這名主播從床底掏出一個體重計,秤起了體重,「大家看,上周我的體重是55公斤,這周是48.2公斤,一周的時間已經瘦了14斤,是很有效果的」。
記者通過影片發現,這名網路主播推銷的中藥膠囊外包裝十分簡陋,上面寫著「中藥減肥膠囊」,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標識,盒子裡裝著很多塑料瓶,每個透明塑料瓶裡約10粒綠色的膠囊。在這名網路主播身後,還有不少中藥膠囊的盒子。
記者發彈幕問:「是否有副作用?是正規藥品嗎?」
這名網路主播看到彈幕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我們的減肥膠囊是從國外進口的,由於海關的原因所以把包裝拆掉了帶回來,大家不要擔心,絕對沒有副作用,我自己每天都吃」。
記者詢問如何購買,這名網路主播回答說,「大家可以加我微信,在微信交易,看我主頁就有微信號,一定要記得關注我,關注了下次才能找到我的直播」。
記者點開這名網路主播的主頁發現,她已經發布了3515個直播影片,幾乎每天都會直播,有1天直播3次的。這些影片中還有很多主播進行微信交易的截圖、一些減肥前後的照片對比圖。
記者添加交易微信後詢問了一下價格,對方稱,減肥膠囊每瓶360元,全國包郵快遞。
在這一網路直播平台上,記者還發現,一名為「嘉嘉滋補品」的網路主播發布了177個影片,最近一次直播是在3天前。影片中出現的多是冬蟲夏草、海參、燕窩、人參、黑枸杞等滋補品。記者發現,其中4個影片出現了一款針對老年人的滋補藥丸,影片中可以觀察到該黑色藥丸約一元硬幣大小,沒有看到外包裝,只有一個木制的盒子。影片中對該藥丸的介紹是,「專為老年人設計,純中藥滋補藥丸,有提高免疫力、固精安神、強筋健骨、延年益壽的效果」。
在另一直播平台上,一名年齡約30歲的女子,在鏡頭前向大家展示一款名為「MR純中藥男性保健品」的商品。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保健品效果非常的好,成分都是純天然名貴植物提取的,還有一些中藥成分……」影片播放幾秒後,顯示無法播放。同時,記者在這名網路主播的首頁上沒有看到其他影片。
在網路直播平台上,類似的影片不少。在一家「夜戀保健品」的影片中,網路主播正在拍攝他的保健品產品,其標題顯示「補腎、壯陽、養生、滋補四大功效為一體,具有改善時間短、陽痿早泄、前列腺炎等問題,按療程服用,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記者添加了這名網路主播主頁顯示的微信號,加好友成功後,記者表示想買一款效果好的藥,這名網路主播給記者發來3個種類的保健品圖片,分別是黃色、藍色、黑色藥片,包裝盒上沒有藥品或者保健品的寶獅。記者詢問是否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這名網路主播回答說,「不清楚,我們一般拿貨都是這些,用起來比較帶勁,副作用也不大,沒有關注這些」。
銷售食品衛生堪憂
除了各種說不清來源的「保健品」「藥品」,網路直播平臺上還有出售點心、菜餚的直播影片。記者初步統計發現,通過網路直播購買各種食品的用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在一網路直播平台上,一個名為「皮皮」的網路主播在直播售賣煮熟的小龍蝦。
這一直播間的名稱為「麻辣小龍蝦99四盒送一盒小龍蝦」,簡介寫著微信號。記者看到,在直播影片裡,一名女士背對鏡頭坐在馬紮上,她身前擺放著兩個盛滿小龍蝦的大盆子,盆子右側放著一個裝有處理過的小龍蝦的白色箱子,這名女士腳邊則放著一個小號的紅色盆子,裡邊裝著小龍蝦被處理掉的鉗子等。
直播影片裡,這名女士手法很熟練,只見她用左手從大盆子取一只小龍蝦,接著右手拿著鉗子在小龍蝦身上快速操作,被卸下來的廢物直接扔進腳邊的小盆子裡,小龍蝦處理完成後則被順手丟進白色箱子,一氣呵成,處理一只小龍蝦前後不超過10秒。
記者觀察到,直播影片裡,這名女士處理小龍蝦的環境不能用衛生來形容,盛放小龍蝦的器具很臟,這名女士也未戴口罩和手套。
按照直播間公示的微信號,記者添加這名網路主播為好友。
剛剛通過好友申請,記者就收到對方發來的語音:「99元四盒送一盒,不包郵。快遞費你給我可以,也可以到付。」
這名網路主播告訴記者,她從江西九江發貨,用順豐快遞,然後加上冰袋並用真空包裝,「放心肯定不會壞的,如果壞了的話,算主播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這些小龍蝦都是網路主播和家人在九江的赤湖抓的,名為赤湖清水蝦。
在記者與網路主播聊天時,網路直播仍在繼續,此時鏡頭切換至廚房。直播影片裡,廚房很簡陋,一個靠窗的煤氣灶上放著一個盛滿油的大鍋,旁邊的桌上放著幾瓶調料,僅此而已,別無他物。
緊接著,一名男子出現在直播影片中,大鍋裡的油燒開後,這名男子將小龍蝦倒進鍋內。接著,網路主播再次出現,開始翻炒小龍蝦。
在這個過程中,這名網路主播除了偶爾和旁邊的人說幾句話,並沒有和粉絲互動。記者留意直播間發現,詢問想購買的人確實不少。
網路直播繼續,網路主播將小龍蝦炒熟後,畫面切換到一個很大的桌子,這張桌子上放著一摞一次性餐卡、一大盆煮熟的小龍蝦。此時,網路主播的身影出現在鏡頭前,只見她戴著透明口罩,正在往一次性餐盒中夾小龍蝦。
記者注意到,這名網路主播一只手戴著一次性的透明手套,不時還停下來低頭按幾下手機。
這名網路主播說:「一個這樣的餐盒大概盛20只左右,每個餐盒我都會盛滿。」
畫面的邊緣顯示一摞快遞單,一名未露臉的女士在不停地填寫快遞單。
一段時間後,桌上已經擺滿了裝滿小龍蝦的一次性餐盒。買四送一,記者粗略統計餐盒和填好信息的快遞單,這名網路主播當天至少要發40幾個快遞。
在另一家網路直播平臺上,這種售賣各種食品的直播間也有不少,僅售賣小龍蝦的就有七八家。影片裡,除了環境不同,其他都很相似,尤其是,衛生條件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