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0年8月,央視報導「愛心廚房」的部分畫面,當時尚未被改造。
本文來源:新京報
微信id:bjnews_xjb
2021年3月29日,南昌市湖坊鎮宣傳辦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堅持 18 年不打烊的 1 元 「抗癌廚房」已由政府出資進行改造升級,包括新貼瓷磚、加蓋雨棚、增加消防設備等一系列措施。
目前正逐步投入物資,希望愛心廚房將來能夠免費供公眾使用。
「不到 10 天就改造好了」,愛心廚房創始人熊庚香介紹,此次升級改造由湖坊鎮人民政府出資,已於 3 月 22 日完成改造。
從 2003 年起,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開了家「抗癌廚房」,病人家屬炒菜只收 1 元。他們因此被評為「感動中國 2020 年度人物」。
▲升級改造後的愛心廚房入口。受訪者供圖
愛心廚房:炒菜 1 元,18 年不打烊
南昌市青山湖區學院路上,有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小巷子,一字排開許多個灶台,每到飯點便聚滿了拿著菜、肉來做飯的人。小巷與江西省腫瘤醫院僅一牆之隔,來這做飯的大多是病人家屬,既能節省開支又能讓生病的家人嘗到家的味道。
租一個灶台炒菜只收 1 元錢,這個廚房也被大家稱為「愛心廚房」,它的創辦人是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
2003 年,熊庚香和丈夫萬佐成來到青山湖區湖坊鎮擺攤賣早點,攤子離江西省腫瘤醫院很近。有一次,一位病人家屬來到早點攤借爐子炒菜,熊庚香夫婦欣然答應。
口口相傳後,越來越多病人家屬前來借爐子炒菜,熊庚香夫婦決定辦一個方便病人和家屬的「共享廚房」。
一開始,他們不願收費,但大家覺得免費使用過意不去,後來炒一個菜收 0.5 元,直到 2016 年後最終定價炒菜 1 元,燉湯 2.5 元,收取水電煤球及調料成本費。
▲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受訪者供圖
18 年間,「愛心廚房」也從未打烊。
2021 年 2 月,熊庚香夫婦被評為「感動中國 2020 年度人物」。
因為顧慮自己離開南昌後,病患家屬沒有地方可以炒菜做飯,他們沒有前往北京參加頒獎典禮,而是在家接到了頒獎詞:「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
「我們就是要和癌症打仗,能幫一點是一點。」熊庚香說,現在每天都有上百個病患家屬來廚房炒菜做飯,有些人會邊炒菜邊流淚。平常遇到經濟困難的家庭,他們便堅持不收取費用,還會免費提供一些飯菜。同時也有很多愛心人士來幫忙,提供油鹽醬醋或幫忙打掃衛生。
熊庚香夫婦還準備了一個小房間,為病患家屬提供住宿,「他們有錢就給一點,實在困難就不用給了。」
18 年間,熊庚香夫婦見證了病患救治成功後回家的喜悅,也看到手術失敗患者家屬的難過,但他們的初心未改:「我們盡最大的能力,讓他們至少能開心吃頓飯。」
升級改造:新貼瓷磚、加蓋雨棚
「現在搭了雨棚,搞好了灶台,貼了瓷磚,建得好舒服。」萬佐成的話語中露著喜悅,曾經露天的愛心廚房,如今已經不用再擔憂風吹雨淋,灶台數也由最初的六個發展到三十幾個。
▲升級改造後的打飯區域。受訪者供圖
3 月 13 日,湖坊鎮人民政府出資對「愛心廚房」進行改造,並於 22 日完成改造。
湖坊鎮宣傳辦工作人員應婕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升級改造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愛心廚房的病患,並且確保愛心廚房的用水用電安全,此前未進行過這麽大規模的改造。
在這次升級改造中,政府工作人員在通往愛心廚房的巷子口豎立了「愛心廚房」指示牌,並撤除了兩邊垃圾桶,另設廚餘廢物集中區域。應婕介紹:「這樣便於病患家屬找到愛心廚房,也能更好地了解它。」
此外,愛心廚房還進行了新貼瓷磚、加蓋雨棚、增加消防設備、修繕灶台等一系列改造。
以前,愛心廚房存在儲物間陰暗潮濕、過道物品雜亂、廚房角落雜物堆積、打飯區域混雜、灶台雜亂、公共衛生間過於簡陋等問題。
▲改造前,病患家屬在露天廚房做飯。受訪者供圖
這次升級改造後,儲物間增加了光源與通風扇,可有效避免糧油受潮變質,拿取方便快捷;過道增加了置物架,室內廚房規整擺放歸類;灶台下方整修了排汙槽,避免汙水飛濺影響使用;打飯操作台和公共衛生間等也進行了改造和整修。
「原來抽油煙的效果不好,也有點危險」,熊庚香反映,室內廚房的排煙系統因此很少使用。如今,工作人員重新改造排煙系統,解決了安全隱患,政府還考慮給予愛心廚房一定的用電惠助。
「病患家屬現在來這做菜都很高興,不用為下雨天發愁了。」熊庚香表示,升級改造後,炒菜做飯方便了很多,病患家屬也很滿意。
而萬佐成還有別的擔憂。
他今年 67 歲了,擔心自己和老伴去世後,愛心廚房無法繼續辦下去。他希望政府部門能辦一個公用的愛心廚房,由專業人員進行管理,也可以擴大規模。「我們能做一天算一天,希望愛心廚房能永遠傳下去。」
應婕表示,目前湖坊鎮人民政府已經向愛心廚房提供了一些糧油,並且正在不斷增加資助,接下來打算拉動一些愛心企業進行捐助,「我們希望之後能讓愛心廚房實現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