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日本這個國家?

本文來源:靜說日本

微信id:jingshuoriben

作者:徐靜波(亞洲通訊社社長)

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徐先生,你為何會選擇在日本生活20多年?」

我是這樣回答的:

我到過一些國家,發現各國都有各國的優勢和特點。源自中國的日本文化,比較適合我這種文科生。同時,日本的精緻,比較適合自己的小資。

加上日本四季分明,景色各異,人與人關係疏而不俗,生活沒啥競爭,心態平和,慢慢地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生活地。

圖片

那麽,日本有什麼缺點和特點呢?

我是這樣分析的:

第一,日本是一個島國,與我們土地廣漠的大陸國家相比,地理環境決定其做事格局與戰略考量一定顯小,同時會特別重視海洋安全。

第二,因為常年受台風和地震的襲擊,日本國民很講究和睦互助,抱團取暖,危機意識和預警意識也比其他國家的人強。

第三,日本歷史上沒有人想過「殺了天皇,我來當天皇」,所以,這一個國家缺乏造反思想,喜歡按部就班、上下有序地做事,形成了這個社會特有的保守性和秩序性。

第四,美國總統當選後,無論幹得好壞,憲法規定就可以安穩幹四年。但是日本首相不一樣,他沒有規定的任期,當選第二天開始就有人挖牆腳,能否幹得長,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造化。

所以,這就決定其著重於眼前利益,並期望盡快拿出業績,行為存在「短視性」和急功近利。

第五,日本自古以「忍」為最高的道德修養,所以,整個社會講究相互謙讓,很少發現有人在大街上大罵吵架。但是,隱忍的背後,會產生兩個極端:要麽發奮圖強,要麽自尋短見。

而發奮圖強往往會成為日本社會發展的主流——悄悄地努力、做得比別人更好、考慮得比被人更細,最終出人頭地,獲得大家的肯定和鼓掌。

日本社會的這些國民性,即使進入AI社會,也無法輕易改變,因為它具有極大的遺傳性。

圖片

昨天,一位網友給我寫了長長的留言,講述自己在日本工作生活的苦惱。

這位網友很優秀,今年29歲,在中國的一所名校畢業後到日本讀碩士研究生。然後在日本的一家公司裏就職,不適應。又換了一家公司,又不適應。如今是第三家公司,還是覺得「暗無天日」。

問其原因,主要是三點:第一,日本人做事死板,明明可以用更靈活的方法,還是不願意改變;第二,論資排輩,自己感覺出頭無日。第三,融入不到日本人圈子裏。

我跟這位網友說,我很理解你的苦惱,因為這是一代中國留日年輕人的苦惱。我得寫一篇文章才能幫你分析。

第一,是「日本觀」的問題。

我們60後、70後的父輩留日一代人,小時候也看過《地道戰》、《地雷戰》、《鐵道遊擊隊》等抗日電影,但是,那時候的「日本鬼子「,不是傻冒,就是一群無能的敗兵,電影中更無血腥殘暴的場面。所以,我們的「日本觀」中,沒有那麽多的「仇恨」。

但是,現在的年輕一代,從小也是看抗日劇長大的,但是與我們那時看到的電影相比,現在的抗日劇中的日本鬼子的形象更殘暴、更直接,拍的也更神。所以,年輕一代的「日本觀」,自然會與父輩們不一樣。

其二,我們在90年代出國到日本留學時,上海浦東還是一片青蛙稻田。所以,我們看到的日本,什麼都是先進。

但是,現在的中國年輕一代到日本留學,浦東已經建起了世界最大的高樓群。在許多的IT應用領域,中國跑得比日本還快還遠。所以,他們是帶著一種自豪感來到日本,看到的日本,先進的少了,落後的多了。

圖片

其三,日本社會幾十年不變,甚至50年前的銀座跟50年後的銀座都沒啥變化。

但是,中國城市的地圖,是3年一小變,5年一大變。日本人還認為,20年是一代人。但是,我們中國人認為,差5年,就有了代溝。

中國社會的變化發展實在太快,每時每刻都充滿著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新市場,因此,習慣於在快節奏音符上跳躍的中國年輕人,一下子到了溫水慢吞的日本,不僅不習慣,而且有了很強的危機感。因為他的同學已經創辦了公司準備上市,他的初戀已經當上了總監CEO,而他還在日本的公司裏,當一名普通的員工,甚至連當課長的資格都還沒有。再這樣下去,自己都無臉回國參加同學會。

其四,自己想在日本創業,畢竟是在異國他鄉,拍個抖音,發現沒有賺到一分錢。搞個直播,發現還有人瞎起哄。把中國發財的那一套搬到日本來,發現處處碰壁,要不是日本法律不允許,要不是日本人不接受,自己難以融入到日本社會中。

上述四個原因,決定了年輕一代的留日學生,一定比他們的父輩,有更多的煩惱和不安。

所以,我對這位網友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人有所得,也必有所失。

你覺得日本生活環境還可以,各方面安定感強,那麽,你就在日本慢慢工作、慢慢創業,中國人在日本上市公司裏當董事、當中國總經理也是一大把,你夠努力、夠忠誠,願意融入日本社會,遵循其遊戲規則,那麽,你也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如果你覺得日本的節奏跟不上你的思維,日本社會的行事方式不適合自己的追求,那麽趕緊離開這一個島國回去發展。

不要當天天罵日本,還依然呆在日本不肯走的人,那會郁悶、會痛苦、會感覺自己沒有未來。

那麽,我們該如何理解日本這一個社會?

我說,這個理解的過程會很難,有時在日本生活了許多年,都還無法理解。

就機會而言,中國絕對比日本多,因為中國還在努力攀登中,日本已經從山頂往下走。

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一點,日本人不是一群笨蛋,他們努力維護傳統、維護社會的行事規則,一定有其道理。

當你看到,一部憲法想修改一次,70多年來都沒能成功,日本這個國家的許許多多,就不是我們想的那麽簡單。日本社會沒有強權,這是我們必須理解的一點。

圖片

另外一個,就是角度。

如果我們用現代中國人的思維來看待日本社會,一定會有許多的不可理解,甚至會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如果你能夠用日本人的思維去觀察他們,你就會發現其許多的合理性,因為一個社會的發展節奏、自我調節能力,以及保守與革新的平衡感,都是交融在一起的,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才能保持一個社會最大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經歷過泡沫經濟的高速發展與虛幻繁榮的日本人,過去30年,依然無法從疲憊中走出,所以,他們更多地渴望過一種平和、安定的靜好生活,不再渴望激蕩的歲月。

圖片

從心態上來說,日本已經老了,不再年輕。但是,他們也終於知道了人活著,到底該要些什麼。

如果,我們用20幾歲血氣方剛的心去看待年過半百的日本,會發現他們許多的陳腐與格格不入。但是,有一天,當我們自己也步入中年的時候,或許會理解日本人所追求的小富平和的生活,其實也不錯。

入鄉隨俗,才能如魚得水。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也要學會改變自己,包括看問題的角度。只有這樣,才能少一份煩惱,多一份快樂。心境美好,才會看到陽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