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10萬+點擊量,那些專講人生大道理的抖音「情感視頻號」怎麼賺錢?

本文來源:微果醬

微信id:wjam123456

作者:Ceci


「有一些人漸漸不聯繫了,不是因為淡了遠了,而是沒有合適的身份陪伴,沒有合適的理由聯絡,沒有合適的機會見面,只能放在心裡偶爾回憶,經常想念……」

明明只是一張動圖,但果醬妹卻自動腦補了早期抖音情感博主在線念白的腔調,沒錯,這些曾經在抖音快手風靡一時的情感視頻開始「血洗」視頻號了。

短短20秒的視頻,一位美女站在鏡頭前講了一段所謂的「人生道理」,再配上一句朋友圈深夜牢騷文案,就輕易獲得10W 點贊,上萬個轉發和上千條評論,沒想到,檸檬竟是我自己。

https://youtu.be/7dsfvh9OX7A

視頻號情感內容火爆

據新榜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500強中情感類賬號進一步增多4個,達到109個,十強賬號中,情感類賬號占據6席。無論是大盤基數還是頭部賬號,情感號都領先於其他垂類。

圖片

▲圖源於新榜

但其實從製作難度來說,情感號卻是最小的。

基本上滿足「共情文案+煽情配樂」這個組合,就成功一半了。

據果醬妹長期觀察,目前視頻號裏的情感垂類視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內容模式:

1、線上情感導師型

「真人出鏡+雞湯念白」,這是短視頻大火伊始,抖音、快手遍地泛濫的情感視頻標配陣容。

為了迅速抓住用戶眼球,主角通常是漂亮女生,以略微蹩腳的演技和稍感做作的情緒對著鏡頭講幾句情感段子,營造一種朋友視角下互相談心的氛圍。

用戶畫像以年輕女性為主,所以話題的選擇上經常圍繞著以下標籤:

圖片

同時因為視頻號龐大的中老年人及下沉市場,催生了不少中年男性視角向的情感博主,一位外表儒雅斯文的成熟男人給你講兩性情感,明顯瞄準中年女性市場。

圖片

▲情感類年輕女博主和成熟男博主的視頻號數據都很不錯

真人出鏡的內容模式在情感號裏是用戶黏性最高的,容易打造個人IP,後續直播、帶貨或進行其他變現操作也更具說服力和商業價值。

2、用動畫傳達人生哲理

「動畫+煽情旁白+抒情配樂」,由公眾號發家的情感大號「一禪小和尚」就是該內容模式的「教科書式」代表,目前它已經蟬聯今年2月份視頻號500強桂冠了。

相比起單一的真人畫面,情感類動畫視頻實際上具觀賞性。劇情性的畫面能讓用戶快速代入並沉浸其中。這對於不想真人出鏡,但是又想打造品牌IP的創作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

3、網抑雲式的野生「文案館」

「唯美治愈的風景畫面 情感文案 抖音爆款抒情歌」,這些大多署名為「xx文案館」的視頻號博主,甚至不用配音和字幕就成功俘獲了一大批00後用戶的心。這種模式與去年「4天漲粉90萬,一行字就10W 」的「Manchuan」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是將公眾號的內容視頻化罷了。

圖片

4、披著影視剪輯外衣的情感博主

在視頻號裏,有些賬號看認證和名字你以為他是影視博主,但一看內容,原來都是個頂個的「情感大師」。

它們將影視作品及綜藝裏對某一情感話題的觀點片段進行摘取,選擇最具感染力和大眾共鳴的台詞對白,以「一段雞湯一個視頻」的命題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刺激用戶快感,而且借助明星畫面更易吸引用戶注意力。

圖片

5、PPT式的滾動文案

幾張模糊的風景圖配上「大字報」似的雞湯文案,再來一首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一下子將你拉回非主流時期在QQ空間瞎倒騰的相冊幻燈片。

都1202年了,還能在視頻號看到如此具有年代感的視頻,屬實難得。

而且這類PPT式視頻的點贊和轉發都奇高,輕輕鬆鬆數據上萬。

從評論可以看出,它們的受眾主要是中年人,視頻號的銀發流量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圖片

6、情感短劇

對比以上的內容模式,情感短劇是最耗成本的,然而一旦火了就能持續性吸引、沉澱用戶,對於後續廣告的植入、主播直播帶貨也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圖片

看了這麽多情感賬號,果醬妹發現上述情感視頻內容配合改版後的視頻號界面(沉浸暗黑模式)食用,的確更為舒適和有氛圍感,從場景上就滿足了情感內容被用戶喜愛的條件。

視頻號情感內容叫好不叫座?

光有人看沒有用,重要的是到手的流量如何變現。

1、賣書

自「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直播賣書砍下190W的成交額後,仿佛給視頻號裏的情感博主打了樣兒,開始了一波轟轟烈烈的「賣書潮」。不少博主會摘取書籍內容做成視頻,同時在下方掛上同款書籍鏈接,以此吸引用戶購買。

圖片

2、付費情感諮詢

不少真人出鏡且主打專業人設的情感博主,最大的變現渠道就是付費情感諮詢,一開始都以「免費諮詢」為誘餌吸引用戶添加個人微信,後續再根據各種衍生服務進行洽談收費。

從視頻號目前的現狀看,兩性問題、夫妻關係是這類情感諮詢博主的「財富密碼」。

圖片

3、引流到公眾號和微信群

在此前微果醬對短視頻創業者的採訪中,不少視頻號運營者異口同聲提到的一點是:

「視頻號寄生於微信生態,對於公司直接沉澱流量到個人微信的打法很有幫助,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現有粉絲作為新賬號的冷啟動。」

所以不少視頻號主並不是直接在該平台上實現商業轉化,而是把它當做導流、積累私域流量的工具。這是「xx文案館」「xxx情感語錄」等情感賬號最愛用的一套運營方式。

• 以【文案群】【交友群】的名義吸引用戶進群

這些情感賬號從當代年輕人「多愁善感」的情感需求出發,每天發治愈性的文案視頻,喚起和激起用戶的情感需求,從而誘導他們進群尋找心靈歸屬,從而達到沉澱私域流量的目的,這屬於典型的情感營銷。

圖片

• 增加公眾號文章閱讀量

提高公眾號閱讀量寫在了微信生態內每一個新媒體人的日程裏。借用視頻號引流為公眾號文章漲粉漲閱讀,最後回歸到成熟的公眾號上進行廣告或電商變現,這是最基礎的玩法。

圖片

但果醬妹萬萬沒想到的是,竟然還有「套娃」式的進階玩法,如上文提到的情感劇,會以查看完整版視頻為誘餌,引導用戶點擊下方鏈接跳轉到公眾號查看完整版,然而點擊播放卻再次跳轉到一個小程序,需要強制性觀看廣告才能開始播放。

圖片

這種變現方式基本上屬於「慢性自殺」,久而久之不但會招來用戶抱怨,甚至會將前期積累的人氣消耗殆盡。

此外,可能是想反向催促視頻號開通打賞功能,有情感博主甚至利用公眾號鏈接在掛自己的微信支付二維碼。

圖片

4、直播帶貨+直播打賞

經歷過去年全民直播帶貨的熱潮,冷靜過後大家應該發現,直播帶貨目前都是人設鮮明的IP大號才玩得動,如「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的創始人「李筱懿」、「夜聽劉筱」,前者創下了視頻號直播賣書「神話」,後者成為「視頻號直播帶貨一哥」,開播第二場直播帶貨,銷量直接翻倍。

圖片

而隨著視頻號直播連麥、打賞等功能的上線,陸續開始有情感主播與觀眾進行連麥互動,回答並解決用戶情感問題,最終達到打賞的目的,這一套在抖音、快手早已成熟的變現玩法在視頻號是否奏效,目前還有待觀察。

情感號「通殺」短視頻平台,但總是虛火?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情感類短視頻的用戶畫像是跨越性別和年齡的,這從一開始就為該賽道的火爆作了鋪墊。據2020年抖音用戶畫像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用戶觀看情感類視頻增長較快。

圖片

另外,快手運營總監韓敘在「2020快手情感創作者大會」上透露,目前快手平台上情感領域創作者數量已達10萬 ,情感創作者總計粉絲量達4.6億 ,情感短視頻作品數達1237萬,情感短視頻總曝光量達2160億。

全網情感類短視頻都處於一個正向增長的發展方向。

然而,無論是視頻號還是抖音、快手這些老牌選手,短視頻情感賬號如何做到內容專業化仍然是橫亙在它們面前的巨大挑戰。

從目前視頻號平台的情感內容來看,多數的視頻文案及畫面都是搬運或抄襲而來的,內容相對粗糙,缺乏原創的優質內容。

而且所謂的情感諮詢師往往缺乏相關的心理學資質,隨便在昵稱後面加個「情感諮詢」就可以賣書售課了,在收割一茬接一茬的韭菜之餘,錯誤的方法教授也會對用戶造成不良影響。

中國情感消費市場需求達數千億,這註定了情感號每每能在短視頻平台迅速獲得流量,但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用戶沉澱和持續增長後勁不足,使得該垂類在視頻號處於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短視頻創作者們不會放棄也不能放棄,那該如何去開發潛在價值,尋求更多的突破性增長,還需創作者們去細細探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