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盤點一下近年來重要場合的翻譯官:
2021年第一個進入公眾視線的翻譯是姚夢瑤。
這位被網友形容為「小清新」的美女翻譯擔任的是2021年兩會第一場發布會,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的翻譯。
事實上,外交部美女如雲,各個都是內外兼修,才華與氣質兼備的女神級人物。
從時事政治術語,到古典詩詞引語,她們翻譯起來流暢自然,遊刃有餘。
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番。
首席翻譯張璐
張璐1977年出生,山東濟南人,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畢業,後因興趣改行做了高級翻譯。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
截至目前,張璐已連續6年在總理記者會上擔任翻譯,她也是我國重要對外場合的首席翻譯之一。外界普遍贊賞她反應敏捷、舉止優雅。
2011年兩會記者會上,張璐現場流利地巧譯溫總理引用的古詩詞,受到眾人追捧,走紅網絡。
「小清新」姚夢瑤
姚夢瑤是江蘇常熟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畢業。2007年考入外交部。
2012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翻譯姚夢瑤嫻熟淡定的表現首次受到公眾關注。
201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攜夫人程虹出訪衣索匹亞和非盟總部,總理夫人身邊那個嬌瘦的翻譯身影,就是姚夢瑤。
「小趙薇」張京
現為外交部翻譯的張京畢業於外交學院,由於在學校裏一直出色,很多外交學院的同學都稱她為「牛掰學姐」。
2013年兩會上,這位不苟言笑、冷艷異常的美女翻譯進入人們的視線,因為她外形看來有幾分神似趙薇,立刻引發了媒體的關注。
不過張京的高中同學「小伊克爾」說,印象中的張京,很活潑好動,和冷艷完全不沾邊,大概是職業的要求,需要時刻保持沉著冷靜,所以才會有照片裏的樣子吧。
「任性」張蕾
1980年出生的張蕾,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後進入外交部。
2015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回答問題時,說了一句「大家都很任性」。現場記者都為翻譯捏了把汗。
沒想到張蕾轉過頭來與呂新華交流,確認是「任性」後,立刻將其翻譯為capricious,這一譯法在當時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探討。
順便八卦一句,張蕾的愛人是習主席的「貼身翻譯」孫寧。
以下內容來源:INSIGHT視界
微信id:weinsight
作者:阿美
外交部翻譯司的高級翻譯——張京。
被全網點讚的低調翻譯官
在這場兩國高層都在場的對談裏,她依舊處變不驚,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速記、速翻工作,言簡意賅、用詞精準地完成了任務。
反觀美方翻譯員,支支吾吾,聲音顫抖,兩國翻譯,高下立判。
這次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所採用的交傳還跟同傳不一樣。
交傳,需要等對方說完一段話之後再進行口譯,這就需要考驗到譯者本身的速記能力、對內容的消化和重組能力,相比起同傳,交傳難度更高,對於精準度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口譯是每個英語相關專業學生的噩夢。
且不說,就算英語能力過硬也接不了口譯的活,在外交部當翻譯官更是將難度拔到了另一個高峰。
外交部翻譯官需要對各國時政非常了解,工作中,他們不僅要接收各種專業名詞,還需要用非常精準的語言轉述,達到信、達、雅的標準,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兩國交涉中的誤解和誤判。
國家間的對談,容不得一丁點馬虎,壓力可見一斑。
而且,那場中美交鋒上張京的工作難度,簡直就是「地獄模式」。
正如上面網友所說,需要口譯的內容越多,對於一個口譯者來說難度就越大,然而,楊潔篪連著輸出了一段20多分鐘的臨場脫稿發言(看到這時長,估計很多懂的朋友都要窒息了)。
就連楊潔篪自己都說: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
中途張京倒是看了楊潔篪一眼,見對方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她也覺得沒關係,不慌不忙就拿起筆,幹練嫻熟地記錄了二三十頁內容。
為了不打斷雙方的發言節奏,張京更是一氣呵成,暢快自如地完成了口譯任務,把大國氣韻體現得淋漓盡致。
哦對了,坐她旁邊的楊潔篪就是翻譯官出身,中途還給張京挑了個錯(手動狗頭),這跟在一個牛逼老師面前匯報有什麼區別,這壓力不是誰都能頂得住的。
張京的業務能力沒得黑,她曾於2008-2009年公派英國留學獲碩士學位,不僅多次承擔國家外事活動口筆譯任務,近年來也連續為全國兩會記者會擔任現場翻譯,在口譯、外交翻譯領域建樹頗多。
她被很多翻譯專業的學生視為偶像、女神(主頁君英翻專業的表妹用張京照片做了兩年頭像),也同樣被譽為翻譯界的「天花板」之一。
人們往往只能看到潔白的天鵝亭亭玉立於水面,但卻不知嫵媚動人的天鵝藏在水下的,是不停撲騰著的雙腳。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張京這個專業的外交部高級翻譯是如何煉成的。
為一所野雞大學拒絕清華
和大多數處在迷茫期的學生不同,張京初中就立志,以後一定要當一名外交官。
張京從小就是學霸,高中順利考入了杭州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杭外」),簡單科普下杭外, 它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非常難考不說,裏邊更是神仙打架、高手雲集。
但即便如此,張京的各科成績仍保持在班級前五,各類英語演講比賽,她也從未跌出過前二。
張京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女兒的教育,他們發現,張京課余時間喜歡看美劇,還會模仿美劇裏的人說英語,換作其他家長,可能會斥責孩子「不務正業」,相反,張京的父母卻選擇了帶著孩子去國外旅遊。
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張京主動找外教交流、也會針對性地參加一些市裏的英語演講比賽。
她熱愛英語,也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學習英語的機會。
在高二拿到獎學金之後,張京想都沒想,直接去英國遊學了10天,當時的她,就已經能用流利的英語和英國人大談人生觀、價值觀了。
張京高中時期的班主任這樣評價她:
「張京是個執著、專注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張京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成為外交官,事實上,她也是這麽做的。
當年,張京的高考分數已經過了清華北大的錄取線,換作其他人,肯定會不假思索地選擇這兩所國內頂尖的綜合類大學,但張京沒有 ,一旦心裡有了目標,再高的榮耀對她來說都不過是外界的干擾。
張京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對口性更強的——中國外交學院(以下建成「外院」)。
外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也是中國外交部的搖籃。
班主任每每談起張京與清北「失之交臂」的事,還是會覺得有些「屈才」。
但是,張京如今做出的成績,就是對「屈才」最有力的回應。
外交部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張京是杭外第一個獲得外交學院保送資格的女生,即便成績如此優異,張京也沒有停止向「外交官」的夢想邁進。
在大學裡,有了更多時間參加校內外活動,張京更是利用這個機會,參加了更多的英語能力競賽,並先後在第十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上榮獲冠軍、在第十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榮獲亞軍。
目標明確的張京,在外人看來也許很「自私」,因為就連參加學習小組,她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英語和思辨能力。
她還會和同學們模擬在聯合國記者會上代表國家進行發言,讓大家隨機提問,然後她來作答。張京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外交工作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京過硬的英語水平和綜合能力,很快就引起了外交部的注意,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外交部就已經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2007年,張京如願進入外交部,那年是外交部首次對外招收200多名各類翻譯,張京就是其中一位。
這看似毫不費勁的一帆風順背後,不知道是多少個日夜的埋頭苦幹。
進入外交部對於張京來說,並不是夢想的終點,而是另一個人生的起點,她深知,進入外交部和實現夢想之間,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進入外交部翻譯室的張京,馬不停蹄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魔鬼訓練,每天雷打不動的進行著上午兩個半小時的中到英口譯訓練、一個小時新聞聽力訓練,聽完一遍,就要立馬把原版新聞全部準確無誤的翻譯出來。
下午還有筆譯、試譯或者是新聞發布會觀摩,以及一小時的新聞聽力訓練,晚上還會有3小時的「加餐」,和其他同事組成小組,翻譯平時領導人的講話。
最終只有4%的人能被外交部錄用,即便進了翻譯室,還要經過近6年左右的培訓,才有可能成為領導人的貼身翻譯。
壓力大嗎?壓力非常大,但張京知道,自己以後會代表國家進行口譯,必須精準不能出錯,這種壓力讓她感覺更大,但也讓她感到無比光榮。
她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不辜負「中國外交部」這五個響亮的大字。
除了努力讓自己的能力與職位匹配之外,張京還非常注重自己形象,因為在莊嚴的外交場合上,她代表的是中國,所以她時刻謹記16字決「既要大方利落,又不能喧賓奪主」。
於是,也就有了2013年的那次意外走紅。
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張京因為氣質莊重幹練,又長得酷似趙薇,讓很多參會攝影師都忍不住把鏡頭對準了她。
瞬間「冷面女神」「中國最美女翻譯」「翻譯界小趙薇」等稱號不絕於耳,張京一時名聲大噪,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她成了一個小網紅。
但張京卻幹了這樣一件事——
她清空了自己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動態,並表示:自己的工作代表的是國家,不希望受到外界更多的干擾。
張京很明確自己的職責和身份,也很清楚翻譯的位置,自己並不是主角,只是擔任溝通上的橋梁,過多的曝光和娛樂化,只會影響到國家的形象。
雖然大家認為她是「牛掰學姐」「翻譯界天花板」「中國最美女翻譯」,但這些對她來說,都不及代表國家完成一場口譯重要。
外交場合猶如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場,而她,是那名不為功名利祿的戰士。
外國人話音剛落,她的口譯內容就脫口而出,這令人咋舌的口譯速度,叫做——中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