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跳海大院
微信id:meerjump
作者:院辦玩具熊
前些天院辦和許久未見的賣房朋友出來吃飯,他說最近成都的屋價又上漲了。
光是城南的房子均價都要19848元一平方米。
本來打算再拼搏幾年,計劃去成都買房的我,現在開始覺得遙遙無期了。
在廣州租房雖然比北上好一些,但也越來越貴,光每個月房租就要花掉我三分之一的工資。
有一天上班路上,我在公園一角看見了一個集裝箱,上面用油漆簡單潦草地寫了如下資訊:6元/間/天,聯繫電話xxxxxxx,我對猛人有點心動,也對6塊錢一天的箱房心動了。
因生活所迫住集裝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前幾年就有蝸居的人主動成為「櫃族」。
集裝箱是一個活動板房,有一扇窗戶和簡易的門,裡面倒是乾淨敞亮。
根據官方介紹所說,這種集裝箱統一的規格都是6×3×2.78米,一共18平方米,也就等於你在自己家的臥室那麽大。
「一般來說,18平方米,10個人,5張上下鋪,是集裝箱的標準配置,也多為建築工地給工人租用,第一靈活方便,15分鐘就可以完成搭建,自然拆卸的速度也相當快;第二性價比高,房屋的改造空間極大,比起那種潮濕臟亂的廉租房不僅環境好些,也更經濟適用。」經過總結和提煉,官網上的資訊大概是這樣。
如果要改造,這屋子就不僅僅只是裝著5張鋼鐵床的簡易房,可以是套間,裡面包括廚房、衛生間、客廳和臥室;也可以搭建兩層樓房,但租金要更貴一些。
住人集裝箱一側配有單人門,四個立面都有窗戶,窗戶上還設有規整的防盜網。
一根手指粗細的電線從南側窗戶連入集裝箱內。
等你走進去,你會發現在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集裝箱裏有書櫃、辦公桌、沙發,而且還能從外面接上電源,你可以添置任何你需要的電器:空調、電腦、燒水壺…這裡就像貝爺的野外休息空間,你用樂高積木搭建的小房子,鋼筋泥土外的「私人空間」。
一切關於你對於房屋的構造與布局想像都可以在這裡發生,18平方米的自由改造空間,可以成為堆放5張上下鋪的民工租賃房,也能是簡單大方的辦公室,也可以是你的獨有空間。
而6元的住人集裝箱,也最初是從國外傳到國內的,最早出現在深圳,之後逐漸發展到長三角甚至北方。
集裝箱不僅考慮了人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一些配套設施上彰顯自己的貼心,比如衛生間完全是自帶的,除了無法設置成馬桶之外,離其他區域也相對較遠。
洗澡目前還無法實現,需要自行解決。
也許這剛好解決了知乎上亙古不變的問題:為什麼南方人無法做到幾天洗一次澡?
至於做飯倒是可以很輕鬆地解決,去離集裝箱不遠的菜市場買菜,回來在屋外洗乾淨就可以拿回家炒,屋子裏只有電磁爐提供,電壓雖然沒能到220V,但做一頓飯的需求還是可以滿足的。
如果你心動了,院辦還得告訴你一些其他資訊,18平方米集裝箱售價是1萬元/個,如需增加廁所、沖涼房則要1 .3萬-1 .4萬元,租的話要交押金1萬元,日租費6元。
公司只負責將集裝箱運輸到客戶指定地點,水、電等要客戶另請工人安裝。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金錢,即使是這種簡陋的6元日租集裝箱也能變成皇宮;當然,集裝箱安放位置一定要慎重選擇,具體請參考高中人文地理常識。
相對來說,租賃這種集裝箱用於日常生活的大概只有建築工地工人、商販和極少量的大學畢業生,所以在這3種人群下,各自的集裝箱生活也全然不同。
常年租住在集裝箱的王師傅很早就離開家在建築工地上班,一開始的時候施工單位會給工人租住宅區的房子,但還是會離工地比較遠,環境也不怎麽樣,再加上老小區潮濕陰冷,王師傅早出晚歸,在工地上幹一天活,回去以後還是會休息不好。
後來項目組給工人添置了集裝箱,大家陸陸續續把床、桌子等生活用品搬進來,王師傅這間一共10張床位,住了6個人,其餘床位堆放著一些生活用品。
在每個床頭,還有插座,可以充電也可以插台燈。
為了滿足工人們的日常娛樂與放鬆,在這裡集裝箱除了住人,還被拿去做廚房,或擺麻將桌做員工休閒活動室等。
作為工地上唯一的00後,小王剛剛從達州老家來到城市打工,他在工地上負責電焊工作,集裝箱是他工作生涯中的第一個宿舍,小王覺得這集裝箱房間住得還可以,因為裝了空調,所以剛過去的夏天對於他來說不會太熱。
「就是有些無聊」,小王說。
他們在宿舍裏的家當只有每個鋪位上的鋪蓋和床前的電熱水棒,唯一的現代化設備只有掛在牆上的空調。
小王說,也有不少工友買了電腦,如果願意,還可以買台二手舊電視接上「電視鍋」看,但他們宿舍的工友都是年輕的單身漢,平時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玩玩手機。
因為人多,所以在這裡用水極為緊張。
差不多兩大桶水只夠每個人大致地擦洗一遍身體,也就是他們口中所說的隨便rua一下。
天氣炎熱的時候,趕早上接好兩桶水放在太陽下,等收工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
雖然多人居住的條件依然艱苦,但王師傅打趣自己也是「櫃族」一員了,到城市來也只為了賺錢。
在建築工地周圍,也有不少商販租賃這種6元集裝箱做自己的「臨時商店」,除了不是水泥鋪建的房子之外,走進去和普通的商店其實沒多大差別,貨架上依次擺放著煙酒、基本的調味品、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零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其實你還會發現,不只在建築工地,其實城市中也有很多這樣的集裝箱式商店,在店主眼裏,這種集裝箱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移動,可以拆卸,不用非要固定在某一個地方,發揮了它極大的靈活方便性。
而且,在租金越來越高的今天,集裝箱式的商店可以說是大大減少了商販們的成本,一天才6塊錢的租金,個體戶創業成本極低。
▲圖源見水印
早幾年,集裝箱還只是針對建築公司統一租賃。
但在倫敦,很多集裝箱房成為單身公寓;紐約有一種「組合家居單元」,就是一個40英尺長的集裝箱;在荷蘭,集裝箱被用來給學生建造宿舍。
如今,隨著國外集裝箱生活的「潮流」刮進國內,廠家也鼓勵如今的年輕人、異鄉漂泊一族嘗試集裝箱體驗。
只需要交一萬塊錢的押金,日租金會自動從押金裏扣除。
剛剛大學畢業兩年的彤彤內心就對集裝張租賃蠢蠢欲動,他聽朋友說北京有小區全是集裝箱房,希望其他的城市也能引進,畢竟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租金真的是大頭。
北京的集裝箱小區院辦沒去過。
但在北京西三環某高檔住宅小區裏,有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宅,被分隔為38個「房間」,人均寥寥幾平米的住宿環境其實不比集裝箱。
唯一能讓三十八家房客扳回一城的,可能只有「我住樓房」的「體面」。
而這種一套房子分割出多個房間的情況,其實在各個城市早已司空見慣,沒有人更會比守著一套大戶型房子的房東更會做生意,而對於漂泊異鄉的遊子們來說,這一個個被隔出來的不到十平米的空間已經是他們除了工作外的全部天地了。
仔細回想一下,這小小的住宅鴿子籠,裡面也同樣要囊括衛生間、客廳、臥室…這麽說來,城市林立的高樓其實也不過是無數個集裝箱集合體的化身。
在成都的成華大道,潘潘已經早早地成為了「櫃族」,在18平米的集裝箱裏生活了好幾年。
「每個月180元錢租一個集裝箱房,房子不能搬出去,女朋友晚上禁止留宿。家具都買最小的。」這就是潘潘的生存守則。
今年潘潘剛滿25歲,從家來到這個城市他有過無數的幻想,但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住在6元一天的集裝箱裏。
一開始朋友還打趣他,後來他也慢慢習慣了。
白天他在公司,晚上下班就坐車回到集裝箱。
和他一起住在這塊空地上的,還有一些工地上的建築工人,所以他也不算孤獨,只是門一腳就會被踢開,安全是個問題,所以他從不讓女朋友來。
床只能買最窄的,放下以後就緊緊挨著衣櫃了。
晚上回家後就看看書,玩玩手機,一天也就這麽過去了。
住了一段時間後,潘潘還給自己的屋子添置了洗衣機。
我想起來我家的公園也有這麽一組集裝箱,住的既不是年輕大學生也不是建築工人,而是一對老夫妻,集裝箱就安置在公園裏,旁邊有一處空地被這對夫婦打造成了菜地,臨出門就可以接水。
還真的印證了網上對於6元集裝箱看法的回答:「愜意幽靜出世。」
和80塊一天的又細又長的屋子比起來,6元集裝箱住起來好像並不壓抑,甚至我覺得還有些小小的趣味,住在這裡面,不僅僅是成為貴族,還有更多對生活方式的探索和解讀。
也許當在這裡住上一年半載後,整個人生都通透了。
這麽想著,我還想租個集裝箱到郊區住一住,把這個想法跟女朋友說了之後,她的建議是不如早點分手。
參考資料:
《成都8000「櫃族」集裝箱中安家》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10/c66323-24309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