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全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簡稱:工業和資訊化部,工信部)。
工信部職司:
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
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
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
管理通信業;
指導推進資訊化建設;
協調維護國家資訊安全。
也就是說,中國的工業、科技、網路等等都歸它管。
2021年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前任工信部長苗圩進行大會發言:
「在全球製造業四級梯隊格局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30年。」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製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得過早、過快,不僅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這個「還需30年」成為媒體焦點。
但他的這番話,已經是第三次了。
2015年11月,他是工信部部長,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明確表示,中國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2016年3月,他在兩會上報告《中國製造2025》重申同樣的觀點,當時媒體刊登了他的全部論述。
彼時中國互聯網的輿論環境和現在有很大不同,當時媒體標題是這樣的:
工信部長:別嘚瑟了,看看全球科技實力排名,就知道中國還差多遠
工信部長:「中國製造」沒想像強
這種「酸」中國自己的苛薄標題,現在已經很難見到。
2021年3月7日,他重申同一觀點,陸媒的標題大概是這樣的:
苗圩的這個觀點,從「30年」到「第三梯隊」,從2015年到2021年幾乎沒有改變。
有網民就對此不爽。
這個消息並沒有太多陸媒報導,相較於其他熱議的兩會建議,幾乎沒有能見度。
不過許多人仍有看到消息,其中一部分人表示需要檢討和努力。
部分人則嗤之以鼻,不認同苗圩的說法。
以下是微博大V @HW前HR 對苗圩的反駁,頗受歡迎。
全文如下:
工信部前領導苗圩又說中國製造業是三流,這是哭窮還是新崗位是負責戰忽局的?
苗前部長昨天上午作《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發言。他指出,我國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要30年。
「在全球製造業四級梯隊格局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30年。」
他說,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卡脖子」「掉鏈子」風險明顯增多。
苗前部長這話裡面中的:「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卡脖子」「掉鏈子」風險明顯增多。」我是同意的,因為美國人現在不是共贏的心態而是你死我活,所以各種邪門和沒有底線的事情他們都能幹出來,會導致中國獲取相關技術難度增加。
中國作為實際上最大的集成商,器件受阻問題估計會比較頻繁,要做好兩個供應鏈的心理準備和全面自主可控產業鏈的策略。
但是說中國製造業是三流,這就是偏戰忽局了。
先從太空的,能發射長征五號這樣火箭的國家就三個,能搞嫦娥五號並把月壤挖回來的也就三個。
能獨立搞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國家,搞星間鏈路的也是三個;能搞載人航天的國家還是三個;能搞空間站的也是三個。也就是說太空能力上,中國已經是一流水平,全世界TOP3,而且越來越成為兩強之一。再差也是準一流。
天上飛的,能搞隱形戰鬥機的,只有三個國家,投入批量生產的是兩個。
能搞大型運輸機的,是五個國家,但是烏克蘭廢了,現在是中美俄加上歐盟四個經濟體。
能搞C919這一級客機的,目前也是中美俄加上歐盟四個經濟體,當然,中國在客機的自主可控產業鏈還弱一些,但是能造這個殼且可以獲得準航證也是非常牛了。能搞大型預警機的,全球則只有中美俄三個。能搞全套高新系列(運九平台)的則只有中美兩家了。
至於直20、武直10這種級別直升機,也基本上是中美俄加上歐盟四個經濟體,且中國是自主可控產業鏈。也就是說,在天上飛的,中國處於一流或者準一流的水平。就客機也許是二流。
地上跑的,中國卡車已經是世界準一流水平;自主轎車屬於二流到三流水平,不如歐美日韓,但是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高鐵和載重火車則屬於一流,全套基本上都是自主可控了,僅有少量配套器件需要進口。
而地下跑的地鐵和盾構機,則中國已經完全國產化,盾構機拿了全球2/3份額,還出口到歐盟了。
也就是說中國在地上跑的,處於準一流水平,轎車是二三流。
無線網絡、電網、基建水平,毫無疑問,中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是典型無可置疑的一流。甚至在應用軟件和移動互聯網產業化中國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電力方面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水輪機組、百萬千瓦火電機組、特高壓、風電、光伏產業,則完全屬於世界一流乃至領先;特別光伏基本上幹得渣都不剩。
而煉鋼、煉油、挖煤、采油、水泥、煉鋁等生產設備都全套國產化了,很多也處於世界一流或者準一流水平。
也就是說,傳統工業中國在一流或者準一流水平。
海上和海里的,各種商船包括最難的的LNG、遊輪中國不是已經占主流,就是已經在造了。航母、055驅逐艦、075兩棲攻擊艦、核潛艇、超深潛器都處於世界前三水平,乃至055這類有的是領先水平了。中國在這個領域處於一流和準一流的情況。
那麽,中國那些地方落後了呢?半導體產業鏈,不過半導體產業鏈和歐美日韓比,是不如,但是全面碾壓其他發展中國家,無法獨立自主,屬於二三流吧。
航空發動機,這個不如歐美俄,但是也是世界前五行列,二流到準一流之間,軍用的已經可以獨立自主。
部分醫療器械、數控機床,目前也是二流吧,屬於不如歐美日,但是碾壓發展中國家。
不過,苗前部長指出的「製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得過早、過快,不僅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完全同意。工業還要繼續加強。
所以,綜合上看,中國工業水平大概在準一流水平之間,說三流確實是屬於過度自黑了,其實也是引用一個三流機構的幾年前報告而已。當然,他也許是為了督促各個研究所發力吧。
以下是2016年媒體刊登苗圩的論述摘要:
工信部長:「中國製造」沒想像強
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
苗圩說,全球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
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
以下由中新社發表,為2021年3月7日的發言逐字稿:
工信部原部長苗圩: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30年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全球製造業四級梯隊格局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30年。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卡脖子」「掉鏈子」風險明顯增多,製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得過早、過快,不僅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時,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更加迫切。
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也要保持戰略清醒,深刻認識差距和不足,咬定目標不放鬆,更大力度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這裡,談幾點思考與建議。
第一,進一步統一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認識。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完備的製造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再次證明製造業對大國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意義。
應該說,近年來各方面對製造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全社會對加快發展製造業並未完全形成共識,忽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用服務業代替製造業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等觀點和看法還有一定的市場,這對我國製造業發展帶來了嚴重困擾。
必須深刻吸取歷史教訓,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進一步強調製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抓緊抓好,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步伐,保護我國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保護好幾十年來攢下的家底。
第二,加快健全有利於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制約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很多,但最根本的還是市場化改革不到位。
比如,企業公平競爭機制尚不健全,一些隱性的市場準入限制依然存在,要素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不完善,能源、土地、環保等價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係和資源稀缺程度,企業稅費負擔依然較重,金融對製造業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強。
必須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健全完善有利於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強發展的內生性動力與活力。
第三,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不強,關鍵還是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健全,科技與產業「兩張皮」問題尚未有效解決。
創新資源配置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體系存在結構性缺陷。
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科學配置科技資源,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要加快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探索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的新路子,強化科技、產業等部門協同。
第四,加快建設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
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人才隊伍充實,但新興產業領域、跨學科前沿領域人才缺口大,創新型、高技能等高素質人才占比明顯偏低,已經成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制約,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要深入實施教育「強基計劃」,培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人才。
要貫通「技術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國工匠」的成長通道和發展路徑,讓從業人員有出路、有奔頭。
要高度重視做好人才引進工作,把握難得的機遇和時間窗口,吸引更多國際頂尖人才和華人科學家為我國科技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