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網易上流
微信id:heyupflow
作者:夏阿貓
作為一個地道北方人,上流君從小講究的是「不到十五都算年」,一到快過元宵的這幾天,什麼燈會、字謎、舞龍、踩高蹺,熱鬧一場賽一場。
不過要我說,這些可能都比不過河南人對馬街書會的熱愛。
當年輕人們紛紛跳上大巴車,趕赴一場十幾公里外的音樂節,在草坪、泥地、人山人海里,擠著蹦迪,並宣稱這就是藝術的時候,殊不知,幾百年前,馬街書會就早開了「藝術」的先河。
河南馬街書會,簡直就是最硬核的春節表演藝術,堪稱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中華曲藝大匯演
馬街書會,一場民間自發形成的中華曲藝大匯演。
坐標河南省寶豐縣城南5公里處馬街村——一個全中國哪裡都有,聽來平淡無奇的乏味地名。
但對於各地的民間藝人而言,河南馬街村,簡直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前後,成百上千的說唱藝人負鼓攜琴,自發奔赴到此朝聖。
他們以天作幕,以地為台,喝酒斗藝,大唱三天。
所謂「說唱」,並不是RAP,而是諸如說書、相聲、京韻大鼓、蘇州彈詞等民間曲藝。
每年都吸引到數以十萬計的群眾,到現場來免費看演出。
然而自發、免費、規模以數十萬計——這些只是馬街書會得以被稱作中國伍德斯托克的基礎條件。
當你放下對民間曲藝「土氣」、「老掉牙」等諸多偏見,真正走進馬街書會,你會在妙趣橫生的民間文藝世界裡,發現一種跟伍德斯托克別無二致的“硬核搖滾精神”。
這一點,首先體現在前來參加書會的民間藝術家身上。
每年來趕會的藝人,都有因為路途遙遠,初八就提前出發的。
在他們到達馬街村時,主舞台還在搭建,在場的觀眾寥寥無幾。
但沒關係,帶上傢伙,拎上馬紮,到場地找個位置隨便一坐,小樂隊就演上了。
甭管舞台有多空曠,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
你可別小看這支貌不驚人的老年樂團,他們手裏那種筒狀的樂器,叫道情筒,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代道士,在傳道或者化募時,都是借它的伴奏去講道家之事、道家之情。
而待書會真正開始,河南墜子、山東琴書、柳琴、鳳陽花鼓……幾十個藝術品種競相上演,小小的村子裡,就像變魔術般,長出多則一千、少則六七百個表演攤位。
有藝人把戲台搭到農用三輪車上,一人說書、一人伴奏。
也有藝人把擴音喇叭綁在了釘耙上、鋤頭上、竹竿上……
也能看到普通民藝愛好者,憑著對音樂的一腔熱情,攻克設備難關——平日幹活的鐵皮桶,翻過來就當鼓打。
以下是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jn6GRRnDk
如果說,鐵皮桶上CCTV與戶戶通符號,在勾勒出鄉土日常景觀的同時,向你彰顯出什麼叫真朋克的DIY精神。
那麽,民間藝術家還會教你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solo——
△來源:龍虎報FierceReport
這是一位傳統三弦書表演者。手拉三弦琴奏曲,腿縛腳梆擊節奏,嘴裡還說著唱詞。
真•一個人活成一支樂隊之典範。
乍看覺得魔幻而搞笑,但這大概就是民間藝術自有的野蠻生長活力吧。
馬街書會,就是集這種野生活力於大成的舞台。
在這裡,你永遠不知道旁邊的大爺大媽是何方神聖,前一秒還是個平平無奇的看戲觀眾,後一秒馬上能掏出一把快板或一只大鼓,給你整上一段。
△來源:魅力臨潁
說不定還會遇到曲藝世家傳人,真正的民間大咖——
反正,書會裡面走一圈,基本就發現了——害,趕情整場就我一個「廢人」唄。
我不允許你沒有看過這位大爺,在演到情起處時,瞇起雙眼陶然於其中的面部表情。
△來源:龍虎報FierceReport
大爺演的應該是單口河南墜子。墜子的內容多半是些家鄉韻事,或者貼近日常生活的婆媳關係、孝敬父母之類的質樸話題。
但我想,當大爺在「平腔」、「快紮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各種唱腔之間自如切換時,他仿佛就是在kiss the sky。
據說,郟縣有個叫王書德的藝人,從十幾歲就開始學藝趕馬街書會,一趕幾十年。
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94歲,人也走不動了,書也說不成了,讓兒子套了輛驢車把自己拉到會上,含著熱淚,面帶微笑,聽完了最後一場書。
什麼叫愛藝術永不放棄?什麼叫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當這些真•藝術家,陶醉在自己創造的藝術氛圍裏時,舉手投足間,必然是絕不輸給Rock Star的範。
馬街書會並不獨由數千名民間藝術家撐起,每年慕名而來的數十萬「曲藝票友」,是另一支主力軍。
老實講,鑒於舉辦時間,趕馬街書會,通常遇不到什麼好天氣,不是刮風暴就是下大雪。
但正如當年那場妄圖阻礙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大暴雨一樣,沒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人們自由享受音樂的熱情。
沉浸其間的還有外國友人——
最妙的是,2019年,書會上還出現了韓國說書的攤位,說的也是韓語,但這也不妨礙啊——聽不懂也沒關係,台下觀眾照樣聚精會神,如癡如醉。
你就說說,這年頭,還上哪兒能找到這麽好的觀眾。
△來源:魅力臨潁
總之,來一次馬街書會,你能看到身邊的人都陶醉在自己喜歡的藝術裏,每個人臉上都是安詳的喜悅。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當年那些嬉皮士們所夢想的充滿了愛與和平的烏托邦嘛!
△來源:@隨風
馬街書會在河南
笑語江南客,無聲塞北人。
寶豐有相會,馬街賞書琴——這是馬街書會一個廣為流傳的雅聯。
事實上,要細究起馬街書會的起源,那可能比伍德斯托克早了不只一個世紀。
據新編《寶豐縣志》記載,「 崇禎十三年(1643)李自成敗,時總鎮高某委孔某知寶豐縣事,因城中絕煙,餓甚逃去。但荒亂過後,有人煙即有書會……」,由此可以大體推定,在1643年,馬街書會就已經有了一定影響。
而根據民間傳說以及當地建於元延裕二年的廣嚴禪寺、不知初建年月的火神廟推測,書會與廟會有密切關係,可能是賽社活動的產物。
這或許解釋了藝人們會在書會正式開始前到火神廟祭拜師祖的傳統。
馬街書會歷史悠遠,也衍生出了很多外人根本聽不懂的專有名詞。
比如——
亮書:指藝人們在浩瀚的書會會場上展示自己吹拉彈唱的技能。
寫書:指在鄉下如果家裏有婚喪嫁娶等事宜,就來到書會上挑選說書人,通過對演唱者水平的評估,以質論價,或私下與說書人商議價碼,或找經紀人在袖筒裏比劃價格,說定後就留下日子,請說書人到家中演唱。
而每年,馬街書會還會評“書會狀元”。
所謂”狀元”,就是指唱得最好、書價最高、最受群眾歡迎的藝人。
△來源:@余心光明
這種民間評選方式,恐怕世界上獨一份。
事實上,在馬街書會上,藝人和群眾間一直有一種獨特的人情關係。
這源自一個代代相傳的溫暖傳統——
馬街村沒有旅店,天南地北來參加書會的藝人們,都是在馬街村民家裏免費吃住。
每年藝人一到馬街,說的不是「來了」,而是「回來了」。
顯然,他們都視馬街如家。
每年春節一過,馬街村及周圍村落的村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打掃院落,準備食宿,熱情地招待,使藝人們有串親戚之感,還有的乾脆認下「乾親」。
有個叫張滿堂的馬街村民,家裏歷年來藝人來的最多。
為了招待好藝人,他為這事,專門加蓋了一排房子。
為接待「愛豆」,蓋一排房子,這恐怕是我見過最「瘋狂」的打call了。
但事實上,正是憑借著民間藝人與父老鄉親間這種濃厚的人情,民間曲藝才生長出活力,馬街書會也才締造了一場屬於中國民間鄉土的文藝復興。
在一些追求新潮的年輕人看來,或許會覺得它土。
但上流君想,它身上所凝聚的那種民間的活力,才是真正的「潮流」。
參考文獻:
[1]《感悟馬街書會》《戲劇之家》20156年第03(下)期
[2] 之乎問答:參加馬街書會的什麼體驗 作者:羽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