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成都一景
本文來源:九邊
微信id:ertoumu893
今天講講90年代的瘋狂往事。
1
大背景
從現在回頭看,中國在1978年之後可以明顯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概是1978到2000左右,這段時間整體的風格就是混亂而野蠻的生長。
第二個階段大概在2000年到2008年,中國玩上了外貿,每年出口這一項給GDP貢獻30%以上,依托我國巨大的人口紅利(計劃生育和全民教育),製造業差不多在那個時期爆發式地增長。
第三個階段就是2008年到現在,外貿開始減弱,互聯網經濟崛起,慢慢轉向內需和基建。
不過咱們今天重點講第一個階段的90年代,儘管80年代更亂,不過那時候我還沒記事,體會不太深。
當時社會由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幾乎衝擊了每一個人,在這種大潮下,無人可以幸免,天天都發生一堆天方夜譚的事。
當時大家都很迷茫,人人都嚮往體制,但是體制的坑就那麽多,一些遊離在體制之外的人腦袋別褲腰帶上各自突圍,有的變成了悍匪,有的變成了企業家。
把企業家和悍匪放在一起似乎不太合理,不過在那個年代,這倆行業差不多,不怕冒險、置生死於度外的人去從事這倆行業,所以那個年代出來一堆知名悍匪,也培養出來了一堆企業家,除了拼多多美團字節系這樣比較年輕的公司,我國現在知名的那些企業,比如幾個姓馬的,還有電信巨頭什麼的,基本是在八九十年代起家的。
那時候,大家都不太知道未來在哪,只能是各自突圍,而且天天都有各種神話,教師的工資一年才兩三百,中科院的研究員工資七八百,但是有人在南方賣假鞋一天能賺好幾千,大概相當於現在有人一天可以賺上百萬,而且這些人往往還都是些不入流的貨色,強烈的利益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不少人開始了一波接一波的折騰。
再加上那些年正好是香港電影和金庸古龍泛濫時期,很多年輕人心態越來越不健康,這個不是我瞎說的,人民大學有篇博士論文,那個博士不怕辛苦,採訪了大量的當時入獄的人,發現基本沉迷香港電影和武俠小說,並且沉浸其中,說是看了小說和電影改變了人生觀什麼的,倒也不是說看武俠帶壞了年輕人,而是說那玩意對小鎮青年的觀念衝擊很大,被槍斃前都輕生死輕律法。
而且中國以前民間有大量的槍枝,直到1996年才禁槍(實際上徹底完成禁槍要到2000年左右),在那之前,民間不但有大量的火銃、鳥槍、三八大蓋,漢陽造等等,還有不少半自動,兩廣和福建地區還有大量的製造土炮經驗,兩村械斗的時候經常會把土炮搬出來,兩廣械斗的事我們將來也可以講,歷史悠久場面勁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個納悶的地方,當時領導是出於什麼考慮讓民間擁槍呢?
這個主要是和當時背景有關,建國那會兒匪患嚴重,到處都是國軍散兵遊勇,後來國府大量向中國大陸空投特務,而這些特務特別喜歡攻擊政府、學校、攔路搶劫什麼的,所以那會兒農場,司機,學校老師都有配槍。
而且那時候搞民兵,隨時準備應對世界大戰,最多時候民兵高達3000萬,民兵都是配槍的,天量槍械流落民間,直到後來發生幾個特大案,上層才痛定思痛,考慮到「三戰」也打不起來了,才在1996年下達了最嚴苛的禁槍令,不過真正徹底完成收繳,要持續到2000年。
比如這次《除暴》裏的那個原型張君,這人早年把《少林寺》看了很多遍,並在平時仔細模仿,為後來從事暴力犯罪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並且在1991年就持槍搶劫了一個香煙批發店,嘗到打家劫舍的快感後一發不可收拾。
然後從1991年到2000年,他們團伙輾轉重慶、湖南、湖北、雲南,到處持械打劫故意殺人,打死28人,打傷20多人,打劫了500多萬,考慮到稀缺性,那個時候的500萬頂現在幾個億的購買力。
直到後來張君被文強抓到後給槍斃了,不過文強不是個好同志,滅了一個黑幫,自己又成了多個黑幫保護傘,2000年被判了死刑,唯一可惜的是,文強這貨是被註射死的,應該槍斃這貨才對,後腦勺挨一槍才能完成救贖。
多說一句,前段時間我在微博詢問到底怎麽槍斃,經驗豐富的微博網友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步驟,認真學習了下,受益匪淺,說是各省不一樣,有的打心臟,雙手反綁的時候會在心臟附近打個結,到時候瞄著那個結開槍,有的地方打脖子和腦袋連接處,反正不會這樣打後腦勺,容易打的滿地都是。
2
90年代的江湖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是90年代特色,那無疑是路匪。
當時路匪有多猖狂呢,我找到了1993年山西省的一份文件:
1991年以來全省(山西省)共立車匪路霸案件7435起,其中搶劫案件3501起,盜竊案件2723起,流氓、傷害案件596起,殺人案件166起,哄搶案件77起,其他案件26起。
我記事大概在1994年左右,從記事起,就對那個鋸掉槍管的獵槍特別印象深刻,那時候就叫「噴子」。大概長下圖這模樣,不過沒這麽好看:
鎮上的司機們每次出去跑運輸(我們那邊有煤礦,車是礦上的),都是一堆人一起出發,出發前把噴子放到車裏,司機們在車座旁邊搞了個類似現在擱水杯的東西放噴子。
而且子彈也是農民們自己搞的,裝上土制的鐵砂和黑火藥,近處開一槍殺傷力非常恐怖。
更魔幻的是,當時如果碰上劫匪,你當場把他射殺,不但不用負法律責任,還可以去領賞。
這事我一度以為自己記錯了,前年回老家,專門問了下我親戚,他當年就是跑車的,他說那不很正常嘛,你知道你二叔他連襟吧,一把鐵鍬舞的虎虎生威,幹翻四個路匪,打死一個,獎勵了2000塊,他的養豬場就是那1500塊起的家,我說剩下那500哪去了?說是買了個單車和縫紉機錄音機給他家小子結婚了。
寫文章的時候我進一步查證了下,中央電視台竟然報導過湖北的這一舉措,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面對這類問題的無奈。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納悶了,司機們很有錢嗎為啥要在路上打劫司機呢?。
事實上在八九十年代,司機們是個非常牛逼的職業,當時家裏有輛車非常長臉,那時候司機的工資非常高,我有個大學同學,在上海有幾千平米的房子,他爸以前就是當司機的,在九十年代末竟然收入過萬,現金流充足,先知先覺在上海屯了不少房,後來一拆遷就發了。
要知道,那時候上海屋價也在一兩千,國企普通工資三四百,大家感受下。
而且當時大家做買賣,不像現在可以隨時轉賬,都是隨身帶著大量現金,一劫一個準,所以打劫這種高風險的事才有人做,不但有人做,而且遍地生花,全國到處都是。
最過分的是,當時有不少人手裏沒槍,心裡發慌,於是跑去部隊或者政府搶站崗哨兵的槍,用搶來的槍到處作案。
所以大家看上世紀的大案要案,經常看到他們先殺幹警,然後搶槍,再去作案。
如果手裏沒槍,又實在是找不到槍,那也有辦法。
以前村裏的人都掌握製作黑火藥的技能,我小時候我們那邊農民經常玩炸藥。
在上世紀貴州,農民孟永富在鐵路上埋了炸藥,炸翻了重慶開往南寧的293次列車,當場炸死六人,炸翻了三節車廂,他乘亂打劫,搶了不少錢。
後來費了很大勁,才把這人抓獲。
當然了,炸列車是一件基本死路一條的操作,畢竟出了這麽大事,政府不可能不管,只要投入大量資源查,經驗豐富的各路老刑偵們一頓查,基本能查出來,查出來就是個死。
所以當時最時髦的玩法,就是手持刀槍,上了火車後挨個搜身,畢竟客車上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錢,打劫客車能提供穩定現金流。
所以當時有個著名言論,說是「每個火車都是一個流動的銀行」。
那時候大家出門習慣性把錢縫在內褲上,以至於現在某寶上賣的內衣還有裝錢的兜,我看評論區有人說那個兜是用來幹嘛的,裝印度神油的嗎?一看就是年輕人,沒經歷過風雨,只知道神油。
但是你知道把錢放那裏,劫匪們不知道?
他們比誰都知道,打劫的時候直奔那個兜,場面往往非常尷尬。
而且那時候最亂的就是各種車站,而車站裏最亂的,就是廣州站,不少人說起廣州站,就好像現在大家說起中東差不多。
哪怕都2000年了,地攤上還賣那種小冊子,叫什麼《廣州站生存指南(已更新最新反扒技巧)》,或者《如何避免被飛車黨打劫》。
說到「飛車黨」,年級稍微大一些的都知道,就是一個摩托飛奔而過,摩托上伸出一只手,抓到啥搶啥,這種事太過頻繁,甚至一度改變了當時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大家走路都不會靠近馬路,挨著牆走,防止飛車黨打劫。
這倒是有點像羅馬人,羅馬後期治安太差,大家都靠左走,右手空間大,可以隨時拔劍防身。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納悶了,那啥,罪犯這麽猖狂,難道沒人管嗎?
當然不是了,當時不但管,而且真是拿命管,那些年每年不說警察,鐵路的乘警受傷犧牲都得好幾百,每年抓好幾萬扒手,這還是乘警們的戰績。
而且搶劫的那伙人往往是窮兇極惡啥事都能幹出來的,經常又有人數優勢,那時有個中央批示的案件,九名東北悍匪在列車上打劫乘客時,兩名乘警趕到,為了防止誤傷乘客沒敢開槍,雙方一頓肉搏,最後乘警被刺倒地,匪徒搶了手槍和財物後揚長而去。
這事後來震驚中央,專門批示,很快就抓到了這伙人。
為啥要強調他們是「東北悍匪」呢?
因為一般的悍匪都是在本地溜達作案,只有東北那邊當時本地競爭太激烈,散布到全國作案。
如果山西人在山西做了案,就不用強調「山西悍匪」嘛,外地的才需要強調。
這事就說明了東北人當時已經開始勇闖天涯了。
其他的也都差不多,那些年警方的傷亡也非常大,後來乾脆把一部分軍隊改成了武警,專門打擊悍匪。
而且悍匪跟警方之間的周旋不是幾天幾月,有時候會持續十幾年,比如著名的「中俄國際列車大劫案」,講的就是1993年5月,4個悍匪團伙洗劫了中國到俄羅斯的一個列車,專案組那一年就抓到七十多人,三十多人被槍斃或者無期。
其中一個主犯一直到2006年才被抓到,整整逃了十三年,還是沒躲過。
還有著名的勞榮枝,她身上背著7條人命,逃了20年,最終在2019還是被抓到了,大家可能覺得她長得還湊合,這女人當初就是個美女胚子,經常用色相吸引受害人,躲公安那幾年,也是在夜總會陪酒,屬於風月場所:
多說一句這女人,這人明顯有反社會人格,她對象出去找別的受害人去了,她竟然跟一具被他們殺死的屍體睡一張床,竟然能睡得著,天生的殺人犯。
而且公安部的公開聲明裏說她和男友「殘忍殺害」了七人,用詞非常嚴謹,非常殘忍,大家沒事不要隨便去查,
3
狂歡落幕
其實中國治安最差的時期,應該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已經開始好轉了,到了2000年之後,效果非常明顯,一方面是1996年把槍收回去了,從此誰家有把槍本身就是犯罪,民間的槍枝保有量迅速下降,到現在幾乎已經鳳毛麟角。
沒了家伙事兒,犯罪效率迅速下降,幹起犯罪的事來也就無比的心虛。
不過最重要的是,2000年我國加入世貿,開始了我國的外貿時代。
無數年輕人去南方搞生產,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到了國外,外貿拉動了經濟和就業,待業青年的數量大幅下滑。
從那以後,農村年輕人進入社會後,第一反應是去南方打工,將來娶媳婦,而不想著去闖幾年江湖,幹幾個大案,將來做大哥或者搶夠錢退隱江湖。
而且新技術也得到了普及,比如電視在中國完成普及後,犯罪後逃脫難度已經開始明顯上升。
新聞聯播天天潛移默化的「案例教育」,強行灌輸「天網恢恢」,不少小年輕很早就放棄了行走江湖的想法。
再加上刑偵手段的大幅提升,作案後想逃脫的概率越來越低,僥幸心理沒了。
多個角度起作用,犯罪率直線下降。
畢竟犯罪分子去打劫,並不是為了刺激,主要還是覺得有一定概率逃脫,幹一票爽好多年那才是他們的夢想。
現在事實告訴他們,犯了大案後幾乎沒有逃脫可能性,敢出來作案的人也就大幅下降。
到了這些年,隨著攝像頭和基因技術的普及,破案這事本身已經成了一個「成本問題」,如果需要,可以調集龐大的團隊進行排查,幾乎沒有破不了的案,對於命案基本破了。
文末總結下。
考慮到這麽大國家,我國治安現在基本上已經做到了全球之冠,這一方面是經濟進步的原因,不過不是唯一原因。
人均收入比中國高,但是治安比中國差的國家有的是,說明經濟問題並不是關鍵問題。
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幾十年來,從上到下,大家都在試圖解決問題,而不是看著問題逐步惡化,然後想著跟問題一起過日子。
大家看現在印度的那些問題,其實我國以前大部分也都有,不都克服了嘛。
所以還是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發展經濟,給大家出路,大家沒正經事可做很容易走歪路。
另一方面也要嚴厲打擊犯罪,提高犯罪成本,如果搶劫之後還不會受到懲罰,那勤勤懇懇幹活賺錢的人就成了腦殘,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也就崩了,大家都去搶,那社會也就完蛋了。
我國正是因為對這兩件事拎的很清,所以治安環境一直在變好,大家也就不用再去經歷文裏這些魔幻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