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好機友
微信id:goodjiyou
作者:機哥
眾所周知,夜深人靜的凌晨,是人類最孤獨脆弱的時候。
機哥相信不少人,都會在這個時候拿起手機,打開某個熟悉的App,用動人的視頻,來撫慰自己寂寞的心靈。
機哥也一樣。
當然啦,機哥這裡說的,可不是什麼P站的影片。
而是……土味視頻。
機哥知道,在很多人的眼裏,土味視頻基本上就是和惡搞畫上等號。
其實土味視頻開始流行的原因,就是粗糙的表現形式和獵奇劇情,極限碰撞出了一股農家樂氛圍。
土得真實,卻又荒謬得離譜。
正常人幹不出來的事兒,土味視頻都替你幹了。
就像是村口狗蛋和她的小對象,忘我地搖花手道別。
或者像是隔壁翠花對著鏡頭,拼命展示她那「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魅惑髮型。
甚至還有各種堪比爽文小說的劇情小短劇。
素不相識的路人路見不平,掏出一沓人民幣幫別人度過難關。
不合理的演技在更不合理的劇情面前,竟然離奇地顯得合理了起來。
你可能覺得,土味視頻或許就這樣了。
但是嚯,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樣,充滿淳樸鄉土氣息的土味視頻,也在一步步地成長著。
在各種嘩眾取寵的模式之外,還衍生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類型,讓機哥對土味視頻有了全新的認識。
辣就是——
土味Cosplay
大概是老一輩,對聊齋有著某種執念。
機哥在短視頻平台上發現,有一群用戶對模仿拍攝聊齋這件事樂此不疲。
雖然劇情是簡單的,但視覺效果滿分的片頭堅決不能少。
不得不說,這個製作的確是媲美二十年前的專業效果。
在短短的40秒內,這些視頻認真地把聊齋的劇情,全部都給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是接下來的這個故事《白狐》。
一開頭,美麗的女子給苦讀至睡著的書生添衣,眼裏含情脈脈全是愛意。
轉眼,書生金榜題名。
敲鑼打鼓祝賀的隊伍、宣讀聖旨的宦官、洞房花燭的情節,影視劇能註水講20集的劇情,在數秒之間表達得淋漓盡致。
順便……還能用倒敘的方法,來上一段香妃引蝶和許仙看書的remix,往日女子和書生的情意綿綿。
畫面一轉,女子眼神哀傷,握著書生的衣服在門外癡癡苦等。
這跌宕起伏的情節鋪墊,著實是讓機哥心頭一緊。
難道,書生竟無情地拋棄了這與他度過艱苦歲月的女子?
原來,這女子是書生曾救下的白狐,回來報答陪他寒窗苦讀。
如今書生一朝功成名就,便忘記了這個曾經攜手相伴的女子。
短短幾十秒,這個視頻就把故事裡所有要素,表達得明明白白。
不得不說,這段土味聊齋的劇情之連貫,特效裝扮之用心,讓機哥直呼內行。
更重要的是,演員從頭到尾只有兩個人,道具也極其簡單。
這或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畫面的粗糙和情感的細膩,迅速融合所帶來的視覺快感,簡直就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顱內高潮。
同樣的土味翻拍,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西遊記。
一人分飾八角演完一出三打白骨精,堪稱土味視頻史上最驚艷的巨作。
今年的奧斯卡沒她,機哥就不看了。
再看看細節。
粗獷中又能精準表達角色性格的服化道,在冷艷的白骨精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同時,配飾上還契合了環保的理念。
機哥不說的話,大家或許很難發現,白骨精胸前的配飾是易拉罐,裙子上一層黑色的裝飾,是垃圾袋。
特效方面,各種法術的變化效果,一樣都不缺。
白骨精被打死的場景,也相當有靈性。
最讓機哥驚嘆的,是白骨精遁走的特技。
雖然意境差了那麽一點,但原始的表現形式帶來的野性衝擊,起到了很好的彌補作用。
都說藝術來源自生活,土味藝術也是一個道理。
只要是大家看過的電視劇,基本上都能通過這種形式翻拍出來。
例如大家的童年回憶——還珠格格。
不難看出,這就是經典的容嬤嬤紮針橋段。
還有小時候看過的葫蘆娃。
就連蛇精身體的蠕動,都一比一地精準還原。
甚至是經典電影,青蛇。
最讓機哥想不到的是著名的迪士尼電影,白雪公主。
其實這種形式的翻拍,在各種短視頻平台上由來已久。
例如前面說到的聊齋題材,就是不少人翻拍的模板之一。
還有土味大話西遊,這個至尊寶的情感表達,通過兩行鼻涕溢出了畫面。
甚至還有土味版的倩女幽魂。
不過嚯,這燕赤霞和姥姥的搏鬥,屬實有點兒戲。
總的來說,雖然這些土味翻拍視頻,並不能像各種原版片段般製作的那麽精致。
但是和工業化流程產物不同。
即便這些視頻略顯粗糙,卻也流露出別具一格的生命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衝擊。
這用心的製作,著實讓機哥對土味視頻刮目相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