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問芯Voice
微信id:semiconvoice
作者:連于慧
中芯國際 2 月 5 日舉行線上投資人會議,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松首度缺席,由趙海軍一人獨挑大梁,回答所有投資人有關成熟工藝產能爆滿、先進工藝進度、美國禁令影響、許可證申請進度、漲價議題、12/8 寸擴產方向、車用晶片缺貨等問題。
梁孟松缺席 5 日的投資人會議是有跡可循的。
過往,中芯國際都會在網上公布參與投資人會議的高管名單,身為聯合首席執行官的趙海軍、梁孟松一定會列席。但這次舉行會議之前,中芯在網上並未揭露列席高管的名單。
而距離梁孟松因為中芯延攬蔣尚義為副董事長一事而不滿的事件,至今也才一個多月。
另有傳言指出,既定 5 日的投資人會議上,原訂計劃 是董事長周子學要借著 2021 年的首次投資人會議,發表重大談話和對 2021 年的展望,且蔣尚義也會出席。
但最後,周子學、蔣尚義、梁孟松都沒獻 「聲」,只有趙海軍一人出席,以一擋百回答投資人滿滿的各種疑問。
對於梁孟松的缺席,業界給出兩個觀點。第一,目前中芯國際處於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狀況,美國忌憚的就是中芯國際發展先進工藝技術,而梁孟松是中芯先進工藝領軍人,這時候需要回避和低調。畢竟美國政府才剛換領導人,接下來很多事情都不確定,中芯國際對先進工藝進度和想法,不宜太過高調對外闡述。
第二種觀點則是認為,梁孟松這位老人家的氣還沒消,鬧小脾氣不肯出席會議,甚至傳出是處於 「待退」 狀態因此不想出席會議。
對於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且是在公司如此險峻的狀況加入,業界都非常好奇中芯未來的布局和他的角色與職務。
熟悉中芯國際的人士對問芯Voice 透露,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後,除了發展他最為醉心的先進封裝 Chiplet 技術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協助與美國商務部等政府機構溝通,讓中芯國際能盡快從實體清單中 「適度」 松綁。
這並不是說蔣尚義的背景有能力與美國官方直接對話。而是說,處理這種牽涉到政府層面的國際事務,需要一個有美國企業任職背景,非常了解美國文化,且非常懂半導體行業狀態的行家,這方面的人才不能太本土化。
更重要的是,蔣尚義個性圓融且非常有耐性,知道美國人的思路與做事的邏輯方式。再者,他在中芯國際的層級和產業地位也夠高,足以代表公司,因此美國溝通最為適合。
另一個業界高管對問芯Voice 分析,中芯國際對於美國的制裁動作有點反應太慢。因為美國 2020 年是分好幾個階段來逐步對中芯下禁令,而且事前已有風聲,中芯內部應該要早早準備好所有資料。
舉個例子,假設美國方面突然要求你交五年內的客戶資料,目的在於看看裡面有沒有軍事客戶的可能性。公司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要早早把資料準備後,一被要求要交,幾個小時內就把資料遞上。
因為這些資料其實電腦系統馬上就可以下載,而早點準備的目的,也可以自己先做一番檢查,對於可能有疑慮或可能會被誤會的部分要想好解釋說詞。
但如果公司事前沒有準備好,等到被要求才手忙腳亂,拖了很久才交出去,但明明電腦系統馬上可以下載,這些都不利雙方溝通。
關於美國對於中芯國際的技術限制,主要還是針對 10nm 工藝以下技術,未來像是 7nm、N 1 工藝等放行概率不高。
針對 10nm 工藝以上技術,則是可透過供應商申請許可證的方式,讓中芯國際繼續生產。據了解,中芯國際得內部目標是希望至少 28nm 工藝以上都可以放行。
禁令後兩大方向:滿載生產、持續擴產
在中芯國際的投資人會議上,趙海軍對於投資人提問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後,公司的應對策略。
趙海軍提出兩個大方向。首先,中芯國際會繼續滿載運營;第二,非 FinFET 先進工藝會持續擴產,12 寸產能擴充 1 萬片、8 寸產能要擴充不少於 4.5 萬片。
2021 年資本支出為 43 億美元,多數用於成熟工藝擴產,小部分用於先工藝和北京新廠的合資項目。
不過,趙海軍也坦承,在此非常時期,設備的等待期會拉很長,主要的設備要到下半年才到位,因此很多擴產的產能會在 2022 年上半年才實現。同時他也表示,知道這樣的擴產數量不夠,但公司已經盡力了。
在化學品原物料和配件的庫存方面,公司指出,有些化學品的保存期很短,這類產品會盡量協調供應商,確保有 3 個月的庫存不斷貨,而零配件方面內部則是要求 6 個月不斷鏈。
趙海軍強調,現在美國政府正在交替,公司也很努力和供應商、政府交換意見,很多細節不便多說。
在先進工藝方面,中芯國際已經在 N 1 上取得風險量產,但去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不足,折舊對公司造成的負擔不小。
對於 2021 年對先進工藝的策略,先保證生產連續性,並推進出口許可證得申請。先進工藝技術在 2020 年底已完成 1.5 萬片的安裝目標,然此數量仍是不足經濟規模,會持續加強第一代、第二代 FinFET 工藝多元平台布建。
轉單、漲價疑慮一次講清楚
在成熟工藝分面,趙海軍指出,現在 55nm 和 40nm 產能非常缺,每一家晶圓廠都是滿載生產。
以整個成熟工藝來看,電源管理晶片、低功耗、圖像感測器、指紋識別晶片、特殊存儲晶片、MCU 等晶片需求熱絡,0.15/0.18 微米、55/40nm 需求旺,而 0.13 微米銅制程和 0.18 微米鋁制程也開始轉換。
是否有客戶擔心美國制裁而轉單?趙海軍回答,過去幾個月已經和客戶盡力溝通,盡量解除客戶的擔心。且現在全球代工產能都超級緊,客戶也沒辦法立刻換供應商,中芯一直和客戶都討論接下來要怎麽布局和擴產。
趙海軍進一步指出,可以理解有些客戶會擔心,去找一些產能的候選方案,關於這方面大家都坦誠溝通,目前沒有看到有客戶是下定決心要離開中芯的。
有限產能如何餵養客戶的巨大需求?是否有漲價?他分析,會以戰略伙伴、長期伙伴為優先。與長期戰略客戶之前簽定的合約,會沿用契約執行,只是現在市場行情變了,議價空間變得很大,關於漲價這件事,會和客戶商量雙贏 win-win 的方式。
IDM廠未滿載生產,庫存用完是必然
關於近期全球缺翻天的車用晶片,中芯的看法如何?
趙海軍指出,其實 2020 年就有猜到車用晶片會陷入缺貨潮,因為疫情之故,歐洲很多 IDM 廠沒有 100% 開工,甚至只有一半產能在運作,庫存遲早會吃光,而車用晶片客戶確實也要求代工廠多做一些。
不過,這對中芯的影響不有限,因為公司在純汽車晶片方面的比重不大。但有一些消費性民用晶片方面,像是 CIS、MCU、特殊型存儲晶片等,既是民用,也賣汽車客戶,現在汽車需求大缺,這些客戶需要的產能也會增加。
他也透露,每天都有客戶的視頻會議,談怎麽增加產能、調整產品,中芯也感受到來自客戶的壓力。另外,也有被車用晶片產能擠掉的客戶,來找中芯求援。
談到整體大環境,趙海軍指出,公司今年的增長仍受是到外部制裁影響,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未消除。如果不是有這些狀況,今年本應該保持去年的增長水平,但公司會持續全力自救,繼續以服務全球客戶為目標。
趙海軍表示,2020 年半導體行業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疫情帶動晶片需求爆炸性增長,產業面臨難逢的市場機遇;而另一方面,科技戰卻導致很多產業鏈中斷,很多企業因此受到影響。
2020 年是中芯國際成立 20 年,趙海軍強調公司是依法經營,本該抓住此波市場難逢的機會,取得高速成長,但現在被迫調整客戶和產能結構,造成額外的耗費。不過,中芯國際 2020 年第四季營收仍是創下歷史第二高紀錄。
他更強調,國際半導體生態變化極大,摩爾定律已接近物理極限,在後智能手機時代下,對晶片需求更需要多元化、種類多,且變化非常大,未來要持續走創新、探索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